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湾网 > 镇街博览 > 名人名胜 > 正文

【乡贤·风采录⑲】一根扁担独闯上海——农村娃成长为建筑业高级工程师的章关富

更新时间:2020-07-08 08:55:43    内容来源:   

  为深入挖掘乡贤文化精神内涵,弘扬乡贤文化时代价值,浙江省首部集中撰写乡贤的主题文集《初心——杭州党湾乡贤风采录》已在党湾首发。现依托“萧山党湾”微信公众号全景式呈现党湾乡贤成长成才、创业创新中闯荡人生的艰辛曲折和回馈家乡的桑梓之情。

  { 章关富 }

  农村娃成长为建筑业高级工程师

【乡贤·风采录⑲】一根扁担独闯上海——农村娃成长为建筑业高级工程师的章关富

乡贤名片

  章关富,1964年3月出生,党湾新前村人,上海开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八分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20岁只身到上海打拼,吃苦肯干、勤奋好学,成为一名优秀技工。从事项目建设管理成效突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上海市劳动模范、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成绩突出记功、市工程建设质量诚信项目经理、市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市建设工程质量先进个人、松江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家中唯一有机会上学的小儿子

  钱塘江南岸的党湾新前村,风景如画,一派新气象。可是,谁能想到,如今这个村庄生态宜居、村民生活富裕、村级集体收入足有盈余的美丽新农村,多年前居然是人们口中的“臭新前”。新前村由于地处党湾镇最北端,地理位置偏僻,多年前甚至还戴着“欠发达村”的帽子。

  1964年,章关富就出生在党湾新前村。家中排行老六,待到他降生时,家里已经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比他大13岁,三哥和他相差5岁。可想而知,20世纪60年代,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村大家庭里,日子过得有多艰难。

  章家祖上是从外地迁移到党湾来垦荒的农民,住的是当时沙地村民最常见的草舍。住草房,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江边泥土含沙量多,没黏性,打土夯墙根本用不了。没办法,贫困如洗的垦荒村民,只能用稻草、茅草、木头和竹子来搭房子。

  杜甫有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说的就是古代草房被大风吹破的场景。那时候的新前村,时隔千百年,杜甫笔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画面竟然常常出现。章关富记得,村里草舍被大风吹坏了后,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少都会聚在一起帮忙打草苫修草舍。

  章家八口人,靠生产队的工分勉强糊口,吃不饱是常有的事。“一年到头也就节日里有肉吃,平时蔬菜清蒸,炒菜也没什么油水。”小小年纪的章关富,记忆里几乎不知道吃饱穿暖是什么滋味,“衣服全都是穿三个哥哥穿剩的,打一下补丁接着穿。只有每年正月初一,我才终于可以有一身自己的新衣服和裤子。”

  在吃饱穿暖都无法实现的年代,读书成了一件奢侈的事。章关富的哥哥、姐姐几乎没有上学,有的读了一年就弃学了,有的根本没有去读。轮到最小的儿子,章家父母咬咬牙,心一横,条件再苦,多少也要让他读一点。

  就这样,章关富成了家里六兄妹中,唯一一个有机会上学的。好在他勤奋争气,一路从村小升到党湾镇中学,高中还考上了萧山梅西中学。村里出了个高中生,当时已经是村民口中了不得的有文化人士。

  做预制工累到胃出血

  1981年7月,章关富参加高考。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刚刚恢复高考不久,录取率极低,能考上的凤毛麟角。章关富也在落选名单中。高考失利的他,回到村里生产队劳动,摘棉花、种水稻……样样抢着干。最后,小队给他记工分,满分10分,记了9分。这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文弱书生,十分不易了。

  三个月后,那年10月,萧围建筑公司在招工的消息传来。尽管招的只是体力工,由于待遇比生产队丰厚数倍,附近农村方圆十里的应征者蜂拥而至。建筑公司开出条件,招工门槛从高中生起步,最后只剩下30个竞争者。录取名额只有三名,章关富经过层层面试,成为其中一位幸运者。

  章关富被分到公司下属的预制构件厂做浇预制工。苦读十几年书,终于可以赚钱养家。得之不易的工作机会,章关富比谁都珍惜。厂里离家远,他住在车间宿舍。每天凌晨天蒙蒙亮,室友还在梦乡,他就挣扎着起床。先跑到工厂办公房,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又跑去食堂,帮烧饭师傅打下手。一来二去,他成了厂里上上下下都竖大拇指的“小蜜蜂”。老师傅常常拍着他的肩膀:“小伙子,这么勤奋、肯吃苦,后生可畏啊。”

