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湾网 > 镇街博览 > 名人名胜 > 正文

【乡贤·风采录⑭】当代“大禹”章关秀

更新时间:2020-06-16 17:08:26    内容来源:   

  编者按

  为深入挖掘乡贤文化精神内涵,弘扬乡贤文化时代价值,浙江省首部集中撰写乡贤的主题文集《初心——杭州党湾乡贤风采录》已在党湾首发。现依托“萧山党湾”微信公众号全景式呈现党湾乡贤成长成才、创业创新中闯荡人生的艰辛曲折和回馈家乡的桑梓之情。

  第十四期

  { 章关秀 }

  当代“大禹”章关秀

  乡贤名片<<<

【乡贤·风采录⑭】当代“大禹”章关秀

  章关秀,1959年生,党湾镇新前村人。自出道起便和水利打了一辈子交道。现在经营的围海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民营水利上市企业,长期专注于海洋与水生态工程建设,所承建工程先后获得大禹奖、鲁班奖、詹天佑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精品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等多项专业奖项,连续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四连冠。人称“当代大禹”。

  党湾镇新前村,新房林立,道路整洁,几百户人家组成了一座簇簇新的村子,名副其实的一座新农村。章关秀的家是一幢别墅,车库里有一辆劳斯莱斯。据说是儿子结婚的那年买的,买了作婚车用,之后却从不“拉风出行”。渐渐成为远近芳邻结婚的公众婚车。

  很有钱吧?是的。

  很风光吧?也是。

  章关秀是浙江围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区域项目负责人,人称章总。他负责的水利项目获得过“鲁班奖”和国家水利建设最高荣誉“大禹奖”。他在业界有响当当的名声,有硬碰硬的本领,但看上去却只是一个头发花白、宽容厚道的长者,兼带几分菩萨相。村里人都叫他“三爹”。每天清晨,当他家大门一开,便会有三三两两的村人找过来,一声“三爹”开场,有事的求事,有困难的说困难,三爹总是笑眯眯地听着,同时递过去一支烟。等到烟抽完,大概所求之事也有了结果。全村的人没有人拿他当老总,“三爹”是个亲昵的称呼,他是村民心里的“三爹”。

  “三爹”故事

  章关秀1959年生,排行老三。上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加上爸爸妈妈和奶奶,一家九口挤在低低矮矮的三间草房里,日子非常苦。苦到什么程度呢?章总说,三餐饭都吃不饱,而所谓的饭是小米、番薯,就是不见米粒。

  出家门,不远处是滩涂,滩涂之外便是昼夜奔流不息的钱塘江。千百年来,大江一不高兴就任性,龙尾一甩,便更改了水道,新的沙头涨起来,旧的沙头不见了,咸水像潮水一样涌进草屋,物件漂了起来……有时候,一年里会搬两次家。

  能不能把家盖得结实一点啊?能啊。就是草房也有两种:用茅草盖的屋顶耐风雨,而稻草盖的屋易漏易霉烂。谁都想把房子搭得结实一点,可没有钱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挨过眼前再说。茅草房,实是一道苦难的风景,而茅草却比较耐用。章家穷,盖的是稻草屋。

  曾听说过一个与兵团相关的故事:有一户住在草房里的主人,过年的时候为酬谢两个兵团战士,请吃饭,桌上鱼肉俱全。俩小伙闻着一桌丰盛饭菜的香味,高高兴兴地入了座,奇怪的是每当小战士的筷子要伸进鱼碗的时候,桌子底下有一只脚踢过来。餐后才知道,那是木头鱼,无非是浇了糖醋而已。因为传统说法:年年有余,必须有鱼啊。没有鱼,愿望必须要有啊。

  章家有六个孩子六张嘴,能糊口就已属不易。老三章关秀只读了三年书就休学了。12岁起参加生产队劳动,一天2工分,价值1毛钱。19岁那年,章关秀长大成人,有一身好力气,被选进了党湾水建队,修海塘,一天能有12个工分好挣,每天补贴3毛钱,还有诱人的3两粮票津贴。票证年代,光有钞票是买不来肉包子的,而粮票是城里居民才有的啊,所以显得格外珍贵。修海塘,强体力活,但毕竟在生产队里劳动没有这样的报酬啊。

  年轻,什么都不怕。年轻,什么都想试一试。听说萧山围垦专业抢险队伍要招人,章关秀立即报名,参加了选拔考试:两个人要抬800斤的石头,众目睽睽之下走30米路。挺得住,考试合格。那是多少人想进而进不了的队伍!他“就是想进”。除却待遇问题,还有至高无尚的荣誉感。在1983年到1987年间,章关秀在抢险队里是一条响当当的好汉。他从不吝啬力气,在困难面前,一定是冲在最前面。为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潮水抢时间,曾经有过三天三夜不合眼的奋战经历。可是潮水不长眼,稍一懈怠,人就有可能被大潮舔走。72小时不睡觉,已挑战了生命极限,还要不顾一切地冲进雨里、水里、海里,那是怎样一种精神?

