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长说了,2017还有这些民生事值得期待!

时间:2017年10月12日 13:57  来源:FM89杭州之声

  专访萧山区区长王敏

  萧山素有浙江文明之源头、交通之枢纽、经济之首富、休闲之胜地、民生之乐园“五个之”的说法,其中“民生之乐园”,足以见得萧山的民生工作已经名声在外。接下来,萧山的民生工作有哪些新的思路和举措,听听王区长怎么说?

001.jpg

002.jpg

  01民生工作新变化?

  关键词:机遇、基础,挑战、路径

  萧山区区长 王敏

  一直以来,萧山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认真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每年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七成以上。今年1至8月萧山的民生支出共80.4亿元,增长17.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了75.3%。

  根据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十三五”时期,萧山将围绕打造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的总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全域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城区国际化“三化联动”,以城市化为抓手,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城市品质、人民福祉、文化内涵等产城人文“四位一体”融合发展,这就对我们的民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机遇

  一方面是“后峰会、前亚运”的机遇在持续发酵。作为重要承办地,可以预见今后五年萧山的城市建设将进入加速期,各类基础设施都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和完善。另一方面是浙江建设“大湾区”和杭州“拥江发展”的机遇在不断显现。萧山全面加快了与杭州主城区融合发展的步伐,主城区也将有更多更好的民生资源布局萧山,到明年元旦,萧山在户籍、就业和社保、社会救助、教育、公共卫生等九大公共领域将全面实现与主城区的一体化。

  有基础

  一方面萧山经济实力雄厚。作为一个经济大区,我们有全省第一、全市16.8%的GDP,有全市16.4%的规上工业增加值,今年1到8月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245.7亿元,增长18.8%。通俗点讲,也就是政府的口袋鼓了,可以有更多的钱花在民生事业上。另一方面萧山人民生活富足。萧山人民一直以一种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精神努力开创自己的美好生活,是藏富于民浙江模式的典型。去年我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5712块,连续三年全省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1849块,连续三年全省第一。百姓的口袋鼓了,可以有更多的钱花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上。

003.jpg

  Karma 汽车公司美国生产基地

  有挑战

  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萧山正处于一个快速转型期。对照现代化国际城区标准,萧山在科技创新、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还有不少差距,需要快马加鞭、补齐短板。萧山人口多、地域面积大,东片、中片、南片地区差异明显,社会生态比较复杂,对民生诉求的重点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5万元的阶段,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面对这些挑战,萧山必须抓紧实干。

  有路径

  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头绪多,萧山坚定不移地走一条“既要坚持政府托底、又要适度多元发展”的民生之路。一方面,要坚持政府托底,就是要坚决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要适度多元发展。针对群众差异化甚至高端化的需求,光靠政府一只手是不够的,因此,在普惠托底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动员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民生事业。

  02如何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

  关键词:大征迁、大交通、大整治、大改革

  萧山区区长 王敏

  我们常说,对于老百姓而言,他可能并不关心GDP增长多少,而更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获得感。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今年我们在做好日常民生服务的基础上,还突出了以下四个重点:

  实施大征迁

  实施大征迁,为群众打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城中村改造不仅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还能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民生改善腾出更多空间。今年萧山启动了新一轮的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在三年内改造城中村60个以上、征迁农户2.6万户以上,通过城中村改造改善广大老百姓的居住条件。

  建设大交通

  建设大交通,为群众打造通达的出行环境。今年,萧山全面打响了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12588”交通建设大会战,“12588”指的是一个高铁枢纽、两条城市环线、五条轨道线路、八条城市快速路和八条框架性主干路。

  开展大整治

  开展大整治,为群众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今年萧山区启动实施了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管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无违建”创建等一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效果显著。在治水方面,萧山以官河整治为突破口,1至8月共清违建160多万平方米。全区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河道及沿岸环境得到较大改观,很多河道重现美丽的江南水乡风景。在治气方面,通过创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治理工业废气以及开展机动车尾气、扬尘、餐饮油烟等大气污染治理工作,1至8月全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83天,优良率达77.2%,较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

  深化大改革

  深化大改革,为群众打造方便的办事环境。萧山借势“最多跑一次”改革,找准便民服务领域的堵点和痛点,努力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问题。主要在三个“度”上做文章。一是提高标准度。萧山确立了“一口说清、一单列清、一趟办清”的标准化建设目标。二是加快速度。充分利用网上办事,积极促进便民服务“零上门”、复杂事项“少跑腿”。三是提高便捷度。在推进区级部门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又将改革延伸至镇街和村社区,目前已经下放了社保、市民卡、不动产登记、出入境等办件频率大、群众关注度高的事项到镇街平台,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

  03安置房建设情况如何?

