楼塔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楼新华:竹器加工半世纪 不忘初心盼传承

更新时间:2016-09-13 09:29:15    内容来源:   

  如今,当塑料、不锈钢、铝合金等制品越来越多涌入市场后,篾制品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篾匠这个行当也变得鲜为人知。

  但在山乡楼塔,就有一位年过七旬的传统篾编坚守者——楼新华。

  我们来到了楼塔镇楼英村,走进了楼新华那间篾制品的陈列室。

  箩筐、茶篓、簸箕、筛子、脚箩、饭淘箩、凉席、竹椅等一件件竹篾制品,不仅记载着老底子农家人常备的劳动和生活用具,也记录着楼塔山乡人肩挑背驮的一段生活历史。

  不忘初心的手艺坚守

  在断断续续读了5年书之后,1960年,16岁的楼新华跟着一位当地很有名气的老师傅学篾匠这门行业。

  就这样,楼新华跟着老师傅学篾编手艺,不到一年出师。从此后20多年来,他一直做篾匠,练成了一手过硬绝活。

  篾匠是要耐得住孤单的,楼大伯能够一整天坐在屋里头破竹、削竹、剖篾、织篾。篾刀劈竹的啪啦声,钻子滴溜溜转的嗡嗡声,还有篾条儿在手里上下翻飞与空气的摩擦声,交织成一首悦耳的乐曲,对此,他很享受,甚至陶醉。他手脚快,编织的技艺也比别人高,方圆几十里有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村蚕桑生产发展很快,也是篾匠行业的鼎盛时期,楼新华决定一改从前上门服务的模式,在房子靠近马路的那面墙上贴出广告纸,自己给自己做宣传,成了楼塔竹器加工第一人,当时生意非常好,楼新华经常一个人做不过来,叫他的篾匠朋友一起来帮忙。

  “精雕细琢” 篾编制品

  篾编手艺是一门细致活,要经过多年磨炼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从锯成竹节,剖成篾片,到编织成竹编用具,要经过十多道工序,而且大多是手工操作,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是成为不了一个好篾匠的。

  每次制作前,楼新华都要亲自到山上挑选毛竹。“竹编要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楼新华说,“比如削竹篾,看似简单,但只有竹子厚薄、宽窄合适,竹篾数量刚好,做出来的样品才好看。”

  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篾制用品几乎被淘汰,村里从事篾编的劳力不得不出门打工,竹编工艺渐渐凋零。

  现在活虽不多,楼新华对自我的要求却没有因此降低。为了磨出好东西,他经常一做就几个小时。“慢工出细活,竹匠活不能赶。一赶活便坏了,名声也就倒了。”

  竹子劈成较细的篾后,最外面的一层带着竹子的表皮,行话叫青篾,这层篾最结实;不带表皮的篾,就叫黄篾。从青篾到黄篾,一片竹可以劈出八层篾片。

  “黄篾比青篾的结实度差远了,但它们各有用途。像箩筐、簸箕、凉席的主要部位都用青篾;竹器的受力部位,也要用青篾来做。不管是扁篾还是劈为丝篾,都需用匀刀匀成厚薄一致、粗细均匀的篾片或篾丝才能使用,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起码条件。”楼新华一边剖竹,一边介绍。

  据了解,在当地,楼新华在20多年前制作的凉席等竹篾编制品,还有农户在使用。

  期盼手艺能传下去

  楼新华灵巧的双手编制出一个个精巧的手工制品,如同着编织着一个个梦想。

  前几年,有人提醒他,这么好的一门手艺,会的人已经很少了,可以去试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于是,楼新华又忙活开了,准备各种书面资料,不仅自己动手制作,还寻找以前的老伙伴凑齐各种各样的竹篾制品……

  2015年11月30日,楼塔镇楼英村传统技艺——篾编工艺被正式列入第六批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名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每个传统手艺都有着悠久文化历史背景,都应该得到保护,我当然是很希望篾匠手艺能一直传下去,不管社会怎么进步,还是会有人喜欢竹篾编制品的。”楼大伯告诉记者,他希望年轻人来传承手艺,还希望政府给予扶持帮助,让竹篾编织技艺得以传承和延续。

  但我们已欣喜地看到,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现在不少市民对传统竹制品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