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湾网 > 镇街博览 > 民风民俗 > 正文

【南沙夜话】围垦·记忆系列十二:络麻蓬

更新时间:2020-05-07 15:21:35    内容来源:   

  说到沙地,许多人会想起广袤碧绿的“络麻蓬”。

  沙性土壤宜种络麻。沙地于清末民初即引进黄麻种植,之后面积逐步扩大,成为全国著名的络麻产区,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才迅速减少、弃种。

  黄红麻

  早期的络麻品种均为黄麻,以圆果、长果种为主。20世纪60年代,长果夹头麻占90%以上。1970年,从广东引进红麻,有“青皮三号”“粤圆五号”等品种,因产量高于黄麻,迅速取代了长果夹头麻。此外,尚有台麻、印度洋麻等。

  播麻时节,畦沟两边大麦泛黄,小麦抽穗,满畦黄花草茂盛齐膝。掘络麻地,等同于掘棉花地。播种时,用一种专用的播籽器。其主体是一截粗竹筒,筒身钻有数个小孔、一个大孔,两边钉有固定的木轮;轮轴贯穿竹筒,两端各用竹片或粗铁丝连接长柄拖把。从大孔中灌入种子,加盖,倒走拖拉,种子便从小孔中均匀撒出。播种之后,撒一层草木灰,再用木耙耙碎泥土,并覆盖种子。最后,由妇女小孩赤脚踩实。踩过的地面上,一对对八字形脚印均匀密集地排列延伸,整洁而美丽。

  络麻蓬

  出苗以后,络麻地的“做番”、补苗也和棉花地相同。几次做番并割起麦子后,络麻便蓬勃生长,至盛夏高达丈余,称为“络麻蓬”。此时,行走在沙地小道,仿佛进入森林,络麻蓬遮天蔽日,无穷无尽。从高处眺望沙地,广袤碧绿的络麻蓬,犹如一方方整齐的大地毯,遍地铺展,显得厚实而富饶。络麻蓬生长的季节里,野猫、黄鼠狼神出鬼没,常叼走农家的鸡鸭,在络麻蓬中尽情享用。台风一来,络麻东倒西伏,天晴后农民需钻进络麻蓬中扶麻,并将路边的络麻用稻草束住,以利人行。

  剥络麻

  寒露时,络麻开始收获。早期以剥晒“生麻”为主,即拔倒络麻后,剥出麻皮直接晒干。剥络麻,皆是人工手剥。剥麻前,要夹麻,使络麻的皮、秆脱胶,以利手工剥离。夹麻时,络麻堆于身旁,两人搭档施工:一人手握一对铁管,取一支络麻夹住,另一人则抓住根部拉出络麻。夹麻者既要有腕力,又须夹得均匀,重则夹碎麻秆,轻则一拉而出,不会脱胶。剥麻者均坐于长凳中间,取一支络麻,中间拗断,剥皮去秆。遇根部,则以凳端抵住。长凳两端分别放置夹过的络麻和剥出的麻皮,麻秆弃于一侧地面。络麻胶汁最易沾手,稍剥几支,手即沾黄、变黑,须经一两个月才能洗去。晒干的麻皮成批出售,但一定也会留下若干,既为生产队集体所用,也分给农户修草舍、裹粽子、编篱笆、搭瓜棚等。据《萧山县志》载:1954年9月,县政府规定:“络麻按总产的0.5%-3%留用。”这项规定到1984年基本不变。

  洗麻筋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麻纺工业的发展,沙地生麻生产指标压缩,“熟麻”生产指标大幅度上升。熟麻,俗称“麻筋”。其生产方法开始是将络麻拔倒后,剥出麻皮,在水中沤烂后漂洗出麻筋。因剥麻费时,后来除粗大多杈的印度洋麻尚用手剥外,黄麻和红麻大多不夹、不剥,拔起后十来根扎成把,直接背到河里横一排竖一排打成方堆,上压土块、石块,使之沉没,待沤烂后漂洗出麻筋。漂洗麻筋,人须站在水深过膝的河中的麻堆边,把络麻根部上端一尺处拗断,以漂出上面一长截麻秆;下截因连根须,得扔至岸边,由妇女小孩用手剥离。去秆后的麻筋,须在岸边设置的石板上反复甩打,并用长柄木榔头敲击,同时反复漂洗,直至完全去掉皮块、胶质,然后晾晒。晒麻筋的时日,晒场或路边田头,常竖起一排排两米余高的石柱子,搁上毛竹竿,再挂上一绺绺雪白的麻筋。

  打麻包

  麻筋晒干后,各生产队将之出售给大队,由大队集中分级、打成麻包。打包人员从各生产队抽调,多为力气大、手脚快的女工。打包场地设在大队会堂等宽大的室内。打包时,将麻筋一绺绺对折,叠于粗木做成的打包架子中,然后以四绺麻筋做捆带,由两人打结成包。麻包均为长方形,每件重约70公斤。成件后,大队分批以船只装运至供销社出售,供销社则按计划发运至萧山及杭州等地的麻纺厂家。麻筋主要用于做麻袋。20世纪90年代后,轻便价廉的塑料编织袋迅速流行,麻纺厂家纷纷倒闭,沙地的络麻种植业也随之消失。

  摇绳

  以往,生产队和农家用绳量都很大,结绳属于常事之一。较细的茅草绳、稻草绳、麻皮绳均用手搓,称“搓绳”,而较粗的“络绳”(麻皮绳、麻筋绳)、索子(有麻皮索、麻筋索及稻草索),需用摇索架子摇。摇绳由两人搭档,一人坐在长凳上,摇动装于凳端的摇索架;另一人立于对面,用摇手转轴处的铁钩钩住浸湿的麻皮或稻草(麻筋不用浸湿),然后随摇手的转动逐渐添加麻皮、麻筋等,这样绳索便逐渐编成。摇出来的绳索结实而均匀。

文 | 沈青松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