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靖江网 > 村社动态 > 正文内容

靖江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时间:2016-10-12 10:21:17   来源:   

  靖江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全年可减少生活垃圾4380吨

  在城市化建设越来越紧锣密鼓的今天,垃圾分类绝对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靖江街道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可说得上是走在了全区前列。

  甘露村率先试点

  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说到底就是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把能利用的都利用起来。垃圾分类后一部分被再利用,变废为宝,垃圾量自然减少了。

  2015年6月,靖江街道甘露村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街道、村两级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处理“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的科学规范、基本制度和有效方法。经过几个月的试点工作,甘露村村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了95%以上。

  本着实现垃圾循环资源利用的原则,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与不可堆肥两种,分别用绿色与黄色标识。村委给每一户村民家中都发放了绿色、黄色两大两小四只垃圾桶,小的用于屋内,大的放于屋外。

  “残羹剩饭瓜果皮,残叶内脏绿桶进;玻璃金属可乐瓶,纸盒塑料黄桶进……”每只垃圾桶都有自己唯一的编码,可防止偷窃与丢失。不少村民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会“烂”的进绿桶,不会“烂”的进黄桶,这样一来,垃圾区分就容易多了。

  首创专人回收专桶

  垃圾分类难,不仅体现在难区分,也体现在回收系统的不成熟。

  打个比方,村民在家里分好类,可拿下去丢的时候,楼下只有一个垃圾桶,那么分类又有何意义呢?就算楼下可以分N个垃圾桶,可垃圾车就一个车厢,所有垃圾混在一起拉走,放N个垃圾桶又有什么意义呢?必须一直分下去,分到整个垃圾处理完成,才算功德圆满,任何一个环节卡住了,前面所有分类都是徒劳无功。

  针对这个问题,甘露村委每天都安排了8名保洁员工负责清倒村民屋外的垃圾,4人专收绿色可堆肥垃圾、4人专收黄色不可堆肥垃圾。可堆肥垃圾集中运输到村里的厨余垃圾处理站后,经过机器的处理和24小时的发酵,这些垃圾就变成了可循环再使用的有机肥。这种专人专桶的回收做法避免了垃圾在清运过程中的二次混杂,是甘露村的首创,效果也十分明显。

  同时,村委班子人员和妇女组长还会不定期对各家各户的分类情况进行抽查登记,建立起积分奖惩制度。如今,甘露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以点带面 率先实现全覆盖

  有了甘露村的先进经验,其他村和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起来就有例可循了。以点带面,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思路,到今年7月底,该项工作在靖江街道16个行政村已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卓有成效。

  街道相关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目前靖江街道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大概在63吨左右,靖江东片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站日处理量为3吨,新建的靖江西片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站日处理量为9吨,也就是说其中19%为可堆肥垃圾,全年街道生活垃圾总量可以减少4380吨。而处理站机器可用500公斤的堆肥垃圾生产出300公斤的生态肥料。这些生态肥料可以免费分发给农户,用于苗木、花卉的栽培,也可改善土壤结构,如果有人收购,还能转化为经济效益。

  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现场会上,相关领导对靖江的试点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今年靖江计划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划分厨余垃圾处理片区,进一步升级设施设备,目前靖江西片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站正在建设中,预计10月底完工,届时靖江生活垃圾量运送区处理站日产量大概减少到50吨左右。这将使靖江变得更加环保和清洁,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提供有力保障。

本站编辑:张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