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空港经济区 > 社会事业 > 文教卫生 > 正文内容

南阳老街远去的人文景象

时间:2016-12-29 09:11:40   来源:   

  我徜徉在南阳街道上,时不时总会回忆起昔日老街的生活情景,如今这景象已成为四散的碎片,偶尔在老街的某个角落还得一见。这条始建于民国初期的老街,绵延着箍桶店、铜匠摊,渐渐老去的人和事,只是岁月依旧。

  一爿打铁店:南沙有多大名气

  南阳街始建于1915年,在南沙大堤上算得上是较早从钱塘江海涂上崛起的一个小集镇,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街上手艺人家多达五六十家。如:打铁阿狗(天兴)、猪肉阿狗、铜匠茂兴、篾匠继法、麻花金祥、皮匠阿连、年糕定海、香糕阿大、钉碗阿马、补镬(锅)北老、修表关春、箍桶阿毛、裁缝阿虎、换糖同华、推车阿茂、花轿阿多(出租)等,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撑起了老街的繁华。

  在这许许多多的手艺人家中,胡天兴(小名叫阿狗师傅)打铁店可算得上是南沙的一块金字招牌。十里八乡都知道这爿打铁店的名气。

  这爿打铁店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由天兴父亲胡福寿创办,为了提高技术水平,胡福寿特地从坎山请来一位老师傅,天兴在父亲和坎山老师傅的指点下,进步很快。四十年代初,天兴就成了打铁店里的老师傅“掌钳师傅”(上手师傅)。同时,天兴的两个阿弟也都学艺打铁。为扩大业务,天兴还招收了岩峰村一位年仅18岁的小徒弟徐宝贤。一时间,南阳街上这爿胡天兴打铁店生意十分红火。连杭州、余杭一带都赶来南阳买他们的刀具。一说起南阳胡天兴,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不绝。解放前头蓬盐场所用的铁耙、拖泥刀等农具,都是该铁匠店生产的。

  这爿铁匠铺还长年累月地向人们赠茶,凡前来南阳街办事购物,如口渴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胡天兴”店铺去喝茶。在店铺门前,放着一张长条桌,上面摆着两个大钵头,利用炉灶上的宕罐壶开水,从早到晚地向路人供应着茶水。一到夏天,这铁匠铺门前总是站着许多人驻足喝茶,一边喝茶,一边看着阿狗师傅(天兴)左手钳着煨红的铁条(块),右手不时地举着榔头、紧张有序地在不停敲打着,只见火星四溅,并不时地发出“刺、刺”的刺耳声。这场面一直延续了近80年。

  一只柴船:解决了南阳多少柴火

  柴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时南阳街上有一位专业卖柴户张德芳,大家都叫他柴行阿芳。阿芳是绍兴夏履桥人,夏履桥是一个山区,荒山上杂柴漫山遍野。夏履桥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卖柴户。可阿芳在青年时代不卖柴,而去上海一家颜料化工厂打工,没做几年,卢沟桥事变,日本佬侵略上海,这化工厂停办了,老板就把化工厂搬迁至广州。这时阿芳没有去广州,在朋友的帮助下,他进了杭州的一家棉布商店当职员。屋漏偏逢连夜雨,只工作了一段时间,日本佬从上海打到了杭州。杭州沦陷后,阿芳在无奈之下只得回乡,与大家一起过起了卖柴度日的生活。可他的脑子比较灵活,卖着卖着,他想到了卖柴的路子要拓宽,不能大家都挤在一个地方,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我父亲的共同帮助下(我父亲是阿芳的表姐夫),他就来到南阳卖柴,一卖就明显感到南阳生意比在夏履桥要好。这样,他就开始在南阳做起了专职卖柴生意,把夏履桥的柴源源不断地向南阳运送过来。开始他运过来的都是山上的杂柴,当地老百姓叫“叶柴”,这柴比当地的麦草柴果然要耐烧得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沙地络麻还没有种,以麦草或毛头杆为主要柴火。所以,那时夏履桥的叶柴就成了南阳街上的抢手货,阿芳的生意做得很红火。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阿芳就带着母亲妻子前来南阳定居,并向南阳西街的方家租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安顿下来,其母亲安顿后就在南阳制作竹篮等竹器出售,毛竹都是从柴船里带来的。