  一开始,他跟人搭伴抬石头,老师傅们砌石墈海塘,一天下来,肩上起泡,腿脚酸麻,没有几天,一起考进门的小伙伴都溜了,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又过了一段时间,砌石墈的师傅不够了,领导问他:“你会吗?”他心下一乐:机会来了,连忙说:“会的会的,让我试试。”一试,果真会。他砌的石墈一点不比老师傅们差。其实章关秀是第一次拿撬棍、榔头砌石,他与别人不一样之处在于好学。平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动手时心里不慌了。

  多开心啊,工资翻了一番。另外,多兄妹的家还穷得很,弟弟妹妹需要学费,每个人都要出全力助家。1985年,父母为他张罗婚事借贷1500元,婚后的他有责任去努力赚钱,还钱,不然便会影响弟弟讨老婆。每年的下半年,白天在钱塘江岸边砌石墈,晚上在江上捕鳗苗,虽说几分钱一条,但一晚上却有几十块好挣,诱惑啊!每天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但心里喜滋滋的。喜气全写在脸上,不仅还了债,还大把大把地挣了钱。年底彻底告别了稻草屋时代,率先在村里盖起二层楼房,还买了村里第一辆嘉陵牌摩托车。

  鸟枪换炮了!一个村子一齐欢呼:勤劳可以致富!

  “章总”故事

  社会在突飞猛进地变化,改革开放的1990年,各方面政策的扶持以及个人财富的积累,章关秀已不满足于替别人打工,他投入了5万元,买了4套7.5千瓦的泥浆泵,拉起了一支队伍,创业!

  装备刚备好,就接到了慈溪四灶浦有一条河道要疏浚的任务。章关秀立即从原来的岗位上辞职,叫上工人,把自己的设备装上汽车,斗志昂扬地开往慈溪工地。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工程做完了,付完了工人工资,他把这几年全部的积蓄都搭进去了,工程款却没有拿到。

  出发时的章关秀与归来时的章关秀判若两人。回到家,关上门,抱头痛哭:心疼啊,这么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了。古人有言: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家人看到悲伤欲绝的老三,劝他重回旧单位,做做吃吃,揽一碗安稳饭吃吃算了。然而“好马不吃回头草”,老三是极硬气的人,既然辞职出来了,不能再回到老路上去。

  第二次创业选择的是织造业,像萧山东片的人家那样开个家庭作坊。于是借钱买了两台织布机,叫上三五个工人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也终究因对这个行业不熟悉而以失败告终。

  两次创业失败,打击实在太大,情绪灰暗,他甚至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创业这块料。可每当这个念头冒出时,自己马上给予推翻:学游泳的人哪有不呛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总结经验,从头做起。分析来分析去觉得还是要从自己熟悉的那一行做起:水利!其实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毕竟有胆有识的并不是太多。做过一番调研之后,他给自己定了个调子:

  低价,优质,高效!

  诚信赢天下。他深信,只要做出品牌来,就会有人找上门来。

  第一个工程是省水电二处在上虞盖北建设上虞市东进闸项目,他主动上门推荐自己:我可以比别人价格更低些,只要这个土方开挖工程包给我做,一定可以“提前”完成任务。水电二处的领导其实最担心的还是进度问题,因为汛期来临前若是不能正常排水,就会影响当地百姓的生产和生活。

  几番交涉后,当水电二处领导答应把工程交给他试试时,章关秀开心得像个三岁孩童,激动万分地回到家,立马招工,连夜把设备拉到上虞工地,挑灯夜战,安装设备。第二天当要把1000斤重的变压器安装到滩涂上去时,遇到汽车吊机无法施工的难题,章关秀默默地抽了一支烟,当他扔掉烟蒂的瞬间,喊上以前一起抬大石头的伙伴,吼一声“上”,立即脱下长裤,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扛起千斤重量的变压器,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行。曾经的“考试”只抬过800斤,今天硬是加了200斤,那可不是2斤啊。要知道一般的人,抬三百斤也起不来!章关秀这种身先士卒的行动令水电二处的领导非常感慨:这人还能这样干活!这哪里是工人啊,简直像一群野兽。这时领导的心定了,工地上有一群这样的拼命三郎,不愁工程不能提前完成。

  事实也是如此,几十个工人24小时不间断地持续施工,累了困了,就在岸边的土工布袋上睡一觉,饿了,就吃一盒子饭,喝一杯霉干菜汤解决问题。就这样40天后,他们提前10天,当然是赶在了汛期前完成了任务。

