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湾网 > 镇街博览 > 民风民俗 > 正文

【南沙夜话】围垦·记忆系列十四:沙地习俗

更新时间:2020-05-07 15:22:00    内容来源:   

  在萧山区东部,钱塘江南岸,有个党湾镇,那是一个以沙为根的地方,勤劳善良的沙地人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艰苦创业,历经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党湾镇已成了萧山东片各镇环绕的中心集镇。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沙地人独特的文化习俗。

  历来农人靠天吃饭,农历二十四节气,各种传统节日都会有各式各样的习俗。像端午插艾、立夏称重、中秋拜月、春节过大年、婚丧嫁娶等习俗五花八门,各色寓意都是为了乞求家庭和睦、幸福平安,国家风调雨顺、繁荣昌盛。

  人们对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有人说是为了纪念曹娥,现在影响最深远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人们认为端午节位于春夏之交,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端午节是炎热日子的开端,五毒开始活跃,鬼魅也开始猖獗,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会特别注意消灾防毒。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插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也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线”,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端午节还有做蚊烟的习俗,拿个破面盆,放上草木糠、干艾草,让其慢慢焖着燃烧,让整个屋子烟雾弥漫,把藏在角角落落的蚊子都熏出来。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烟堆里焐几个蛋,蚊烟做好,蛋也熟了,小孩子吃了这个蛋,以后生疮的概率就会降低。

  凡逢立夏日,在沙地有称人体重的习俗。在家里中堂上或者天井里,挂一大秤,家中男女老少都可称,但主要是称小孩的体重。称人也有一些禁忌,如称时,秤锤不能向内移,只能向外移,意即只能加重,不能减轻。又如,称的斤数逢九,报数时必须再加一斤,因九是尽头数,不吉利。一般都是第二年立夏节再称,以验一年中之胖瘦。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称老人时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时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时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沙地人叫“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既隆重,又热闹。节前,家家户户忙于打年糕、做豆腐、炒蚕豆、打扫庭院、采购酒菜等。在外地工作的人,一般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

  每年从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开始,便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每到腊月初八这天晚上,人们都要吃一顿别具风味的腊八粥。腊八粥用茶米、玉米、赤豆、黄豆、绿豆、花生米、扁豆、芋艿、青菜等合煮成后加盐。先用碗盛着端上灶头或供桌,敬神祭祖。祭祀后,全家老小再聚在一起吃腊八粥。若有外出未归的人,还要留一份给他。

  旧时,腊月甘三是送灶日,家家掸尘、吃八宝菜,送灶王菩萨上天。供饴糖(糖瓜),指望把灶神的嘴粘住,让他少说话、说好话。人们在处灶君神龛两边写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除夕夜晚,吃年夜饭时菜比平时多些、好些,为讨口彩,这些菜肴都有寓意,如猪舌头叫“赚头”、蛋饺叫“元宝”、豆腐叫“头富”、红枣莲子叫“早生贵子”、红烧鱼叫“年年有余”等。

  年夜饭后,贴春联,接灶神,在灶台神龛里供上新请的灶神像,神像前点烛上香拜接。接着,阖家围坐守岁,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回忆先人的往事,诉说一年来的辛劳盈亏,谈来年的打算与希望。孩子们放完鞭炮后与家中女人各自上床睡觉。然后,男人们还要做两件事。

  大年初一,为“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三元之首。清晨,男主人要先起床,放爆竹三响,称开门炮,然后在庭院烧香敬天,去河边提水,谓之“涨水”,接着煮早饭。大人们不许小孩子早起,要在床上“享福”,实际上是怕小孩子早起来说不吉利的话。全家人都穿新衣、新鞋,戴新帽。早饭吃汤圆、年糕。年初一这天,与人见面时互相拜年,打招呼,说吉利话,如“新年愉快”“大吉大利”“五谷丰登”“好运连连”等。年初一,不扫地、不泼水、不洗衣、不晒衣被、不动刀剪、不开后门、不跑亲戚。

  年初一中午吃隔年陈饭,寓意年年有余粮。大多数人家午餐以素菜为主,有荠菜(聚财)、豆腐(头富)、慈姑(自顾)等。

  年初二,外出向亲友拜年。以本家近亲,尤其是五代族亲为先,继为岳父、近邻。年初四至十六到关系较远的亲戚家。拜年时,晚辈向长辈跪拜,长辈向晚辈发红包,同辈互拜,相互庆贺道喜。因对象不同,往往用“恭喜发财”“新年好运”“健康长寿”“早生贵子”等吉祥话语表示祝贺。过年时,家里的柜子里有一些糖包,成为小孩子日日夜夜想着念着的去处。有时,趁父母不在,孩子会去偷偷尝一点。