  阿芳在南阳安家后,根据各家各户的不同需求,统盘考虑,分类供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搞采购,明确目标搞销售。与客户建立了密切的买卖关系。与夏履桥卖柴户建立了稳固的供货关系。这样,南阳与夏履桥两地成了阿芳一条龙经营的纽带。柴船一到南阳,就在湾边某户的河埠头一停靠,通知前来提取,以捆计量,以捆计钱。由于他在数量上保证,质量上可靠,大家都对他非常信任,成交时也不需要再捆扎过称,发货比较方便。当时街上的用柴大户,与阿芳紧密地合作着,如同昌、汇成和二家茧行,还有肉店、豆腐店、茶店等都是烧柴大户,阿芳与他们密切配合着。需要什么柴就发什么柴,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到。特别有的需要硬柴,他都一一搞定。所谓硬柴,就是杂木柴坯,有的是在稠密的树林中删出5公分以下的小杂树,有的是被蛀虫蛀倒的病树,有的是被大风刮断的杂木,这些硬柴都是用柴大户的首选柴。如伢父亲对硬柴非常重视,因伢父亲是开肉店的,杀猪烧水需要很多的硬柴,总是有一定的计划给阿芳,明确时间发货,每到月初都给阿芳早知道。所以阿芳也从不误事。

  阿芳还与街上专门称柴的春法搞协作,称柴春法主要是为农村里挑出来卖柴者帮助司称,做点服务工作,赚些服务费。价格一般都是双方谈妥,叫春法作一个中间人过称。这时有些人需要硬柴,春法就委托阿芳供货。特别是过年了,家家户户需要烧蹄膀、烧鸡、鸭的硬柴,都由阿芳供给,所以阿芳与春法是一对生意场上的联手。共同为人们的用柴作好服务。后来阿芳在南阳生育了6个子女,都在南阳扶养长大。

  南阳老街前后有三条街,当时这柴行阿芳常年累月供应老街上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柴将达60%以上。如果把阿芳从夏履桥运来的柴在南阳叠成堆,可以堆成山……

  一根扁担:要供老街多少水

  在过去的年代里,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基本上都是吃着自家门前的池塘水。但南阳老街的居民们就连吃池塘水也困难,人们一般靠吃“天落水”,这是天下雨时用缸接住的屋檐水。所以,老街上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天井,天井里都放着一只缸,这只缸就是专接天落水之用。可一到天旱时,没有天落水怎么办呢?有的家庭就是吃着混浊不清的大湾水,他们用小水桶从河里提上来后,在家小缸里进行沉淀后饮用。也有部分人家自己用小水桶到邻近农村的池塘里去提水来吃,老街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家是这样饮水的。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家条件稍好些,如开着什么摊、店、堂、行的,他们是叫人挑水解决的。特别是像陆恒源、同昌、缪泰信、丝行老板等等,他们都是有挑水者供应解决的。

  那时在南阳老街上专门为居民挑水的叫阿根,大家都叫他“挑水阿根”,他中等身材,高约1.7米左右,黑黑的脸,身材蛮结实。他就是南阳街上的专业挑水佬。他大多在叶家的大池塘里挑水,这个池塘大约有两三亩地大,水质较好,常年不涸。他从这池塘挑水到老街一般有500米距离,因南阳有三条街——南、中、后街。他从叶家池塘挑水到中、后街,都要经过横湾上的一座马大桥,(因有一个姓马的叫马大,住在这桥边,故把这座桥叫马大桥。)马大桥是一座木桥,桥面只1米宽左右,是三根木头拼凑而成的桥面,长约20米左右。桥面又没有扶栏,一般胆子小的人在桥面上都不敢走,甚至有些人是爬行过桥的。可挑水阿根挑上这100多斤重的一担水,来去自如,看不出有胆怯的样子,他一天不知在这马大桥上要走多少趟。只见他一天到晚挑着水,嘴里不停地杭唷、杭唷地喊叫着,有时看到他挑得吃力需要转(换)肩时,总是见他眉头一皱、嘴一咧、头一缩、肩一松,这根扁担轻松地从他的右肩迅速转向左肩,这时他身上的汗水总是在衣襟下不停地滴着…… 他总是夏天一块披肩布当衣衫。冬天一件夹衣好过冬。在冰冻的日子里,只见他脚穿发袜,敲开薄冰,跨入河埠里去担桶提水,这时,总看到他头上在“冒烟”——这是挑水时的热量从头上冒出来。

