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空港经济区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内容

地铁隧道监测系统 萧山企业制造

时间:2018-06-28 09:37:58   来源:   

  在隧道监测系统核心技术上,萧山一家企业获得重大突破。这项技术的一大亮点之一,就是完全代替了传统人工监测方式,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数据处理周期从原来的3到6个月缩短到6个小时,效率快得惊人。此项技术属于国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自主产品的市场空白。

  22日凌晨,杭州空港经济区的一家科技企业杭州国翌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地铁隧道健康智能监测辅助系统DEMO样机,被安装在业主地铁专业轨检车上,以时速60km的速度飞驰在某江南古城的地下轨道线上。

  现场,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实验、测试和结果分析后,各项测试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杭州国翌科技有限公司也正式对外宣告,在隧道监测系统核心技术上,该公司已获得重大突破。

  替代人工监测,效率快得惊人

  该技术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地铁隧道健康智能监测辅助系统是以现代光电技术为基础,综合利用光学技术、微电子技术、精密机械及计算机技术,以新一代视觉识别技术和激光成像为核心的高度智能光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一套多学科高度交叉,光电系统硬件和核心算法高度集成的全自动隧道健康监测系统。

  该系统通过光学高速相机装载在轨检车上面,高速行驶中对隧道进行360度即时图像采集和集成,并自动进行大数据存储和传输,技术人员在数据处理中心进行简单、快捷的操作,就可以对万兆数据量实现快速处理,并自动识别隧道图形中的各种病害,主要包括:渗水、渗油、形变、裂缝等,对业主给出警示和精准的位置。

  当天的试验从凌晨0:30开始,在业主地铁网轨检测车巡检地铁1号线全程约1小时30分钟内,完成了多次多种技术参数组合的图像采集。前期,技术人员按照既定的试验计划,对系统设计中所应用的低功耗激光照明组件、红外增强型相机组件和脉冲激光测距组件进行了准确的安装和配置。

  据介绍,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系统中的前端图像采集组件能否在高速运行的地铁网轨检测车上完成精准的图像采集及距离测量,同时基于前期多次对隧道实地测试,现场采集取样的基础上,完成了整个试验过程。

  这项技术的一大亮点之一,就是完全代替了传统人工监测方式,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数据处理周期从原来的3到6个月缩短到6个小时,效率快得惊人。

  打破国际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空白

  此项技术的主要研发人俞斌出生于杭州,是国际半导体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在先进传感技术与系统、新型半导体技术、光电传感/成像技术、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等领域做出多项创造性的成果,拥有多个欧美国家授予的发明专利。

  记者从业主方了解到,当前在地铁隧道健康监测领域采用此类技术的产品均为国外制造商,价格昂贵,信息处理周期长,服务不及时。

  俞斌说,本次试验的成功,也标志着我国隧道结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国外产品,同时实现图像采集与激光测距技术的完美融合和应用,此项技术属于国内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自主产品的市场空白。

  空港经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地铁隧道监测系统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将积极带动杭州空港经济区人工智能、安全监控、健新科技等产业的发展崛起,重塑示范区产业生态,形成临空特色产业集群 。

  记者了解到,2017年8月,俞斌的“智慧眼”项目顺利落户,将和空港本土企业共同打造光电产业园。日前,萧山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5213计划”首笔启动资金兑付到位,俞斌教授主导的 “智慧眼”项目,在快速启动评审中入选领航类项目名单,启动资金为90万元,空港经济区相关部门已将该笔资金拨付到位,用以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记者 洪凯 通讯员 俞秀春)

本站编辑:张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