  章关秀第三次创业,终于赚到了第一桶金。

  这第一桶金,也让章关秀扬名立万,在泥浆泵行业里落下了大好名声。

  1991年,上虞91丘围垦工程要开始了,围垦面积有3万亩,好多人想承包,但领导总是不放心。听说萧山有个章关秀在泥浆泵吹填围垦方面比较有经验,就主动打电话联系他,并亲自找上门请他参与91丘工程建设。面对信任,章关秀团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工程是辛苦的,两年后,章关秀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同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财富。

  一个工程挣了好几百万!这在20世纪90年代初可是个天文数字(当年城市工资在100元左右)。章关秀真的有钱了,但他不买汽车,只是把从前的嘉陵摩托车换成了铃木摩托车。

  所有的成功都来之不易。对于从苦难中拼搏成长起来的章关秀来说,他知道工程的信誉像蒲公英的花,风一吹,四处传播。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工程要做,质量是根本。只有确保质量,做出影响,那么不是自己去找工程做,工程也会来找你做。

  进入90年代,萧山已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批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且劳动力工价日益昂贵,过去那种用行政手段分任务、靠劳力密集型搞围涂的办法,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靠扁担与铁锹移山挖土,填海埋江,千军万马式的人海战役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用机械、用泥浆泵,历史就是这样更替着向前。从1993年到1995年,章关秀工程队参与了萧山东片1.8万亩的围垦建设。这是萧山历史上的第一次机械化施工,当章关秀踏勘江边沙地的时候,不胜感慨:太熟悉了。在这里自己抬过大石头,当过砌堤工,青春的汗水曾大颗大颗地滴落在沙地上。面对白茫茫的大江,今天要用泥浆泵,重回萧山围垦。面对领导的信任,章关秀对自己说,绝不能“掉链子”!自己从最早的泥浆泵创业失利,到今天用泥浆泵建功立业,机器仍是机器,不同的是使用机械的人掌握了如何去把控:总结经验,优化管理模式,把人管好,把器械用好。果然,章关秀没有辜负领导的重托,攻坚战一“打”三年,这样的历练,为他的机械式化围垦工程夯实了坚实基础。

  在业界的名声越来越大,工程项目也越做越大,他对自己说:人贵有自知之名,要低调再低调。

  1996年,萧山第三自来水厂新建泵房沉井,这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的沉井项目,光单个沉井就占地1760平米,当时很多家施工单位都去现场看过,都望而生畏,不敢啃这块大骨头。正当业主单位发愁之时,有人想到了章关秀,建议是不是请他来看一看,也许他能做到。言外之意,若是章关秀也接不了,那就没有人敢接这个工程了。章关秀闻讯赶到现场,大脑里涌现出多套方案,这么大面积的沉井,既是挑战,也是一次超越。好多个方案涌入脑际,考虑再三,当他拿出自己认为是最优的方案后,没想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章关秀就是这样,所有的工程做一个成功一个,风险与利润并存,风险越大,利润也越大,而对于企业来说,发展的前景也越大。

  之后,从浙江大学华家池的清淤到镇海电厂的大型沉井,从泰山核电站的附属水利工程到上海浦东机场的水利配套建设,从上海长兴岛到上虞围垦,从余姚到萧山的围垦,台州到舟山……章关秀像一匹驰骋沙场的骏马一样勇往直前,一生与水利结缘。

  2002年,章关秀正式组建宁波宏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转变。为他承建杭州湾南岸各大围涂工程、高标准海塘、出海水闸、大型桥梁、水库、河道以及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等提供了社会认可的可信度。其中慈溪市陆中湾两侧围涂工程十塘闸被评为“甬江杯”优质工程 ,这是盛宏公司的第一座奖杯。

  2008年,绍兴滨海闸水利枢纽工程被浙江凌云建筑公司中标,但是他们缺乏建造这种大型水利枢纽的技术力量,又找到了章关秀。这样的难题他也从来没有遇到过:其中一座出海闸基础采用大型空箱式基础。光基础开挖就有15米深,范围又那么大,地下渗水又多,他就想到了深井抽水的办法,在水闸开挖的部位部署18米的深井,间隔分布,深井中放入水泵,24小时不断抽水。没想到效果好得不得了,15米深的基础井上干燥得像平地一样,极大地方便立模混凝土施工,这样的创新也是节约成本的有效手段。指挥部及公司的领导看了后无不竖起大拇指,有个领导感叹说:“老章,你做工程不赚钱的话,没人能赚到钱了。”结果这个工程又捧回一个“兰花杯”优质工程奖。之后,公司参与建设曹娥江大闸下游防冲沉井与沉埋,还捧来了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而承建的慈溪市郑徐引水工程又被评为中国水利工程“ 大禹杯”奖。

