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湾网 > 镇街博览 > 民风民俗 > 正文

【南沙夜话】围垦·记忆系列七:遍地草舍

更新时间:2020-05-07 15:20:02    内容来源:   

  沙地人原先都从绍兴和萧山的塘里陈等地迁移而来,由于生活穷苦,再加上造屋资源缺乏,绝大多数的沙地人家,一直以来住的都是草舍,瓦屋极少。这种历史,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才告结束。一部沙地的草舍史,其实也就是一部沙地人家的苦难史。

  布局

  草舍易遭火灾,家家户户便都单独建房,分散而居,所以沙地从来没有形成过一个村落。这种草舍孤独兀立的景象,沙地人称之为“独家烟囱”。即使后来农家普遍建起了楼房,其散居的习俗依然不变。

  循俗,寺庙朝南,民居则朝南偏东,草舍亦然。草舍人家的门前,都有一块用于起居活动和农作物收晒簸扬的土场,称“稻地”。沙地本无稻,这一称呼,来自绍兴的农村。稻地西侧,一般搭设简易小舍,属茅坑舍、羊棚舍、猪棚舍之类,也可堆放柴草及大件农具。稻地南面(少数在侧面或北面),都辟有一个池塘,称“淘米塘”。多数人家的舍后有一竹园,所栽之竹都是哺鸡竹、早竹,统称“土竹”。沿河人家,有的还备有小划船。谣云:“两个儿子一个囡, 三间横舍朝东南;门前一个潭,舍后一个园,再加一条小划船。”这既是当时沙地农家面貌的写照,也为不具这种条件的沙地人家所向往。

  式样

  沙地的草舍,大致有三种式样,沙地人分别称之为“横舍”、“直头舍” 和“箍桶舍”。另有一种石墙舍,仅以毛石墙取代所谓的“风笆”(即草壁),其 式样仍与横舍相同。

  横舍 舍脊呈东西向,舍面南北分披,多数草舍是这种样式。建造时,开间多为三间。若是人丁兴旺,或新媳妇即将进门时,则接出一间而成为四开间,甚至五开间。正中一间,都作堂前,开双扇大门,较敞亮。大门两侧,因属于门面部位,一般要在风笆上夹以芦簟或麻秆簟,使之整洁。考究的人家,还于此处设木框,编竹篾,涂泥粉灰,造成两面雪白的墙壁。堂前两边,都用芦簟、麻秆簟或刷过清漆的篾簟作间壁,也有用木板壁的,但极少。堂前的主要摆设是一张八仙桌,平时靠于壁边,祈神祭祖或过年待客时,则移至正 中。堂前里侧,一般搭有一张当家男人的“普床”,床的一端搭鸡窠。按习俗,“东边灶间西边房”,灶间都设在东面,一般也是通间,大灶设在北侧,其余空间主要放置日常用餐的板桌板凳。多口之家,住室拥挤,则辟出一半做卧室,平时用餐改在堂前。正房都在堂前西面,属家庭主妇的领地。子女小时,都同床而卧,至十五六岁后,则同室加床。

  直头舍 舍脊为南北向,舍面东西分披。一般为两开间,前面搭有一个 “翻檐”,大门开在翻檐下的风笆中。进入大门是堂前,堂前与灶间合用, 大灶设于东侧。里间为卧室。直头舍内部布局紧凑,浪费空间较少,其两开间大致能抵三开间横舍的用处。如若家中人口增加,则可在后面接出一间。直头舍多数开单扇大门,堂前较憋闷,翻檐之下便成为主要活动之处。翻 檐,从正舍搭接而出,其东西两面的草苫与正舍舍面连成一体,南面的草苫坡度与东西两面相称,下面是一块四五米见方的场地,称“廊下”或“廊下头”,这比横舍狭窄的廊下头要宽畅得多。翻檐西边的檐头一般伸得很低, 下设风笆,既可以遮挡冬天的西北风,又可以堆放柴草、杂物,而南边、东边的檐头则有两米之高,不设风笆,仅东南角立一根柱子,既便于出入,又开 阔而通气。冬天的早晨,老人孩子多在廊下头晒太阳;夏天的傍晚,男人们喜欢在廊下头喝酒纳凉,看田野风光。这是直头舍的一大特色。

