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把群众事当自家事他甘做平安桐乡“奠基石”———记嘉兴市担当作为好干部朱天强

2019年8月27日 17:30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把群众事当自家事他甘做平安桐乡“奠基石”———记嘉兴市担当作为好干部朱天强  

朱天强工作近照。

  20多年基层工作,交道打得最多的,就是群众;26年党龄,始终牢记在心上的,就是担当。他叫朱天强,现为桐乡市信访局副局长。不论是此前的综治、征迁,还是眼下的信访工作,都绕不过一个“难”字,但他始终把群众事当家事,服务为先锋、敢钻矛盾窝、能有党员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一看就有党员样”

  他是同事眼中的“老黄牛”

  昨天,市信访局副局长朱天强像往常一样,提早1个小时到达了办公室,对前一天12345政务热线受理的信访件逐件进行梳理、分析,根据轻重缓急,挑选有关信访件,编写《今日要情》送市领导参阅、批示……一桩桩处理下来,有条不紊。

  这份应对自如,源自朱天强对“全科型”的不懈追求。

  “我们往往要站在基层工作的第一线,不学习就无法有理有据地做通工作,不懂规矩就会犯规。”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从事综治工作时,某路段的交通标志缺失,某村庄地面多了个窟窿等“小事”,他都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一刻不消除,一刻不放手,做到在事关百姓安危上“零遗漏”;从事征迁工作时,他和同事探索出一套“和谐征迁”方法,以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来推进征迁工程进度;而今,从事信访工作,他依然选择把群众的事情扛在肩上。

  通过加强信访诉求的分析研判,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规律性、政策性的问题,积极牵头协调,有力推动了犬类管理、噪音、油烟污染、公共停车位占用等多部门综合整治。

  “政策法规朗朗上口,谁也难不倒他。他也从不讲出格的话,不做违规的事,一看就有党员样。”在同事们眼中他是“老黄牛”干部、“全科型”干部,“任劳任怨、激情不减”是多年来同事们的一致评价。

  2017年底,全市18个单位28条非紧急类政务热线整合,实现了“12345”一个号码对外,24小时不间断受理政务咨询、投诉举报。朱天强也参与其中。通过宣传引导,12345政务热线受理量翻倍增长,平均每个工作日200多个,面对大量的群众诉求,有些是咨询,有些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朱天强都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当成自己的事热心接听、认真办理。2018年,政务热线同比上升了119%,但承办部门按时办结率却不降反升。

  一分分满意背后,饱含着包括朱天强在内所有成员的辛勤付出。

  “百姓的急事是大事”

  他是群众眼里的贴心人

  从基层工作开始,不管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朱天强的手机从未关过机。“我不能让群众有事找不到。”

  “现在下大雨管道堵塞水回流到家里,家里都淹了。晚上也联系不到社区,希望能帮忙解决一下”、“临近高考时间,市区凤鸣路一建筑工地在晚上21:30分仍在施工,请相关单位尽快来处理一下”……看到群众的求助信息,朱天强对确实需要马上处理的事项,通过应急值班电话通知相关单位或信访分管领导立即处置,再晚也要打电话落实。

  很多信访干部开玩笑讲,最不愿看到的电话号码就是朱天强的手机号码,但看到朱天强的号码总是快接快办,因为他们也一样明白,老百姓的急事就是大事。

  担任信访局副局长之后,“手机不离身”的习惯一直保持。就连睡觉的时候,手机也要放在床头,随时准备手机办公。

  去年,12345政务热线实现24小时接听后,休息日和每天晚上休息时间,也有大量群众电话反映问题,一般问题通过系统进行交办,但涉及到需要及时处置的问题在系统交办的同时,还通过短信报到朱天强的手机里。涉及需要沟通协调的,他依然还是会立马去做。

  “老百姓信不信你,不仅看你‘理’能不能说通,还要看该办的事能不能办得成。”在朱天强看来,做好群众工作没有什么秘诀,急百姓所急,或许就正是最大的秘诀。

  去年10月,有市民反映鱼行街上有一家服装店,从早到晚音响声音很大,严重扰民,希望相关部门去解决。然而,尽管相关部门多次上门劝说,但收效甚微。一直在关注着事情进展的朱天强,立即召集综合行政执法、公安、环保等部门人员召开协调会议,最终拿出解决办法,由行政执法局牵头,环保检测噪音分贝,公安依据检测结果对商家进行处罚。随后,该投诉件得到了有效处置,回访中市民也表示满意。

  做群众眼里的贴心人,不管是基层镇街,还是信访局副局长岗位,朱天强始终如一。

  “换位思考见真情”

  他是平安桐乡的“奠基石”

  都说信访工作很难,但朱天强却习惯站在群众角度看问题——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平安桐乡的建设。

  “做群众工作,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这是朱天强一贯的工作准则。在从事信访工作后,朱天强经常要接待“带着火气”的群众,但他都会耐着性子听他们讲完,帮他们“熄火”。

  有一次,一位前来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朱天强持续倒了1个半小时的“苦水”。可朱天强自始至终都在认真地听着,手头还记了满满当当好几页纸。“你能这么耐心地听我讲完,我心里憋着的闷气其实也就消了大半了,谢谢你!”换位思考见真情,正是因为朱天强的耐心引导,才有村民这样发自肺腑的真诚话语。

  信访工作是收集民情的“集装箱”、反映民意的“晴雨表”、纾解民难的“直通道”。深知其义的朱天强,常和身边的人说:“他们再有情绪,也要耐心听完,不然事情怎么解决?”

  2015年,朱天强还是乌镇镇信访办的一名信访员。时年1月,朱天强接到市信访局的交办件,乌镇镇浮澜桥村急水桥组村民沈某华反映,沈某荣家位于他家东面10米处,欲在原址上新建房屋,对他家影响严重,他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调处,让沈某荣家新建房屋向北移。

  朱天强在调查核实后发现,沈某荣的建房符合建筑间距、建设规划等要求。沈某华为此找到镇政府,要求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并阻挠建房行为。沈某华的新房因阻挠还未开工,夫妻俩多次找到镇信访办,希望能够尽快帮助解决纠纷。作为信访员,朱天强对他们的每一次到来都耐心接待,得知纠纷双方有亲戚关系后,他便劝导双方应该从亲情角度考虑,作出适当让步。

  最终,在朱天强的协调及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纠纷得到化解。

  事实上,在信访工作中,要接触很多信访“老户”,有很多信访问题也比较棘手。但朱天强坚信,只要不怕烦、不怕难、不怕缠,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明确支持,对不合理的诉求尽力做好解释疏导的工作,就能用真心、真情化解矛盾。

作者:周玥  
编辑:来陈华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