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湾网 > 镇街博览 > 民风民俗 > 正文

【南沙夜话】围垦·记忆系列九:大麦当家的粮食作物

更新时间:2020-05-07 15:20:27    内容来源:   

  沙地历来是以经济作物为主的旱作区,也兼种粮食,主要是大小麦,以及南瓜、番薯、小米、玉米、高粱等粗粮作物。沙地人喜米食,但是大米长期靠外地调运供给。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沙地引种水稻,但由于土壤、种植习惯等原因,未能成为大面积作物,米食仍不能自给。

  大小麦

  沙地历史上,大麦曾是当家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远胜于小麦。沙地人没有吃面食的习惯,种小麦只不过是为了兑大米、做甜酱等;而大麦可碾成麦粞(麦磨成的粗粉),将麦粞掺于大米中,可以做成“麦粞饭”,作为主食。同时,大麦立夏熟,小麦小满熟,相比之下,种大麦可早收半个月,有利于套种棉麻作物。

  沙地农民习惯于将大小麦套种于萝卜地边,满畦播麦较少。麦子怕涝,播种时需用大铁耙翻掘沟边,又需用小铁粑开挖深沟,并将沟边打实、做光,否则雨水一来,泥沙俱流,麦根剥露,水沟淤塞。麦子生长期间,尚需几次挖沟泥、做沟边。割麦均用大茅刀。割倒后,用草索打成合抱大的麦捆,用“冲杠”挑至门前稻地上,在稻壁、石捣白等上面摔打脱粒。之后,再用风箱、团箕簸扬。扬弃的麦芒等杂质,称“麦黏糠”,常伴以豆荚壳烧火,或做烟堆驱蚊。麦草多做柴火。少数穷苦之家用麦草盖草舍,即使草苫极厚,不出数月即霉烂漏雨。

  从20世纪80年代起,生活条件改善,麦粞不再做主食,大麦种植面积锐减,现在基本弃种。仍种少量小麦,主要出售给粮食部门。

  南瓜·番薯

  沙地南瓜种植较多,主要是为了收老南瓜充粮。种植方式,可分爬地南瓜和搭棚南瓜两大类。南瓜怕涝,爬地南瓜栽种秧苗时,须打半尺高的土墩,每墩植苗七八株,土墩的间距约为南瓜藤的长度。爬地南瓜因占地多,品质又不及搭棚南瓜,种植不广。搭棚南瓜不占多少地方,结果多,老南瓜又甜又爽口,故家家户户都在稻地上或池塘边搭棚种植。南瓜开花的早晨,人们多在南瓜棚前采花授粉,促使其结果。南瓜长大后,以麻绳等拴系于棚架,或用竹篮、网兜等套住,防止脱落。接近地面的南瓜,则垫上砖块、麦草等,以免沤烂。

  沙地南瓜的优良品种,是结瓜率较高的“十姐妹”。这种南瓜,按形状又称为“腰子南瓜”,不仅老南瓜甜,而且南瓜子细小、饱满,炒熟后特别香,很受里販人和城里人青睐。老南瓜收获季节,里畈人总是用小划船撑出一船船老菱来,与沙地人家对换这种腰子南瓜。

  早先,沙地番薯很少。大规模兴修水利以后,河湾两岸有了许多高埂,喜旱怕涝的番薯有了种植之地,番薯便多了起来。即便种这样的埂头番薯,还需采用垄作,以利排水。一般每畦种两行,之后随薯苗的成长,逐渐壅土成垄。番薯品种,主要是红皮白心的象山种,不及山区之番薯甜。沙地没有“红心番薯”。

  毛豆·罗汉豆

  毛豆是沙地的大宗物产,品种也比较多。按成熟期分,有五月拔(梅青)六月拔、七月拔、八月拔、九月拔、十月拔等;按豆子形状分,有大毛豆、小毛豆、圆毛豆等;按植株形状分,有高秆、矮秆等。毛豆主要用于换大米、兑豆制品、做霉毛豆。沙地人从来不用毛豆榨油,用毛豆孵豆芽也极少,只有过年做“八宝菜”才破例。

  罗汉豆即蚕豆,田边地角种植颇多,也套种于菜畦两边。初夏时节,罗汉豆上市。农家常将鲜嫩的罗汉豆剥去外壳,但不剥皮(内壳),掺进饭镬中,做成“豆饭”“豆粥”,也常整锅煮熟而食。罗汉豆较老的时候,则剥去内壳,或用干罗汉豆浸剥豆瓣,煮成“豆瓣粥”,也常将豆瓣掺于米粉中,做成“豆瓣糕”。另外,还有“芽蚕豆”“兰花豆”“茴香豆”“炒罗汉豆”等,都是较有风味的食物。

  稻谷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沙地开始种植水稻。起初为单季早稻,后发展为早、晚稻,或单季杂交稻。沙质土壤种植水稻容易板结,须与棉麻轮作。水稻秧田以露天为主,很少用尼龙薄膜棚。露天秧田上,常设手持竹竿的草人,披上蓑衣,戴上笠帽,驱吓麻雀啄种。拔秧、插秧均用手工。水田中蚂蟥特多,常有三四条同时叮住手脚,吮吸鲜血。生产队对于稻田的管理都很精心,要多次耘田,并采取手捕、喷药、灯光引诱等措施治虫,供销社分配的化肥也大多施于稻田。稻谷收起后,主要由生产队分配给各户,另外还要留起一部分,常年储藏于大仓库中,适时翻晒,称“储备粮”。

  沙地耕牛极少。收割后的稻田,早期都用大铁耙翻掘,颇费力。从20世纪70年代起,推行手扶拖拉机翻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水稻主要由专业户在围垦区承包经营,农户种稻已较少。

文|沈青松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