  年初三,旧时街上商店早开门,最先上门的顾客,店主会送给他一点儿商品,以优待新年第一位顾客。

  旧时,春节(过年)的娱乐活动也十分丰富多彩。有戏台的寺庙都有戏班子来唱戏,大多演的是《龙凤呈祥》《拾玉镯》等喜庆的戏。不演戏的地方也人头攒动,有打把戏的、抽牌九的、踢建子的、跳绳的、摸彩头的、卖灯笼的、卖竹叫子的、卖玩具的,等等,叫卖声、说唱声、锣鼓声、空竹声、鞭炮声、欢乐声连成一片,一派喜庆的热闹景象。

  年初五为财神日,俗称“财神菩萨生日”。财神即五路神,五路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意为出门五路皆得财。各家在初五正子时(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在供桌上放好供品,点上香烛,燃放鞭炮,迎请财神,谓之接路头。旧时,这天有人身穿红袍、白裤、黑靴,口挂假胡须,头戴面具和乌纱帽(加官帽)手托“元宝”,为人家“跳财神”。也有舞苍龙的、唱道情的、打莲花落的,络绎不绝,借此讨得喜钱和年糕。

  元月十五是元宵节。家家张灯结彩,吃汤圆,赛龙舟,这是个盛大的节日。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沙地婚俗不可或缺的一个模板。媒人,要么是男方或是女方的至亲,再不然就是双方的挚友。有些虽然是男人发挥主要作用,但多数由女眷出面。过去,沙地的农村里,曾有专吃这碗饭的媒婆。媒婆在男女双方间穿针引线,成功与否靠的全是媒婆的一张嘴。特别是双方都不知对方根底的,那其中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全要凭媒婆的良心了。媒婆很吃香,沙地有媒婆吃十八顿半一说。在时兴自由恋爱的如今,沙地仍按照老传统,在成婚之前,要找一个现成媒人。

  当男女双方都觉得这桩婚事可以敲定之际,男方就要择日将信物通过媒人交给女方以示定亲。这在许多地方叫“过帖子”,沙地人叫“给定头。一旦给了“定头”就不能反悔。毁约的责任,由毁约方承担。这一个“定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斤半毛线、两双尼龙袜抑或一块上海牌手表,外加一二百元钱即可。进入21世纪,“定头”价位正“与时俱进”。连带装“定头”的皮箱,彩礼不能少于8件,所有金银首饰只能算1件。而且那厚厚的几沓人民币,还要数出一个好口彩的吉利数。

  接下来就是选一个黄道吉日迎娶了。过去,沙地上迎娶新娘,有坐小木轮手推车的,条件好、有讲究的就坐花轿。“文革”时小花轿被当作“四旧”禁了,接新娘便改坐自行车。再往后,就坐摩托车和小轿车了。沙地上的新娘出嫁,过去乡下邻里关心的是有几床被褥几只箱子,现在则看其陪嫁的彩电、冰箱亦或电脑是什么品牌。新郎迎娶新娘,要备两个箱子或两个包。如果不是红色的箱包,就在提手上扎一根红丝带。箱包里要装上双份的8件礼品。其中有用大红纸包着的12份“项款”,包括暖襟、太礼、木匠、漆匠、铜匠、裁衣、弹花、看红、厨师、献寄子、孝悌、其他等,其中数暖襟的款项重。暖襟俗称“肚子痛铜钿”,是给丈母娘的。如今有些丈母娘不拿“暖襟”,而是在“暖襟”里加钱,算是给女婿的压岁钱。图个吉利,沙地人迎娶新娘的车轿进出,都走东首(上首)。新娘家住得远的,新郎迎娶的花轿必须早走,天黑前赶回来。过去沙地人嫁女,女儿要哭着出门,母亲要盛一盆水泼出去,意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迎娶新娘,出门和进宅都要燃放鞭炮。新娘进宅时,两个童男童女要牵着新郎新娘的手出车(轿),新娘进门时,男方家以袋铺地,新郎拉着新娘走在袋子上,新娘走过的袋子,又迅速传到前面铺在地上,叫传袋。袋与“代”谐音,取传宗接代的意思。接下来,新郎新娘入洞房,在婚床上坐定后,由对长辈夫妇端上糯米团子,说一句“甜甜蜜蜜,天长地久”;团子用筷子成双地夹着,边喂边说“团团圆圆,白头到老”。

  热闹的婚礼中,新郎新娘要拜天地、拜高堂、拜亲友。新郎新娘结婚的第二天为“待招”,招待新郎的长辈。新娘由新郎的父母领着挨个儿叫长辈,长辈则要给新娘“见面礼”,新娘要给长辈发“台礼”。家里头要摆上香烛、供品敬请老祖宗,用大红纸做上12只红元宝,放在案前,新郎的父母要在案前告诉诸位老祖宗,家族里添了新人,要老祖宗保佑这对新夫妇平安幸福。

  新郎新娘一起回女方家,沙地人称“接满月”,一般在婚后第三天。上午去女方家,下午赶在太阳落山前回来。

  沙地的习俗不胜枚举。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习俗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沙地人勤俭节约、乐善好施的精神一直继承下来,成为后来人永远无法忘却的精神财富。

文 | 沈烈文

图 | 网络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