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湾网 > 镇街博览 > 名人名胜 > 正文

【乡贤·风采录⑨】张如锦:党湾建筑业标兵名扬上海滩

更新时间:2020-05-21 09:57:06    内容来源:   

  编者按

  为深入挖掘乡贤文化精神内涵,弘扬乡贤文化时代价值,浙江省首部集中撰写乡贤的主题文集《初心——杭州党湾乡贤风采录》已在党湾首发。现依托“萧山党湾”微信公众号全景式呈现党湾乡贤成长成才、创业创新中闯荡人生的艰辛曲折和回馈家乡的桑梓之情。

  09

  第九期

  { 张如锦 }

  党湾建筑业标兵名扬上海滩

  乡贤名片<<<

【乡贤·风采录⑨】张如锦:党湾建筑业标兵名扬上海滩

  张如锦,1953年9月出生,萧山党湾镇勤联村人,上海中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党湾建筑队,29岁就闯荡上海,是第一个打入沪上市场的党湾建筑人,先后承接上海译文印刷厂建筑工程、建国棉三厂综合楼、国棉二厂车间、物料仓库和上港十四区宝山新城一号地块等,皆获良好口碑。同时热心公益事业,报效桑梓, 尽力参与,多有捐助。

  1982年9月的一个夜晚,上海。

  一位29岁的年轻人,带着一群年轻人从地处偏僻的浙江萧山党湾镇出发,坐了5个小时的大客车,抵达华灯初上、车水马龙的大都会。

  初到上海的年轻人,为了节省开支,挤在一辆废弃的破公交车里睡了一夜。

  很多年以后,这件事情被记录在党湾镇建筑行业的发展史上:29岁的领队张如锦,成了最早闯荡上海滩的党湾建筑业人士之一。那一次,他是带着一群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到上海来承接一项建筑工程。

  重活也有高技术含量

  张如锦的老家在党湾镇东南角的勤联村,2005年由原勤劳、勤俭两村合并而成。和党湾镇许多地方一样,这也是一片海涂围垦出来的沙土地,田产瘦薄,产出贫乏,产业单调。因此,少年时代的张如锦,也和这里的很多同龄人一样,家境十分贫困艰难。用他自己的话说,家里太穷,男孩子长大后,“讨老婆”都成问题。何况,张如锦家伢儿(小孩子)多,六兄弟两姐妹,父母把八个孩子拉扯大已属不易。

  但就是这样一个村子,却走出了好多建筑企业家,张如锦也是其中之一。党湾人是有搞建筑传统的。从踏足这片土地开始,党湾先辈们便一直在和钱塘江的水和潮做斗争,在长期围海造田、修筑海塘的实践中,培育出了党湾第一代建筑工人,同时也把滔滔钱塘江水奔腾不息、一往无前的气势和精神,熔铸在了党湾人的骨子里。

  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如锦是一位典型的党湾建筑人。张如锦早年的人生轨迹,也和当地的许多农家子弟一样,因为家贫,早早辍学无奈步入社会谋生。张如锦只读完小学四年级,就到工地上干活了,“干重活,拉水泥搬砖。”但是当地建筑业和张如锦共事过的老人们说,同样是干重活,张如锦还是很早就显出了一些与众不同之处。

  在张如锦看来,搞建筑、干重活,没力气当然不行,但也不是光卖力气就能做好的,那里面也有许多门道和技术。“泥水工、砌墙工,哪样没有技术含量?”张如锦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虽然他最初被分配的是搬砖的活儿,但搬砖之外,人家下了班就回家不管了,他却继续留在工地学习砌墙、干泥水活……

  几年下来,张如锦很快掌握了建筑行业的各个细分岗位工种,年轻,技术却很全面,样拿得起,算是建筑行业的行家里手了。天道酬勤,张如锦很快就被提拔成了小组长,然后是大组长。