  成长的道路历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磨难与曲折在所难免。

  2012年杭州湾新区十二围塘一期工程,由于上海大众汽车在此办厂,时间紧任务重,工程必须在台汛期封堵龙口,开创了沿海夏季堵口的先河。围堤全长5700米,其中龙口长1200米,由于7月份潮高水急,中间出现了水深10米,宽度400米的大龙口,很多专家与领导都认为无法围堵,工人中间也有怯场的,认为难度与风险都太大。章关秀却站出来,大声发出狠话:“堵,必须堵!哪怕我倾家荡产也得把龙口堵住,绝不能坏了公司的名声!”在所有的工程承包中,都是一次性“包”死的,不管出什么意外,都没有补贴。如今为了堵龙口,每天要多花费400多万的围堵费,损失真的没法计算。只听得章关秀斩钉截铁地说:“亏多少钱我都担着,牌子一定不能倒!”这声音压倒了涛声,在暗沉沉的大江上空回响。就这样几百辆大型工程车,以及大型挖掘机、装载机,从两侧24小时不间断地抛石头,工人们奋战9天9夜,章关秀也同样吃住在现场。最后终于把龙口堵起来了。工人们说:“章老板你几千万亏进去了,我们奖金也不要了,晚上烟花也别放了,你回家好好休息几天吧。”听到这话,章关秀非常感动。硬气的章关秀从不亏待弟兄们:奖金不能少,工资更不能少,庆功的烟花自然也不能缺。在他看来,做企业有赚有亏才正常,因此他总是以平常心对待各种困难和挫折。

  2014年,章关秀领导的公司正式成为中国水利第一家上市公司——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4月中标浙江省重点工程,预计2021年才能完成。

  章关秀的事业更广阔了。

  当代“大禹”

  说来也蛮有趣。章关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自他出道起就和水利打了一辈子交道。按理,水利是国家工程,我们从前只知道杭州水电十二工程局,事关国计民生,属于中央管辖的,哪里轮得到一家民企进入?然而,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让诸多的不可能成为现实。章关秀一直强调:水利工程现在是终身追责制,不管你在职不在职,出了问题永远从源头追查起。也许正是因为事关国计民生,所以来不得半点马虎。章关秀做工程,做出了品牌,从来都是放心工程。如今的“三爹”已年过花甲。很多人劝他:“好歇歇了,你的财富三辈子都花不完了,还要那么辛苦做什么。”夜深人静,他扪心自问:创业只是为了挣钱么?

  从前,没饭吃的时候,只求吃个饱;曾经没鞋穿的时候,只想挣一双鞋钱。可是当一个人的衣食住行都得到基本满足后,章关秀却更觉得要为社会多做点什么。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第一时间向政府捐款;2013年余姚遭受“菲特”台风,整个余姚被淹时,他第一时间从工地上抽调机械设备及骨干赶往灾区……他曾先后出资为村民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修村级公路,建新前村村委会大楼,捐资党湾镇敬老院,为筹建气派的新前村文化礼堂出资,等等。这个新前村的“三爹”把自己的眼光放了出去,把外部的责任揽了进来。就像一个“不管部部长”,什么都管。说起这个“三爹”,最让镇领导感谢的是,新前村由于钱江通道高架桥的建设需要,几十户人家要搬迁,这可是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大事,虽说政府有补贴,但毕竟是一场难舍难离的告别啊。搬一家都是难事,更不要说几十户集体搬迁,只要出现一家钉子户,搬迁就成问题。章关秀响应政府号召,第一个带头签字,并以他在村子里的“三爹”的威望,逐个去做工作,让村民平和地如期搬迁。

  在新前村,章关秀还发起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他把在上海的弟弟也拉进来,资助村子里需要帮助的困难户。我曾与他探讨过“钱”的问题。他很认真地说:“钱是要花的,赚进来就是要花出去。做企业就是做人,人品最重要。没有文化能当老总,别人首先认可的是你的人品。事做好了,加分;人做好了,更是加分,这样,你的老总才当得下去。”

  古代大禹,为治水三顾家门而不入,当代大禹章关秀治了一辈子的水,大大小小挖了几百公里河道、建了几十座出海闸,让几百万的人口免受水灾;围了几十万亩土地,让几十万亩滩涂变成了肥沃的耕地和工业园区,并且所承建工程先后获得大禹奖、鲁班奖、詹天佑奖、建国60周年百项经典精品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等多项专业奖项,企业连续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四连冠。如今他的部门一年能完成近10亿产值的项目,70多个管理人员,创造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这是何等的功劳呢?

  这是一座老百姓心中的大禹丰碑。

  (作者:汪逸芳,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浙江文艺出版社原编审)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