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湾网 > 镇街博览 > 民风民俗 > 正文

【南沙夜话】故乡·人物系列七:李成新——绽放美丽“三元”

更新时间:2020-05-07 15:23:43    内容来源:   

  这是今天三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亮出的“名片”。

  三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1年,现拥有16家子公司,有员工6600多名,业务领域覆盖面料、服装、新材料与投资。面料板块,三元是国内产品系列最为齐全的面料集成供应商之一,各子公司均已发展形成自身的面料特色与专业优势;服装板块,致力于中高端品牌服装的设计、开发与营销,建立 DE FARRO品牌的持久价值与生命力;新材料板块,专注于领先科技的研发及其产业化,致力于成为国内电磁屏蔽材料行业的领导者、导热材料的领先者;投资板块,定位于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实施产业相关多元化发展,为集团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元控股集团2002年起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09年入选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2010年起,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印染行业十佳企业、二十强企业。

  这是三元集团的“履历”,这里倾注了三元集团曾经的掌舵人李成新的无数心血与汗水:

  创业起步阶段(1981-1993年)

  1981年,萧山县党湾知青印染厂成立。

  1984年,企业更名为萧山印染三厂,开始车间化规模生产。

  1993年,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极大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同时初步完成资本积累,奠定了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成长阶段(1993-2002年)

  1993—2000年,三元陆续建立起11家印染与纺织子公司,均已形成各自的面料特色与专业优势,实现差异化定位与专业化发展。

  2000年,组建成立浙江三元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为各子公司提供污水处理、热电等产业配套服务以及银行融资、政府公关等各项职能服务,打造支持主业发展的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主业的集约化与规模化发展,成为中国印染行业的领军企业。

  多元化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起,三元以面料主业为支撑,开始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陆续进入房地产、电子新材料行业,并通过主业产业链延伸进入品牌服装行业,形成了多种产业与资源共生、共享、共进的发展格局。

  2005年,浙江三元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三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立起拥有四大产业板块、十六家子公司,多元化并进、专业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的“履历”,也就是企业家的履历,企业发展的每一步,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与企业家的运筹帷幄是分不开的。1984年,李成新进入萧山印染三厂(三元控股集团的前身),历任财务副厂长、厂长、三元控股集团董事长。2015年6月,李成新病逝。

  1989年,而立之年的李成新,受命担任当时濒临倒闭的萧山印染三厂的厂长。在李成新上任之时,印染三厂的情况是规模小、产品单一、业务渠道狭窄、内部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劣、职工人心涣散,当时企业正处在濒临倒闭的边缘。李成新上任以后,带领厂内一班人,瞄准市场搞开发,立足发展搞投入,走上了一条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新路子,很快企业就有了明显的起色,做大、做强了印染主业。企业很快迈入了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国大型企业、全国印染行业销售收入50强、杭州市百强企业之列。企业的发展,有时就如同“滚雪球”,一旦有了积累,马上就越滚越大,发展之势势不可当,在李成新的带领下,企业走向多元化发展,主攻面料、服装、新材料、房地产四大产业,实现了由印染三厂到三元集团的华丽转身。

  一家企业的特质,指的是这家企业的个性与价值主张。三元集团的特质是“敬业勤业、专注专业、稳健务实、开放包容”,这看似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却包含着三元集团走过的每一步路,是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和企业文化的深深积淀,同时这些特质也完整地体现了李成新经营管理企业的理念与举措。

  “敬业勤业”,敬业方能勤业。这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精神,是一种对家庭与事业的责任感,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行业和企业的热爱与忠诚。“专注专业”,专注成就专业。多年来,三元集团始终在面料主业上不懈进取,各子公司均形成差异化产品定位与专业化产品优势。“稳健务实”,稳健必须务实。稳健务实是量力而行地选择发展目标与进行经营决策。三元的经营团队大多成长于生产、销售一线,以实事求是为核心价值,追求结果导向,关注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而非短期的烟花灿烂。“开放包容”,开放更需包容。三元在发展历程中接触了众多背景、文化与观念不同的合作者,坚持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共谋发展;坚持和而不同,尊重个性与鼓励创新探索;坚持制度保证,通过股权激励机制,使个人事业与企业事业有机统一。