  那时候,浇预制板用的水泥常常要从江边的船上靠人力抬到车间。几百斤的水泥,对十七八岁、身单力薄的章关富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每次抬水泥结束,咬牙硬撑的他都像脱了一层皮。有一次厂里休息,他骑自行车回家,骑到一半,就两眼昏黑骑不动了,只能推着脚踏车慢慢挪回家。等到去了医院才发现,他已经累到胃出血。

  工作上忘我的忍苦耐劳,让他每次年终都被评为先进。但在预制构件厂小小的天地里,章关富不止一次在想,这是我要的人生吗?一颗年轻的想要出去闯世界的心开始蠢蠢欲动了。

  二十岁独闯上海滩

  20 岁之前,章关富从没有到过上海。

  第一次知道上海这座大城市,还是因为村里有户人家,有个上海亲戚。他记忆里,每年那个上海人拖家带口来新前村探亲,村里老老少少都排队挤到门口去瞧稀罕。“上海,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为何上海人来农村,能这么风光?”从此,在他小小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闯世界的念头跳出来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城市就是上海。

  1984年8月12日,刚满20岁的章关富,一个人挑着一根扁担,外加一条旧被褥,坐上了从萧山开往上海的铁皮火车。为了省钱,他买了最便宜的慢车票,早上8点半从萧山出发,一直到傍晚5点,才在上海松江下车。这是章关富一辈子都刻骨铭心的日子。多少年后回望,他发现,正是那一天离开家乡“闯上海滩”的决定,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由于之前在萧山章关富有建筑公司的工作经历,加上当时在厂里,也参加过几次技术培训。懵懵懂懂中,章关富想在上海试试建筑方面的工作。可是人在异乡,孤身打拼,加上初来乍到,要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谈何容易。

  面对处处碰钉子的现实,他没有退缩。找不到工作,他就先在运输码头做装卸工,装卸黄沙、石子、砖瓦、水泥,什么脏活苦活,统统都干。他去建筑工地打小工,筛黄沙、拌水泥、拎砂浆,常常累到回宿舍,往床上一摊,就什么都不想动了。

  学习,是人生最要紧的。再艰难困苦,章关富都告诫自己:“我必须要学习。”那段四处打临工、工地找活干的日子之余,他一次次逼着自己参加各种建筑方面的技术培训,考取各类证书。终于,1988年,他从一名工地普通工转成了技术工,成为一家建筑公司的持证施工员,负责技术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进入技术岗位后,章关富总是牢牢提醒自己,任何时候,都要戒骄戒满,永远做工作上的“小学徒”,不懂就问,多看多学,用心多记。他每做一项工作,都要记下实践心得和体会;每完成一个项目,在技术上就有一次提高。他认真学知识、学技术,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先后通过建设工程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项目经理、ISO9002内部质量审核员等培训,并获取学习合格证书和上岗资格证书。

  从农村娃成长为高级工程师

  1990年,通过考核,章关富进入上海开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开始从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从此,一干就是30年。

  在公司领导支持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他始终致力于刻苦学习,钻研技术。2000年,取得二级项目经理任职资格证书;2003年,取得工程师中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同年又通过工程管理专业考试,获得本科学历(工程管理)证书;2005年,取得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2010年取得高级工程师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证书。

  上海开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集体企业,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章关富一直心怀感恩,是公司给了他成长的平台。他给自己立了条座右铭“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一件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他常把“嘴勤脑勤关键还要手勤,左干右干不如自己实干”挂在口中,并时常勉励自己:思想工作要做在前,完成任务要干在前,遇到困难要冲在前,执行任务要走在前,团结互助要帮在前。

  这30年来,章关富是项目经理,又是技术人才,经常在工地和工人们打成一片,手把手向新进人员传授技术要领。他结合工程实际,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提高工人岗位操作能力。

  1998年以后,上海松江开始如火如荼的老城改造、新城开发工程,在建筑方面启动了不少大型项目,如松江区的图书馆、人民法院、检察院、工商局等政府项目。上海开天建设作为承接单位,章关富在其中担任项目经理。

  这些工程往往建造难度不小。比如章关富担任项目经理负责承建施工的区图书馆工程,这是一个直径158米的圆形建筑,由于功能布局需要,主体结构相当复杂,有圆柱、方柱、异型柱、预应力梁等。加上结构面标高低错落,施工难度相当大。当时,章关富组织成立了攻克技术难题的专家组,自己担任组长,制订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并亲临现场指挥。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图书馆主体结构被评为上海市优质结构工程,其现场施工工地还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工地。后来这个松江区图书馆的建筑项目,成为当时上海建筑界的“观摩”工程,并获得了上海市最高的“白玉兰”优质工程奖。