  关键词:加快进度、创新模式

  萧山区区长 王敏

  安置房建设既是城中村改造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今年安置房建设任务超过500万方,任务很重。

  一是加快进度。围绕“当年启动、当年签约、当年腾房拆房、当年开工安置房”的目标,全面加快安置房建设速度,希望能够尽快圆拆迁群众的安居梦。目前已有戚家池等5个项目70万方的安置房进入规划审批阶段、宁东等6个项目170万方完成了总评方案设计。

  二是创新模式。打破区域界线,集中建设安置房,如在位于老城区的城厢街道实施打破村界、异地集中建造安置房的办法。在条件成熟的区块,如北干、开发区等地,在符合规划、用地的前提下,积极采用EPC建设模式建设安置房,做到让专业人干专业事。

  三是提高标准。以对老百姓和城市未来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提高安置房建设档次和质量,确保安置房建设水平不低于周边的商品房。同时谋划好安置房物业管理问题,让群众真正住得舒心、住得放心。

  04小城镇的环境整治举措

  关键词:6个镇、九大专项行动

  萧山区区长 王敏

  小城镇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的战略节点,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我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我们明确了6个镇街的整治任务。具体包括了规划设计引领、卫生镇创建、“道乱占”治理、“车乱开”治理、“线乱拉”治理等九大专项行动。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还是很让人振奋的。

  一是表现在规划引领有看点。我们结合各镇街经济、人文、历史等实际,找准定位,彰显特色,坚持“一镇一规划”、“一镇一特色”、“一镇一评审”,防止“千镇一面”。

  二是表现在“线乱拉”治理有亮点。小城镇密密麻麻、盘根错节的“空中蜘蛛网”不仅是视觉污染,更是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明确了弱电治理的“三统一”政策,解决了弱电运行多头管理的问题。目前,首批6个镇街弱电土建部分已完成42公里约85%工程量,强电土建已完成5公里约20%的工程量。

  三是表现在“道乱占”“车乱开”治理有特点。在省市首创城管“以镇建队”和公安“交治合一”的工作模式,实现了执法重心下移,解决了镇街“有责无权”的困扰。

  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洁净小镇、活力小镇、风情小镇、古韵小镇,使小城镇成为人们向往的更宜居、更美丽的幸福家园。

  05如何破解“就学难”?

  关键词:三年、77亿、45所

  萧山区区长 王敏

  经过多年的努力,萧山区已经形成每个镇街拥有1所及以上初中、2所及以上小学、1所及以上公办幼儿园的发展格局,但在市区融合、城市化进程加快、全面二孩等背景下,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还是无法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快补上这个民生短板。

  萧山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本月初,我们召开了全区教育工作大会,提出要以一流状态办一流教育。

  在硬件上,我们经过半年多的调研论证,根据“布局科学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出台了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坚持本土与引进并重、公办与民办互补的基础上,用三年时间投资超过77亿元,建设45所学校(包括杭二中、学军、崇文等萧山分校在内),届时将有效缓解孩子的“就学难”问题。

  在软件上,我们加快实施名校集团化发展战略,通过“高校助推”、“引入名校”、“名校+民校”、“名校+新校”、“名校集团化”等多种办学模式,“帮、带、传、教”,促进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享受最优质的教育。

  06治水有啥新举措?

  关键词:充分挖掘,保护传承

  萧山区区长 王敏

  一方面,我们要在巩固剿劣成果、持续提升河道水质下功夫。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当地的建筑形态、产业业态出了问题。为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深入落实河长制,持续推进沿河拆违、截污纳管、河道清障等工作,继续实施“清水入城”计划(在钱江枢纽等引水枢纽的作用下,目前全区日引水量将近300万方,相当于每天有七分之一个湘湖的清水注入我区的各个水体之中,每年都有数亿立方的江水流入内河河网),确保湖水、河水“清起来”、“动起来”。

001.jpg

美丽湘湖

  另一方面,我们治水的目标不仅仅是单纯的剿劣,更是为了还水于民、造福于民。在官河,我们计划投资30亿元,打造“运河水乡”,通过两三年时间实施官河综合保护工程,通过水环境治理,引进高端制造业、信息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根据规划设计,官河沿岸的古海塘文化公园、张夏行宫、化纤纺织陈列馆、老东岳庙、衙前老街等10余处景点有望串联成线,构筑一条“古运河旅游休闲带”。

  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系统工程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萧山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永恒的事业

  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

  萧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 编辑:姚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