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浙大研发新成果 两滴药水就能“长”出牙釉质

2019年9月1日 14:38来源:浙江在线

  【摘要】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唐睿康带领的研究团队发明出一种仿生修补液,在牙釉质的缺损处滴上两滴,就能在48小时内在缺损表面“长”出2.5微米晶体修复层,其成分、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与天然牙釉质几乎一致,并与原有组织无缝连结,浑然一体。

  只需两滴“神奇”药水就能“长”牙釉质,这不是天方夜谭。近日,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唐睿康带领的研究团队发明出一种仿生修补液,在牙釉质的缺损处滴上两滴,就能在48小时内在缺损表面“长”出2.5微米晶体修复层,其成分、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与天然牙釉质几乎一致,并与原有组织无缝连结,浑然一体。

  8月30日,这一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Science Advances》)。德国著名生物矿化学家、康斯坦兹大学Helmut C?lfen教授评价说:“这是我所知道的迄今为止最好的牙釉质修复材料,有望在临床上真正实现牙釉质的原位修复。”

  资料显示,牙釉质的硬度比金刚石略低,与水晶相当,是人体中最硬的天然生物材料。这层包裹于牙齿表面的半透明的物质,厚度约为2毫米左右,其无机矿物含量高达96%。牙釉质无法再生。一旦受损,整颗牙就像失去了保护伞。让很多人噩梦般痛苦的蛀牙,都是从牙釉质的破坏开始的。

  修复牙釉质,常见的补牙材料有复合树脂、陶瓷和汞合金等,它们发挥着“填料”功能,适用于“大洞”修补,但对小缺小裂却填不进去。“理想的修复方法,应该是材料、结构、力学性能三者的统一,而且能实现原位修复。”团队成员之一、浙江大学化学系助理研究员刘昭明说。

  在这项研究中,唐睿康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修复策略,将富含磷酸钙团簇的溶液,用滴管滴在人工龋齿表面,随后将其放入到一个模拟口腔唾液环境的溶液中,等待。接下来的48小时里,虽然肉眼看不出任何变化,但事实上,牙齿表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进展——牙釉质长出来了。

  “龋齿的表面首先形成了一个仿生矿化前沿,”唐睿康说,这个仿生矿化前沿能完全的结合在需要修补的牙釉质界面上,同时能引导接下来晶体的实现外沿生长,让羟基磷灰石长出类似于釉柱结构的晶体,并朝特定的方向有序排列。实验测量显示,48小时后,牙釉质“长”高了2到3微米。

  在临床医生看来,这几乎是目前最接近临床应用的实验室产品。浙大校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医生们很支持,把一罐罐的牙齿标本往实验室送。“所以我们是直接在人牙上做实验。”邵长鹆说,“两年下来,做过实验的牙齿可以装满一个脸盆。”

  当然,如果要真正实现临床应用,该项技术还需经历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虽然我们实现了天然牙釉质的结构性原位修复,但牙缺损形式繁多,下一步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一步研发修复模型,确保可控与有效。”团队成员之一、浙江大学化学系博士邵长鹆说。

  这项研究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支持。

作者:记者 曾杨希 通讯员 周炜  
编辑:邱璐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