  在章关富的带领下,不论是参与建设管理的工程,还是项目部负责的工程都如期保质完成,工程质量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率100%。他共有5个项目获得上海市“白玉兰”优质工程;6个项目获上海市“优质结构”工程、1个项目获建设部“长城杯”全国文明工地、6个项目获上海市文明工地、1个项目获上海市明星工地;10个项目获松江区“九峰杯”优质工程、12个项目获松江区“茸城杯”优质结构工程、15个项目获松江区文明工地。

  经常深入一线,章关富在强化管理、确保质量安全上,总是积极向公司建言献策,提合理化建议。在公司承接上海施惠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程中,他认真分析研究和计算图纸钢筋配置情况后,向公司提出优化方案的建议。经公司和建设方设计人员讨论,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仅钢筋用料一项就为建设单位节约120余万元。他所撰写的《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论文,发表在2009年《建筑时报》第351期上;所撰写的《混凝土裂缝预防与处理》一文,在同行中引起关注,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较好效果。他参与多个市、区实事项目和重大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评审和论证工作,完成的施工产值近25亿元,竣工面积80多万平方米。

  章关富先后获得了2004—2006年度松江区先进生产者、2005年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成绩突出记功、2006年度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诚信项目经理、2007年度松江区“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度上海市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2008年度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先进个人、2010年荣获上海市2007—2009年劳动模范,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感恩社会 心系党湾

  三十年“闯上海滩”生涯,让章关富饱尝了异乡打拼的艰辛。1988年结婚后,他和太太经历了长达六年住工棚、四年到处租房颠沛流离的生活。

  结婚后第二年,大女儿出生。1998年,家中又添丁了一位小儿子。也就是那一年,他靠积攒下来的40多万块辛苦钱,在松江买了套100多平米的房子,终于在上海安家了。

  这个上海买房的消息,传回党湾老家,老乡们都羡慕不已。章关富苦笑:“他们哪里知道,我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等我赚到100万,我一定要回老家去。那年买房,真的只是因为没有固定的住所,拖儿带女,搬家搬怕了。”

  很多年来,章关富都没有把自己老家的户口迁到上海,他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是要回老家的。可是,不迁户口的问题很快接踵而至,大女儿就因为户口问题,高中只能从上海回到萧山就读。所以,后来为了小儿子能在上海读书考大学,他思虑再三,把户口迁到了上海。

  2005年,上海开天建设 ( 集团 ) 有限公司召开董事会,决定分公司,并增加董事会股东。考虑到章关富的突出贡献,他成了八分公司的经理,并以股东的身份加入公司董事会。

  2011年,章关富摘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据说,这是党湾第一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坚信,正是“奔竞不息、永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和党湾人的勤劳、勤恳、诚朴、诚信、忠诚的品性,一直激励着自己一路顽强拼搏。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章关富把“感恩戴德,回报社会”作为自己的处世哲学。他秉承和信奉,“只要我有一份力,就要为社会献一份心”。一直以来,他竭力投入帮困助学、救灾捐款献爱心活动,资助困难农民工兄弟,给予真诚无私的帮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998年,三江发生洪灾,大水冲毁了家园,章关富把自己节省下来的5万元生活费捐献给灾区;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积极响应抗震救灾号召,在家属支持下一次性捐款20万元,并缴纳特殊党费20000元。在他的影响下,工地上的农民工兄弟迅速行动,为四川民工兄弟捐钱捐物献爱心。

  章关富视困难学生为己出、待福利院孤寡老人为亲人,先后为松江民乐学校、松江社会福利院和松江七中等机构捐助50万元,帮助困难学子完成学业,让孤寡老人安度晚年。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好。三十多载游子生涯,身在上海的他,始终心系家乡,先后为建造党湾镇中学、新前村办公楼、乡村道路、有线电视、自来水管网等建设项目出资百万元,同时为刚成立的新前村慈善基金会捐款30万元。

  这些年,章关富常常回老家探亲,见到日新月异的党湾新面貌,他总感慨:“等我退休了,一定要回老家安居。”少小离家老大回,叶落归根,始终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如今,他在萧山城区早早买了房,时不时从上海回来和家中亲朋老友团聚。

  “我们党湾人,在上海是出了名的能吃苦。哪怕走遍天涯,党湾人不变的就是骨子里勤奋、肯吃苦的性格。”章关富说,“在上海,搞建筑的党湾人,是块金字闪闪的招牌,对方一听你是党湾来的,立马肃然起敬;党湾人,靠谱,能吃苦,了不起。”他无数次感念家乡,正是党湾新前村的成长经历,锤炼了足以影响自己一生的性格和拼搏精神,如汩汩泉水,滋养一生呵!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