  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决策者。换个角度说,三元集团,在很大程度上是决策者李成新的“作品”,也就是说,读懂了三元集团的特质,也就读懂了李成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李成新有个“李氏经验”。李成新说:偌大的集团,那么多的子公司,那么多的员工,你想从头管到脚是绝对不可能的,你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地管,常常会事与愿违,吃力不讨好。在三元,实行子公司负责管理制,各子公司总经理有自主权力,集团从不干各公司的产品开发、人员配置、财务管理、劳动分配等权力。“作为企业老总不必有等级观念,如果一切都由老总说了算,这个企业是很危险的。一定要放手让人干,不要去干扰”,这是李成新经常说的话,正是这样的“放手”大大调动了各子公司的积极性。事实证明,三元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发展,也与李成新和集团的“放权”分不开。

  虽然生意做得这么大,效益这么好,但如果你在当年走进过李成新的办公室,就会发现,他的办公室很整洁,却也很陈旧,里面有两个字很醒目——“笃实”,你几乎一走进他的办公室就可以看到。这两个字正好代表了李成新的品性和为人。李成新一生都崇尚“勤俭”。他的办公室数十年没换过。当时,好多人都建议他把公司的办公大楼改造一下,显得气派一点。李成新说,他已离不开办公室前后的花草树木,再说自己在这里办公是为下面的子公司服务的,不是在这里显示权力的。李成新出生在党湾的勤联村,从小在农家长大,与许多沙地人一样,他的“勤俭”,是浸润在骨子里的。

  李成新自己很勤俭,但他对于社会公益事业总是很慷慨。他常说,企业要办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个人要对社会有益。这是一份三元集团多年来从事的公益事业的“罗列”,事实上“三元”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付出远远不止于此。

  1997年,为新建党湾幼儿园捐款110万元;

  1999年,为萧山慈善总会成立捐款30万元;

  1999年,为党湾中学建设捐款60万元;

  2001年,为党湾镇自来水工程捐款200万元;

  2002年,为党湾镇道路建设捐款50万元;

  2002年,为党湾镇一小建设捐款60万元;

  2004年,为党湾镇中学建设捐款60万元,

  2007年起,定向为党湾镇65一69周岁的老人每月发放60元生活补贴;

  2008年,集团董事长李成新荣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

  2008年,为支援党湾镇中、永安、永乐与梅东村农村建设捐款110万元;

  2008年,为四川地震灾区援建学校捐款123万元;

  2009年,为萧山区党湾镇慈善分会捐款留本冠名基金1000万元;

  2011年,捐资100万元用于支持新前、永安两个村建设道路;

  2014年,捐赠成立2000万元留本冠名党湾镇三元教育基金;

  2015年,追加留本冠名三元慈善基金至1200万元。

  这只是这些年来,三元集团所做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三元集团是家扎根在党湾的企业,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企业一直在回馈社会,报答父老乡亲。早在2007年,三元决定向全镇65-69岁的老人每年发放720元的生活补助,此举开创了萧山民企的“慈善先河”。当年,在三元控股集团召开董事会,做出这一决定时,李成新说,党湾地处围垦区域,65-69岁这部分老人当年是围垦的“主力军”,为萧山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65-69岁这一年龄段的农村老人,往往没有了劳动收入,有些家境一般的孤寡老人还需要有人照顾。

  在党湾,许多当地百姓会说,是三元集团领他们走上了致富路。除了捐款、捐物外,三元集团还努力让当地百姓能够赚上一份“工资性收入”。随着三元集团的不断壮大,李成新把当地的农民纷纷招进自己的公司,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还让更多的人致富。目前,三元集团的员工中,当地农民占了将近三分之二,有很多人家一家人都在三元上班。对此,李成新说过:“虽然企业帮助了乡亲们脱贫致富,但又是乡亲们爱企业如家,尽心尽力,使企业发展壮大,我得感谢他们。”

  记得当年,李成新还说过,三元集团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一粒种子,在三元这块土地上,都可以长成参天的大树,如今,从基层员工走上管理岗位的,或者成为股东的员工,已经有很多很多。

  何谓“三元”,李成新当年是这么解释的:“一是‘三元’与三原谐音,指三原色红、黄、蓝,它代表印染行业的特征;二是‘元’是开始之意,当时正是2001年,这是新纪元、新开端,希望迎来一个新的飞跃;三是‘元’与圆相通,代表圆满成功。”

  如今,李成新一手缔造的“三元”,正在继续发展壮大,向着百年企业迈进。三元秉承“敬业、勤业,专注、专业,稳健、务实,开放、包容”的理念,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绽放着夺目的光彩。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