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旧版 | 设为首页 萧山网 - 瓜沥网
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瓜沥网 > 文化旅游 > 正文内容

千年风雅 人杰长巷

时间:2013-08-26 10:23:59   来源:   

 

美丽水乡  

从北宋景祐元年至今,它已在这片萧绍土地上历经千年。春去秋来,历经千年的孕育为这片土地抹上了江南的神韵,渐渐变得厚重。老街坊、小弄堂、“古樟树”、“通济桥”、“沈氏宗祠”……每一处景都记录着它独特的千年韵味。它就是瓜沥镇的长巷村。    

山水宜人 好一个秀丽长巷  

长巷村,北接航坞山,东南临水,民居自东而西成条状分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这个村落得以生生不息。    

航坞山虽不算高,但山秀气爽,草木繁盛,山清谷幽,是萧绍平原上的一座“名山”,山上有白龙寺,坐北朝南,香火鼎盛,游客如云。这座世代任凭潮汐昼夜冲刷的山,使这个原本“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村庄添上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依山而生,临水而建。长巷村有了航坞山的浸润,再加上村内河网密布,让它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长巷有许多的河池,后渔家池便是其中一个。这个大型的淡水湖泊,据说是百余年前,水乡人自行挖掘而成。现在,它孕育的“昭东”牌鳜鱼、甲鱼在萧绍地区声名远播,不但成为百姓的“致富湖”,也向世人昭示着长巷特有的秀水文化。    

长巷的老街多是依河而建,西起长巷庙,东至万盛桥,石板铺地,店面临河,还有几处过街廊棚。当年在这条300米的长街上,店铺林立,河里船只如梭,水乡渔民将船停靠岸边,依街贩卖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再用买卖所得,在街上的店铺换回棉布、杂货等,人声鼎沸,十分繁华,和昌杂货店、延生堂药店、万盛南锦店、张鼎记草包店等都很有名气,绍兴一带的百姓经常划着小船来这条街交易。在如今这条百米左右的老街上,廊宇之间依然透露着往日的繁华。    

人文荟萃 见证千年历史  

“进士故里”、“将军故居”、“一寺三庙六祠堂”……了解长巷的人可能会用这些语句来概括。长巷村,汇聚了大自然赋予的灵气,也引来了不少“精英人物”,可谓是人杰地灵、人文荟萃。    

长巷自古人才辈出。仅在《萧山长巷沈氏宗谱》(承裕堂)里,就记录了家族中出过的10个进士。其中宋代4个、元代1个、明代1个、清代4个。另有明代曾出过“武进士”4个。至于“举人”就更多了,高达33个。    

长巷沈氏于北宋景祐元年,从吴兴迁居萧山,始祖公持公以进士起家,历官兵部,职方司郎中。长巷沈氏为古越之望族,簪缨世家。至清道光辛丑年已历30世,人口数千计。    

较有影响的人物还有将军巾帼英雄沈云英,她是明代道州守备沈至绪的女儿,年方二十,英勇杀敌,守卫道州,保民安宁,事迹显著。曾被京剧名家程砚秋先生,搬上京剧舞台,并亲自担任《沈云英》的主演,该剧广为流传。现长巷村存有“云英乡门牌”和“‘云英将军讲学处’字碑”等文物遗迹。    

清代进士沈受谦曾出任台湾行政长官,是台湾事务专家,号称“江梅老爷”。他的第三个儿子沈崇焕(即沈定一),不但是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的组建者,而且是衙前农民运动、萧绍公路建设、湘湖师范学校的发起人。    

近代又有沈志远,他是被《辞海》中收录的萧山人之一。内中称其为“中国经济学家”,《杭州市志》称他为“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成名著作有《新经济学大纲》。故被称为“人民的哲学家”。    

现代沈氏又有许多企业家的大贾巨商,如沈士龙父子四人,他们同心协力,勇创“沈氏民营企业集团”,造福乡梓;又有绍兴安昌古镇“天官第”的名人后裔,创业海外;还有台湾、美国等地的沈氏杰出人物,人中龙凤,遍布海内外。    

长巷宗祠 萧山宗祠所罕见    

在长巷村,不得不提的就是古老的沈氏宗祠,它坐北朝南,横宽16米,纵深56米,三进五间,两侧围墙。二进稍高,为旧时族内议事聚会之享堂。石柱镌联:“苕水织芦思雾隐,柏台补衮见霜清。”三进原为寝堂,构建更高大,明间立8大4小12根圆石柱,四周墙壁立14根方石柱,构制恢弘肃穆。    

长巷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祠址在荷花池旁。景泰中遭火灾,十八世祖静学公在旧址重建,里人称绣衣祠。崇祯年间遭潮患又圮。乾隆辛酉年重建大宗祠,历时三年,有“门三拾四扇”。    

现存宗祠即乾隆年间重建,经过光绪年间修缮。道光年间曾添造万年台,今圮。长巷宗祠现存大小石碑10个、匾2幅、学馆石刻1块、石烛台1座,为萧山宗祠所罕见。今宗祠变为村老年活动室,主体建筑不变。    

古今合奏 和谐共存气象新    

“风华已孕千年村,雅致渲染锦绣城,长街石板昔见证,巷幽古色更撩人,魅将云英女儿身,力敌忠孝留子孙,古韵渗透新农村,村风和谐促民生。”    

长巷村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但是长巷人对大自然赐予的资源取之有度,科学规划,合理采掘,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长巷村对祠堂、万年台等一大批文物古迹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对一些已经无法修复和不再适应发展的老建筑进行拆除。保护古建筑,又适应城市化的发展,长巷村古今合奏,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村级经济发展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跟上了步伐。2007年末,村里就用企业捐赠的120万元新建一个集健身房、老年茶室、灯光篮球场、公园等一体的村文化中心。随后,村里投资25万元,建造占地一亩半的村级公园,使村里集脏、乱、差于一身的垃圾集散地,摇身一变成了村里“华美之地”。    

如今,长巷村村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不仅九年义务教育费用全免,医疗保障费用也全免,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有生活补助。每逢中秋佳节,村里给每户村民发月饼。哪家有村民去世了,村委会都会送上一只花圈,上门慰问。今年,长巷村文化中心、村级老年活动中心相继开建,将进一步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村里的老人将过上吃、住、娱乐都有保障的日子。(通讯员 沈国强 章茹江 记者 裘津)

本站编辑:洪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