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湾网 > 镇街博览 > 民风民俗 > 正文

【南沙夜话】故乡·人物系列六:倪国太,党湾建筑吃“螃蟹”的人

更新时间:2020-05-07 15:23:43    内容来源:   

  “勤诚党湾,建筑名镇”,“建筑”是党湾的“特色”,党湾在建筑业的发展上,可以说是别的乡镇所无法比拟的。那么,党湾建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哪些建筑人是党湾建筑业的奠基人呢?党湾建筑人都说,以倪国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建筑人,是党湾建筑业的奠基人。

  2008年9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党湾镇建筑业志》,在“人物传”的篇章中是这样介绍倪国太的:倪国太(1929-2006),党湾镇永乐村人,高中文化。1957年,倪国太及本地几个泥工、石工、木匠,自发组织在一起,在党湾及附近地区修房建桥,逐渐形成一支以倪国太为首的较为固定的建桥队伍,为建筑队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1962年,党湾公社修建队成立,倪国太任施工员,即当时的技术负责人。1964年上半年,党湾修建队建造梅林湾上的八字桥,倪国太自行设计,负责施工,在人员不足10人的情况下,3个月完成建桥任务。1968年,倪国太又自行设计建造党湾卫东桥。不久,又去杭州化纤厂负责建厂房。此后,党湾修建队在附近地区造了不少桥梁和房子,业务好了,名誉也有了。那时,倪国太年岁虽大,但仍如年轻人一样聪颖好学,以后一段时间的抽水机房、大队办公室及会堂等建筑大多是他设计的,于是倪国太声名大振,人们都叫他“工程师”,他为党湾建筑业的兴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倪国太在20世纪50年代曾任选区副主任、高级农业合作社副社长,20世纪60年代为党湾修建队技术骨干,1970年,任当时的卫东公社建筑队副队长,1981年12月,任党湾建筑队队长,1986年7月,任萧山第二建筑公司党湾工程处主任(代),1991年10月调到党湾工业办公室工作,1992年退休。

  如果有心,细细地梳理一下倪国太一生的履历,你会发现,倪国太一生所留下的“足迹”,恰好就是党湾建筑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发展再到逐步走向辉煌的“见证”。党湾是一片年轻的沙地,至今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党山湾底,经济笃底”,这是当年人们提及党湾时常说的一句话,这说明当时党湾人的生活条件很差,日子过得比较艰苦。我总觉得这份“苦”也间接地促进了党湾建筑业萌芽的成长。人多地少,地又贫瘠,要想改善生活,总得另寻出路。随着沙地经济的发展,生产大队办公房、供销社、会堂这些房子要造,兴修水利,有路有桥要建,这给一部分头脑灵活、手脚勤快的农民提供了机遇。倪国太就是这些农民中的一位,他们抓住了“机遇”。早在1957年,倪国太就联合几位泥工、石工、木匠,拉起了一支队伍,开始从事修桥铺路、造房子的工作了。由此,以倪国太为代表的第一代党湾建筑人产生了。

  倪国太做“建筑”,有过“拜师学艺”的经历吗?没有。倪国太在做“建筑”之前学习过“建筑”吗?也没有。倪国太在拉起队伍之前,只是接触过“建筑”。倪国太的儿子,上海市杭州商会前会长、上海杭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柏祥,在谈到父亲最初是怎么开始接触“建筑”时说,六十多年前,县里在他们永乐村修建十二埭闸,当时来造闸的师傅,晚上就住在工地附近的人家,他们家里也住了几位。当有师傅说工地需要小工时,倪国太就决定去做小工了。做小工不仅可以挣点钱,只要自己脑子灵活,还可以学点“手艺”。“手艺在身,勿会落魄”,“学得手艺,贼偷不去,火烧不去”。当年,想摆脱贫困的沙地人,对身怀一技之长特别看重。后来我査找了相关资料,十二埭闸是1950年时萧山县水利部门组织党湾的泥工、木匠、石工等修建的,这座闸位于党湾东北部的十二埭,在三官埠湾和十二埭湾的交叉口。1954年老闸倒塌后又重新修建,重修的十二埭闸在老闸南方约1000米处,为5孔,每孔2.5米,闸的建成,防止了钱塘江江水的倒灌。