  三十几年来,无论是张如锦第一次来上海创业,抑或后来回乡办厂,以及第二次重启建筑生命,虽然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苦和磨砺,但张如锦每每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和“人啊,你当自助”勉励自己。

  纵观张如锦的人生轨迹,从最初踏入建筑行业起,就已经显示出类拔萃的高度。所谓“见微知著”,就是同样做一件小事,对小事的不同处理态度,就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未来。

  敢向沪上闯和搏

  往昔号称“十里洋场”“东方巴黎”,今朝正在加快实施“一个龙头 ,四个中心发展战略”的大上海,谁想去立足立身、创业创新,决非轻而易举!何况踏入一度是洋楼耸立的沪上建筑业,谈何容易!

  1982年的一次偶然机会,张如锦接到了上海译文印刷厂建设工程。

  于是,便有了上海街头破公交车里那令他永生难忘的一夜,这是张如锦,也是党湾建筑业走出党湾、走进上海滩的全新起点。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个充满筚路蓝缕开拓创业意味的起点,属于张如锦,也属于整个党湾建筑业。

  在废弃破公交车挤过一夜后,张如锦和三十多个工人一起,住进了一个两米五高、十平方左右的工棚里,在艰苦的生活中开始了他们在上海滩的第一个工程项目。

  一年之后,工程完工,得到了当时上海译文印刷厂领导的认可,由此,张如锦在上海初步扎下了根。

  上海译文印刷厂工程完工后仅仅一个月,也就是1983年11月,张如锦又接到了上海国棉三厂综合楼和纺织车间建造工程,这是真正让张如锦在上海滩扬名的标杆项目,也是此后几年张如锦上海纺织行业系列工程项目的发端:上海国棉二厂、国棉十三厂、国棉二十八厂……

  做完国棉三厂工程之后,上海纺织行业的其他兄弟单位,纷纷来找到了张如锦,请他来建造厂房车间。他带队做的上海国棉三厂工程,事实上成了上海纺织行业厂房车间的样板。

  张如锦为什么做得成功?当然是施工质量优异,而施工质量优异的背后,则是独特的管理模式。张如锦非常有魄力,他带施工队,在那时行业平均工资才7—8元的时候,他给工人的每月薪资却是25.5元,高出行业平均水准3倍多。如此薪资,工人的工作热情、向心力可想而知。

  回顾当时大胆开出如此高薪酬的理由,张如锦说,他很清楚一点,无可比拟的薪酬优势,才能打造主观能动性空前强大的工人团队。“这样的高薪,哪个工人不抢着来,他还会不热情高涨地去干活吗?”

  当然,与高薪酬相对应的,自然是特别严格的质量管理、队伍管理。

  直到今天,一些人一提到施工队,还难免会将之与所谓“建筑游击队”连在一起,与之相关的修饰形容词,也往往是“素质低下、粗鲁散漫”之类的贬义词,而且,工人流动性很大。很多领队,甚至根本不关心工人叫什么,干一天活拿一天钱,今天干完活也许明天人就不见了。

  但这些问题在张如锦的队伍里,即便是在三十多年前做上海国棉厂系列工程中,都是找不到的。因为张如锦对工人们实施的是准军事化管理,除了施工质量要求严格之外,张如锦对工人们的出工作息、劳动纪律、安全保障等,都有非常具体的严格要求,决非“建筑游击队”那种散漫模式可比。

  劳作应有竞争和创新。张如锦把工人分成若干个竞争小组,比评级、比质量、比进度,“大家都要面子的”,所以各个小组都铆着劲把活儿干好,他们佩服他的专业,佩服他的威信,当然也生怕失去这份难求的高薪工作。

  “我的话工人们最听。”多年后,张如锦谈起这段往事还是很自豪。高质量和高强度、高薪酬和高效率、标准化和准军事化,往往是相对应的。对于最初在上海做建筑工程时的那些施工细节,张如锦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当时的施工,不像现在有这么先进的自动化机械支持,所以,大量的工作,都非常依赖纯人力来完成。比如搅拌混凝土,当时张如锦是带着工人们两班倒,每班连续工作12小时,连续进行了7天7夜。这样,厂房施工的基础就夯实了,后面的进度也就有了保障。