  阿根除了下大雨不能挑外,一年到头没有空的,除了挑水还是挑水。可想而知,他的肩膀肯定要比牛皮厚,否则一年到头的肩膀磨损怎么挡得牢。

  他除了在叶家池塘日常挑水外,还要为南阳街上的张老板、沈店王、李江师到赭山去挑“野猫洞”水(这是山脚下的一股泉水),这“野猫洞”井水确实好,烧茶煮饭味道鲜美可口。野猫洞井离南阳老街有4公里多,挑一担水来回要近两个小时,阿根为了赚钱,也为了面子,他从不推却。一般叶家池塘挑担水三四分钱,如果到野猫洞井挑担水至少四五角。这些老板店王只要阿根肯挑、宁愿多给钱。为了吃到野猫洞水,那些老板、店王都要提早与阿根去预约,阿根再按照就自己的业务量作出安排,择日去挑。

  挑水阿根一生就是这样不停地为南阳老街上的人们挑水,一直挑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

  一位更夫:昼伏夜行保平安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阳街上有一位敲更(梆)者叫小才,大家都叫他敲梆小才,他走在街面中间的石板路上,提醒人们要注意安全,防火防盗。他每次从二更开始敲,每敲一次,需要半小时左右,过两个小时敲一次。天天如此,风雨无阻。他脖颈后、衣领上插着一盏小灯笼(因敲更时手无法提灯笼了),他胸前系(挂)着一个30厘米左右长的竹筒,左手腕上挂着一面小锣、手里拿着一个锣槌(敲锣的工具),右手拿着25公分左右长的一根竹棒(敲竹筒用的工具)。每到二更他就这样开始敲更。

  那时又没有计时的钟表,他怎么知道到更的时间呢?但小才有办法计时,他习惯地用点香计时(香是庙里供给),点多少香为一个时辰,小才他心知肚明了如指掌,天晴时经常在中午同太阳“光”核准时间,所以,小才的敲更时间是比较正确的。

  开始敲更时,他先咣、咣、咣地在小锣上敲三下,接着再笃、笃、笃地在竹筒上敲三下,就这样边走边叫:“灶——门——要清,火——烛——小心,门——户——要紧(防止小偷),”连续以这样的方式喊叫着,两个小时后再重复叫喊着……特别敲四更时,更声低沉,律韵悠悠,回荡在寂静的街面上空,渐行渐远,隐约可听,悠长得很,让人们有时间观,有安全感,也感到生活中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这样从南街喊到中街、从中街喊到后街。他的步子很慢,他的喊叫很缓。

  如遇到下雨天,他照喊不误,他身上穿着蓑衣、头上戴着斗笠。冬天他总是穿着那件多年不变的老棉袄,在凛冽的寒风中,哪怕是下着沙沙的雪子也照常不停地呼唤着人们要注意安全。夏天盛夏时节,在热浪翻滚的酷暑情况下,小才从不误事。小才他不分春夏秋冬,成年累月地为南阳街上为保一方平安辛劳着……

  小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老街敲更,他的生活来源都是靠街上的商店、小贩们捐助来的,可他从不去向街坊的人们要钱。善良的人们总是时不时地你一角、我二角地自愿捐给小才。都认为小才这样辛辛苦苦、兢兢业业为我们敲更保平安,我们拿出一点钱也是完全应该的。所以,小才辛苦干好这一行也心甘情愿,他一辈子认真地坚守着这艰苦的“工作岗位”。

  小才过世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因是孤家寡人,在政府的重视下,南阳街上众人的帮助下,为了报答他对街坊的一片苦心,大家有条有理地处理好了他的后事。

  老街远去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今已90高龄了,但过去的事总是像放电影似的在我脑海里一幕幕地掠过;这种回忆,也是对老街恋恋不舍的一种乡愁(情感)。(高元法)

本站编辑:张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