  倪柏祥回忆说,他父亲的“技艺”,是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时“偷”来的,我们萧山人叫作“偷拳头”。倪国太年轻时身强力壮,举个例子,四麻袋稻谷,倪国太能够一下扛起来就走。每袋两百斤,四袋可足足有八百斤。倪国太力气大,又勤快,到建筑工地做小工自然很受欢迎。因为不甘心总是做“小工”,倪国太起早贪黑,一边干活一边“偷”学技术,白天请教老师傅,晚上回到家里继续“钻硏”。“看看不值钿,学学两三年”,因着那份刻苦,看得多了,做得多了,倪国太也就慢慢地入行了。

  倪国太的建筑生涯是从修桥铺路起步的。那个时候,党湾的泥工、木匠、石工、油漆工等,主要有倪国太、於成虎、王小炳、张友泉、李兴告、陈张夫、金志明、金志浩、王才柳、杨成彪、沈永金、李德钊、沈锦立、万大钊、王永生、许阿伟、童阿金、朱七二等数十人,他们可谓1949年以后党湾的第一代建筑人。

  当时在党湾搞建筑的,几乎全为手工操作,缺乏机械设备,大多靠肩扛手提,生产也处于零散状态,有业务忙一阵,没业务分散务农。1962年成立的党湾修建队,是由当时党湾的一些泥工、瓦工等组成的,人员虽然集合起来了,但设备依然简陋,很多手工艺人也没有见过“大世面”,更谈不上做过大工程。那时,倪国太在修建队当副队长、施工员,所谓“施工员”,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技术总负责人。修建队成立之初,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修建机埠,用于农田灌溉。1963年,当时的党湾片共建了16个机埠,这对修建队而言,是一次“培训”,队员从事基建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全队的运作和管理机制也初步建立起来了。

  1964年开春,党湾修建队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任务绝对可以说是艰巨的:一个当中从未有人建过桥的修建队,要建一座桥了。这座桥就是位于梅林湾河道上的八字桥,八字桥为当时党湾至义盛的必经之桥。这工程如今说起来,不过是短短的几行字:“建造八字桥由倪国太具体负责,参加造桥的队员约10人,第二季度末八字桥完工。”但在当时,这一重担是压在倪国太身上的。在我看来,这是倪国太吃的第一只“螃蟹”,倪国太是自学成才的,之前,他本没有建桥的经历。也许在日后,当做过许多大工程时,再来回忆当初,会觉得“当初”做的,已经不值得说了,但想想“当初”,依然会感到,跨出第一步是最难的。“万丈高楼平地起”,“ 砻糠搓绳起头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现在已经无法知道倪国太当时的想法,但我知道,沙地人有种性格,叫作“不怕困难、敢为人先”。又或许,是艺高人胆大,经过数年从事建筑业的实践,倪国太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倪柏祥回忆说,他的父亲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在工地上学,从书本中学。那时在家里,晚上、平时空闲时、雨天出不了工的日子,倪国太总是埋头于图纸,或者做预算和决算,手不释卷。我想,即使在梦中,倪国太想着做着的,也是他的“建筑”吧?天道酬勤,没有付出哪有收获。倪国太对建筑的“痴迷”,从中也可见一斑。

  1964年下半年,党湾修建队建造了荣十新建洋桥。这之后,党湾修建队造过临浦闸、美女坝闸等,建桥技术逐步成熟。1967年,修建队承担了建造党湾各大队会堂(兼做麻站、仓库)的任务。这之中的许多工程,都是倪国太自行设计的,因此,倪国太成了党湾建筑人所熟知的“工程师”。在倪国太等人的率领下,1968年,党湾及梅西建筑队部分建筑人员去当时的杭州化纤厂建造厂房,我不知道这样说合不合适,建造杭州化纤厂厂房是党湾建筑人吃的第一只杭州“螃蟹”。党湾建筑人员的素质比较高,建筑质量比较好,在杭州建筑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这为以后党湾建筑人在萧山城乡全面“开花”,以及逐步走向上海市场打下了基础。1974年,党湾修建队到萧山当时的城厢镇等地大搞建设,到1977年,建造了萧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县外贸局、县委招待所、县副食品公司、县委党校、西兴供销社等。在萧山境内全面“开花”的同时,党湾建筑人开始向杭州拓展业务。1979年“双包”承建了杭州印染厂医务室、杭化纤宿舍楼等工程,所谓“双包”,即包工、包材料。这一年,党湾修建队挂靠萧山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易名为萧山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党湾建筑队。从1983年开始,萧山二建公司党湾工程处从内地向外地特别是上海开拓业务,建筑队下属的一个组长方信荣首先带人到上海闯荡,他们开展建筑施工的第一个工地是个幼儿园,第二个工地是青浦的徐泾橡胶厂。1984年以后,党湾工程处的不少组长继续带人到上海承包工程,承建了奉贤机械厂、徐泾铜管厂等工程。1985年,萧山二建公司党湾工程处改名为萧山二建三零一工程处,这一年,工程处组长李柏轩等人自筹项目部进入上海建筑工地,承建了上海国棉二厂、上海轻工业大学。据相关记载,1985年,党湾建筑行业在册人员已经有537人,建筑队创利润36.62万元。工程处倪国太被评为乡办厂能人,平元春、方信荣、张水根、陈卫元、潘高大、倪土贤、平元英、翁月根、张如锦、平元先被评为乡先进党员。