  箍桶舍 朝向与直头舍一样,但矮小、简陋,前面没有翻檐;椽子连同草苫一直延伸到地里,省去了两面的风笆。因舍面呈较陡的拱形,远望如横置的木桶,故名。箍桶舍多为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居住。

  材料来源

  作为住宅,沙地人对草舍用料有一番讲究。如柱子,为使柱脚经久耐霉,一般都用杉木,有的则在柱脚上绑缚石条,或装上深埋于地下的“石碗”;桁条也多用木头和毛竹。但沙地资源贫乏,不必说木材、石条、毛竹, 即使是做椽子的长长的小杉树,绑缚梁柱的毛竹篾青、棕绳等,都得外地调入。这些造舍的材料,农家一般向竹木商贩或供销社购买,有的为图便宜, 需赶百来里路到山区采购,用船装回沙地。一般来说,沙地就地可取的造草舍材料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土竹,主要用以夹风笆;粗大的可作椽子,尽管易蛀,也远不及小杉树牢固,但可以将就。

  第二种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才有的稻草。其中晚稻草较耐霉,盖成舍面能维持近两年,早稻草不出一年,便“舍外下大雨,舍内下小雨”。新翻盖的舍面,看去黄中泛青的,由晚稻草盖成,呈金黄色的则是早稻草。由于沙地人家对晚稻草需求量大,里畈人便一船船前来兜售。

  第三种是茅草。以前,沙地人口少,舍也少,滩边、埂头到处是茅草,草苫多用茅草编;后来人多舍多,土地精耕细作,茅草反而少了。可是盖舍面最好还是用茅草。茅草光滑沥水,不易霉烂,盖成后可耐三四年之久。因此,六七十年代,一些条件较好的人家,冬季修舍前就设法到内地山区买茅草。经过霜打的山茅草,呈淡淡的血红色,粗壮修长,盖成舍面后,左邻右舍便羡慕不已。

  造舍

  造草舍,地基大多自行选择,不请风水先生,但都会规避曾遭火灾的“火地盘”。造舍时日也不很讲究,自家决定即可,但造新舍及修老舍的时间多在雨水较少、农活少的冬季。造新舍需三天左右;修老舍一般只是翻修舍面,一天即可完工。造舍与修舍,均由邻里男人相互帮忙,无需花费工钱。现将建造新舍的工序介绍如下:

  打地基 草舍地基不用石块,只是泥土。舍基须挑高至一尺以上,戽水密实,铁耙耙平即可。泥土取自田地表层以下,称“生土”,灰黄色,较为干净、坚硬。取土之处往往选择在草舍的南面,这样,在舍基挑成的同时,也就同时挖成了一个可以饮用洗刷的“淘米塘”。

  编草苫 材料备齐后,比较费时的事情是编草苫。一般要请十来个人, 在造舍前编几个晚上才能完成。编草苫,由两人搭当。一人坐于长凳上,将稻草或茅草一绺绺匀称整齐地编在一根草苫骨子上;一人坐于对面的低杌子上,将膝上的一捆稻草或茅草一把把递送过去。草苫骨子大多用土竹劈开接成,也有用毛竹的,其长度为一间舍的宽度。

  立舍架 这是造舍第一天的工作。因为有七八个人参与,上午可完成放舍样、立柱子、架“串拼”(将柱子和横梁串缚于一起)、搁桁条的任务。下午, 一面钉椽子,一面搭设“风笆架子”。风笆架子是在舍身四周竖立起一排竹竿,其间距为两尺左右,再缚上一道道横竹竿,用以挂草苫,夹风笆。