  那时做建筑工程,还有施工技术以外的障碍,钢材水泥都有购买指标。这些建筑物资不像现在,只要有钱,想买多少有多少。“每一样物资调配都要开个会”,这在当时的施工中,合理调配物资、想尽办法购买到施工所需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的进度。

  上海纺织行业系列工程做完后,张如锦算是真正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

  党湾建筑业的“老师父”

  即使是在建筑企业众多的党湾,张如锦从事建筑业也是比较早的,又因为自身过硬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在施工实践中还带出了一大帮徒弟,培养了许多人才,这批人中,如今已有不少人也成了党湾建筑业的“大佬”。

  今年50多岁的钱传炳,就是跟了张如锦许多年的徒弟。钱传炳是在23岁时加入张如锦担任大组长的公社建筑队。“师父很厉害,真的厉害”,钱传炳反复强调这句话。他说,师父张如锦在建筑这行里是无所不会的,泥水、钢筋、砌墙……样样拿得起。钱传炳最初学泥水工,后来又学钢筋工程——师兄弟们不同工种的建筑手艺,都是张如锦教的。

  “都是师父教的,师父没有什么是不会的。”钱传炳回忆说,师父学习能力非常强,任何一件事,他只要想学会就非要学会不可白天没学会,晚上就继续学,直到学会为止。钱传炳同时也提及,师父对于建筑施工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方方面面都必须严格按照他的规定来。

  “严师出高徒”。张如锦带领的建筑队,工程质量总是无可挑剔,并且这么多年来,在张如锦的职业生涯中,都没有在安全问题上出过大意外。

  对工作极度严格要求的同时,张如锦对徒弟们在生活中却是关照备至。钱传炳说,有一件事情整整感动了他三十多年。那是在1985年前后,年轻的钱传炳刚出来工作,毫无积蓄,却面临着要在宅基地上盖房子的大事,家里也很穷。正当钱传炳面临窘迫时,张如锦二话不说,拿出了1万元支持他。

  “这样我后面才能顺利结婚成家。”钱传炳讲起这个事,至今依然唏嘘感叹,“那个年代那个节骨眼的1万元,是何等珍贵!”

  就这样,师兄弟们跟着张如锦从党湾家乡出发,闯荡上海,立稳脚跟,共同经历了缺乏机械、物资,甚至连住处都没有的艰辛,如今大家基本都还在建筑行业里,成为这个行业的资深骨干、中坚力量。

  专注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1989年8月,张如锦曾短暂离开过建筑行业,改行经营纺织业。

  张如锦坦言,从1990到2000年,这十年间,他在纺织行业中并没有收获太多。对他而言,这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段小弯路,“人还是应该专注于自己熟悉的行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啊!”张如锦这样总结他离开建筑业的十年。

  “隔行如隔山”是他的一个切身体会。1998年,正逢纺织行业全行业衰退,张如锦回归了建筑业。在这年8月开工建造位于萧山益农镇的荣盛纺丝大楼,一年后,随着工程完工,大机会再度来临:朋友介绍他去上海承建南汇大学城四标段。

  于是,张如锦回到了上海这个最初努力奋斗过的地方,也回到了建筑业。此刻,朋友介绍的上海大工程,不吝于给了张如锦一把重回主业至关重要的钥匙。

  2000年2月5日,张如锦带着工人们进驻了上海南汇大学城的工地。回归到主业的张如锦,果然如鱼得水,似乎又找回了当年闯荡上海滩草创事业时的那种酣畅淋漓。他已过了天命之年,但依然是当年的拼命三郎的作风,带头吃住在工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很快赢得了业主的好评。半年时间,4万平方米工程施工完毕,张如锦收获了口碑,也获得了高达600万人民币的收益。