  到了1986年7月,萧山二建公司三零一工程处由倪国太任主任(代),并成立了业务技术、生产管理、质量安全、财务四个科。到1989年3月,三零一工程处已有固定资产205万元,员工1200多人,其中有1000多人在上海从事建筑业。到1989年,党湾建筑业收入达2624万元,占了全镇总收入的四分之一。1990年,三零一工程处被评为义蓬区骨干企业,完成了镇下达给三零一工程处的产值与利润分别达到2000万元和55万元的目标。1991年,三零一工程处改名为萧二建第二分公司。这一年倪国太被调到镇工办工作,1992年倪国太退休。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民营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1991年,曾担任过建筑队队长的平元春自己组织工程项目部到上海拓展市场。据平元春介绍,这期间,他们接手了12层高的上海华林大楼、33层高的上海三菱电器有限公司电梯试验塔等项目,这些项目,当时一般的建筑队是不敢接手的,由此也创造了党湾建筑的新“高度”。1992年倪柏祥、徐文通,1993年翁仲良、丁国安,1994年胡云水等人,纷纷自筹项目部进军上海建筑业,从此,党湾建筑业在上海打响了品牌,并渐渐地辐射到了全国,进而打开国门走向了世界。

  作为1949年以后党湾的第一代建筑人之一,在党湾建筑早期萌芽和发展,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党湾建筑日益走向辉煌的历程中,都可以找到倪国太的“身影”,也可以说,以倪国太为代表的一代建筑人,是党湾建筑的吃”螃蟹”者,他们不畏困难,奋力拼搏,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为党湾建筑业的崛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们是党湾建筑的奠基人。近些年,党湾建筑界一些响当当的人物,比如徐文通、翁仲良等的父辈,就是和倪国太一起做建筑的。

  提起倪国太,他留给人们的印象,似乎不是在风起云涌的建筑市场“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更像是一位和蔼、勤恳、吃苦耐劳、关心他人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领导”,或者是手拿一卷图纸的施工者。的确,倪国太对党湾建筑的贡献,也许更多的在于“技术领域”,“小孩要教养,工程要质量”,对于每项工程的质量,倪国太都抓得很严,有时近乎“苛刻”。为了把握工程质量,倪国太常常下到一线工地,无论工作有多忙,晚上有多晚,他都要抽时间去看看,为确保质量,他不允许有一个“细节”出现疏忽。多年来,倪国太带出了很多的徒弟,比如裘惠良、罗传焕、王建明、徐松良、张冬林,等等,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成为党湾建筑业名头很响的“技术骨干”。党湾建筑人说,在党湾建筑的技术领域,倪国太的“徒子徒孙”,占据了“半壁江山”,可能“半壁江山”还不止。一个个质量过硬的工程,为党湾建筑在市场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

  在为人处世上,倪国太在党湾建筑人也有着良好的口碑。倪国太担任党湾建筑队负责人期间单位是“集体”的,尽管他比别人要多付出很多,相对于他的付出,他比别人也没有多拿多少,对此,他毫无怨言。也正是由于清廉,倪国太在单位里的威信很高,他带的班子也很团结。党湾建筑业能够发展到今天,党湾能够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名镇”,这与以倪国太为代表的第一代建筑人善于抢抓机遇,勇于开拓进取,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在“勤诚党湾,建筑名镇”这一品牌日益打响的今天,人们必将铭记一代党湾建筑奠基人的名字。

文 | 于晓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