  做风笆 一般要用一天的时间。先在风笆架子上系草苫,须一片片由下往上系。草苫全部系上后,就开始夹风笆。这时需用劈开的土竹将草苫的外面夹平、夹紧,一道道由上往下夹,每道夹竹都应与草苫内侧风笆架子的横竹相对应,再用棕绳或铁丝穿过风笆,将里外的夹竹系紧。用来穿棕绳或铁丝的工具叫“穿缝”,用毛竹片做成,形如尺子,一端削尖,中间挖有一孔,长度在三四十厘米左右。另有六七十厘米甚至更长的,叫“长穿缝”,那是用于盖舍栋的。由于风笆直立,上端又都有舍檐遮挡,承受雨水较少,所以一般可耐十年之久。草舍翻修时,风笆很少需要修理。

  盖草苫 这是造舍的后道大环节。盖草苫时,两人在下面用长柄木叉将草苫递送至舍面;登梯就位于椽子之间,用茅草绳或将草苫系于椽子上。草苫分间而盖,两间之间需相互交叠,盖成后,舍面会形成一道隆起的脉络,一排房舍有几间也就一目了然。

  了尾 草苫盖成后,最后还需盖舍栋、了檐、开窗等。盖舍栋,是用厚厚的稻草或茅草均匀地摊于舍栋之上,用两根“压栋竹”压住,然后用棕绳或铁丝将压栋竹穿系于栋梁两边的椽子上。因舍栋很厚,用的都是长穿缝。了檐,主要是用茅草绳结扎“山墙”(其实即草壁)之上的草苫边沿,使之光洁, 而披下的舍檐头只要用菜刀割齐即可。草舍的灶间和房间较暗,一般都要 开天窗,部分横舍人家则开设移窗。开天窗,只需在舍面的草苫上挖出一个洞,插上一块玻璃即成。开移窗也简单,只要在风笆上割一个方方正正的大洞,里边系上木窗就行。

  草舍的灾难

  住草舍,多灾多难。最令人担心的是火灾。虽然一着火,就近的人们都会义无反顾地拿起铁耙、料勺、粪桶等赶去救火,但十有八九难以扑灭。有经验的人说,草舍起火如是刚冒白烟,火苗尚未蹿出草苫,就有扑灭的希望。但通常人们看见冒出白烟后来不及赶到,整间草舍已成火团。起火的家里倘若有人,或可救出木箱子、八仙桌等一两件家私,而众多救火者只能从大火中扒出几段焦黑的柱子。为防火灾,沙地人家多将烟囱造成距舍面较远的“磨头烟囱”,并在灶壁上写上“小心火烛”几字。不仅普遍敬重火神,大多还自发地以周围12户人家为单位组成“火神会头”,每年于火神诞日凑钱祭祀、聚餐,一家着火,则相互救助。

  夏秋时节,台风较多,这又为草舍人家所担忧。只要来了八级以上的台风, 草舍不是掀翻,便是趴倒,舍内之人常被压死。以往无天气预报,人们只能根据风云变幻判断台风动向。估计台风欲来,便纷纷采取措施,保护草舍。一般是根据风向,从梁柱上拉出几道绳索或铁丝,系于地面木桩上,或以毛竹、木头架住梁柱,以免吹倒。同时又在舍面盖上芦簟、麻秆簟、簟皮等,防止草苫掀去。台风来时,大人都告诫小孩躲于八仙桌或八脚眠床之下,以免舍倒人亡。

  因草舍的地基是泥土所打,居住一段时间后,在堂前、廊下、灶间等人们活动的地方,地面会变成坚硬而凹凸不平的鱼鳞状,要将桌子摆在堂前中间不打跷,得移动好几次。在人迹罕至之处,土质泛松,容易成为蛇窝。夏天,风笆脚下常可发现草蛇、火链蛇(赤链蛇)、青稍蛇(青蛇)等栖息游动。上世纪 70 年代,即草舍时代的末期,许多人家以宕渣夯基,毛石块打墙,造起了所谓的“石墙舍”, 然而部分人家因经济实力有限,石墙未能抹缝粉灰,不仅墙缝之间蛇类聚集,而且下雨天时常发生墙体倒塌的事故。

文 | 沈清松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