  此后,本着良好的施工质量和对业主尽心负责的态度,从2000年至今,张如锦带着中锦集团的建筑团队,陆续承接并完成了十余个中大型建筑项目的施工,而他们在建筑行业的名声,也再次传遍了上海滩。

  2019年7月底,张如锦回到党湾勤联村省亲,那爽朗的笑声,带着浓厚萧山腔的普通话,显见这是一位虽然事业有成,但质朴不改的党湾人。“党湾人性格实在的比较多。”张如锦始终以身为党湾人感到自豪,而他身上也确实有着典型的党湾气质。

  张如锦说,他目前正在进行上港集团商贸综合体(上港十四区宝山新城一号地块)的施工工程,这个总施工面积265000平米、总预算达18亿的工程,对他而言又将是建筑事业的一个新高度,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依然还在进行中。

  智者总闲不下来

  算下来,2000年至今,张如锦已经承接了萧山和上海、安徽、四川乃至国内许多城市的十多个中型、大型建筑项目的施工,赢得了良好的施工口碑。

  走南闯北做工程之余,对于家乡,对于他赖以起家、荣辱与共的党湾建筑行业,作为行业一份子,张如锦也极为关切。

  建筑业是党湾的特色产业。据粗略了解,从最初仅有十几个人的建筑队起步,到现在,党湾共有总承包一级资质建筑企业7家,以及120多个建筑、建材、安装项目部。全镇从事建筑行业的有4000余人,占全镇户籍人口的10%多。党湾建筑业产值已超过500亿元,工程遍布中国及俄罗斯、柬埔寨、埃塞俄比亚等国。

  2008年,名不见经传的党湾镇被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中国建筑名镇”,这是全国首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建筑名镇”,从此党湾的这张“国字号”招牌越擦越亮。

  然而,随着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开始走上发展前台,在党湾镇,作为劳动力密集、知识含量相对较低的传统建筑业也无法避免地受到巨大冲击——党湾建筑行业迫切面临转型。

  于是,按照浙江加快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和杭州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核心竞争力的部署,张如锦等党湾建筑企业家们积极配合萧山党湾建筑特色小镇建设蓝图筹划,共同出手了。2017年11月22日,由中锦联合宝盛、万汇、城邦等四大组团,共26位党湾籍建筑企业家共同出资、注册资金达3.6亿元的中量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这是一家集设计、生产、建设、投资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模式的大型龙头企业。

  当时媒体报道称,中量建工的成立和绿色建筑产业园的揭牌,是萧山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党湾由建筑之乡向建筑之城跨越的重要一步。

  中量建工的目标是采用工厂化生产部品、部套、配件、现场装配的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发展绿色建筑业。

  按照规划,党湾将先启动中量建工总部大厦项目,这个集酒店、办公、商贸、人才公寓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厦,将为产业园先导入驻企业提供办公、研发、会务展示、商业生活配套等服务。

  而中量建工最终要完成的,是党湾建筑小镇,其东至镇中路,南至爱华路南侧规划道路,西至梅林大道西侧规划道路,北至伟老线,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核心建设面积1.93平方公里。预计到2020年,建筑小镇将累计投资55亿元,其中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投资5亿元。

  “1982年,我离开家乡闯荡上海滩,那年我29岁,成为第一个在上海承包工程的党湾人。那时交通不便,一年回家乡只有一两次。现在方便了,经常回来,看到家乡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就想早点退休,回老家颐养天年。”其实,已过花甲之年的张如锦,从来不曾闲着,也闲不下来。他一边盯着上海的事业,一边也从来没有忘记家乡:和几位企业家共同出400万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安装天然气、建设文化礼堂……

  有张如锦这样的建筑骄子,党湾乃至萧山、浙江的建筑大业一定繁华如锦!

  (作者毛剑杰,为杭州慧见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浙江大学历史系特约研究员)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