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干网

您的位置:北干网 > 媒体看北干 > 文章内容

变废为宝 张关荣有一招

时间:2017-12-06   来源:

  被遗弃的废木材化身雕刻作品

  变废为宝 张关荣有一招

张关荣正在描述自己的作品

  一根根被扔掉的废木材,在星都社区张关荣眼中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张关荣不仅将它用来做成家用工具,还雕刻成艺术品装饰小屋。他说,接触木雕本是为了自娱自乐,但在动手雕刻的过程中悟出一个道理:世上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接触木雕后

  他爆发了“洪荒之力”

  年轻的时候,张师傅做过8年的木工。家里需要桌椅板凳、家具有损坏,他都自己动手制作和补修。今年春节,年过六旬的张师傅退休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见街上卖的木质手串,有些标价竟然高达千元,张师傅想着:不花这冤枉钱,手串我自己动手做。

  张师傅在网上买来了黄花梨等木材的边角料,用电钻和磨光机自己琢磨着做手串。做成功一个后,成就感油然而生,张师傅又连续做了多个,连成一株株好看的手串。

  可是,张师傅想着,如果都做成手串,并不能将整块木材全部利用起来,何不尝试下木雕呢?他又买来木雕学习书,边学边动手。每天早上,他带着老花镜拿起木材刻画。为更全面学习雕刻,他自学了平雕、浮雕、立体雕等雕刻方法。有时为了将自己想刻的东西成型,他一整天盯着木材,拿着工具的手不停地在木材上雕琢。出去散步,他也将看见的石雕、木雕作品拍下来以便学习。

  在全情投入的雕刻生活中,张师傅惊觉,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自己成型的木雕作品竟然高达31件。

  物尽其用 将其价值最大化

  张师傅在雕刻的过程中,并不刻意改变木材的原形,而是根据木材的流形、线条、大小等条件通过自己的创意与思考,雕刻成品。有时候为了思考一块木材适合刻什么,张师傅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你看这个‘回头鹰’,还有‘同心锁’,其实都不是我想刻什么就拿起木材来刻,而是根据它的形状,看它适合刻什么再动手”,张师傅指了指自己做好的雕刻品,“我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物尽其用,将每一块木材的价值最大化。那些零碎的黄花梨木材,放在地上看都没人看的,可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把它加工成木雕作品,不仅可以使自己赏心悦目,还能陈列在架子上,起到装饰的作用,多好。”

  “世上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如果我们善于思考,善于将它变废为宝,真的能使其重新利用起来,使它发挥最大作用。”

  张师傅说,接触木雕纯属个人爱好,自己距离真正的雕刻艺术还有很长距离。但是,本着二次利用的原则,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身边的事物“变废为宝”。记者 李小荣 通讯员 汪渊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