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28名学员六年磨一剑 毕业大戏即将上演

2020年7月16日 17:20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28名学员六年磨一剑 毕业大戏即将上演

  7月11日,周六。午后,记者走进西河路上的萧山绍剧艺术中心。穿过一条幽暗的走廊,沿着又窄又陡的楼梯拾级而上……这里的一切让人仿佛回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忽然,一群正值芳华的青少年出现在眼前,伴着高亢的唱腔,他们排练着各种戏曲动作。一瞬间,这栋写满沧桑的老楼仿佛被点亮了。

  “团里已经很久没这么有朝气了!”绍剧艺术中心负责人应国文激动地说。

  此刻,学员们正在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绍剧表演艺术家、六龄童嫡传弟子郭骏的指导下,紧张地排演绍剧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神话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7月15-17日,这28名学员即将在萧山剧院上演他们的“毕业大戏”,展现六年寒窗苦练技艺的成果,为萧山绍剧开启新的希望征程。

  作为一种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传统剧种,绍剧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萧山绍剧团,也是全国现有的两家绍剧团之一。然而,随着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曾经一票难求的萧山绍剧,正在走下坡路。这些年,萧山绍剧经历了什么?传承弘扬绍剧艺术,我们正在做什么,还需做什么?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28名学员六年磨一剑 毕业大戏即将上演

  曾经的辉煌:“一票难求”的时代

  绍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萧山绍剧艺术中心(原萧山绍剧团)建团于1961年,是国内现存的两家绍剧团之一。另一家为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原浙江绍剧团)。

  1984年,应国文“带艺进团”,见证了萧山绍剧艺术中心最为辉煌的时代。当时团内事业编制加上临时工有70多人,绍剧表演在萧山民间十分受欢迎。

  “20世纪80年代初,大家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看戏。农村里一有大事情,就会弄场戏文热闹热闹。我们每次演出都是‘一票难求’,经常有人找我们‘开后门’,绍剧团的人很有优越感。”应国文回忆,“特别是萧山南片,看戏的氛围特别浓厚,常常有村民捧着饭碗就赶来看戏,票友特别多。”

  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到80年代末,“盛况”不再。“随着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戏曲的关注度慢慢变少了。一些演员也受不住每天练功、排戏、演出这种既单调又清苦的日子,纷纷离开了。”应国文说,自那时起,传统的绍剧市场开始走下坡路。

  过去的20多年,萧山绍剧走得十分艰难。“剧团的人员编制被一再压缩,整整23年没进过新人。到现在,团里60%左右的人员年龄都上了50岁,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和‘青黄不接’现象,演出、创作受到了很大限制。”应国文说。

  推陈出新:寻找绍剧新出路

  为重振辉煌,这些年来,萧山绍剧在困顿中其实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的步伐。

  尤其是为解决萧山绍剧后继乏人的大问题,2014年,萧山下了决心:尝试与专业院校合办全日制绍剧专业班,学制六年,毕业时颁发附属中专文凭。其间,区政府每年出资提供经费保障。这一举措,为萧山绍剧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28名学员,便是这个“绍剧订单班”的全部学员。他们主要来自萧绍地区。其中包括11名女生(演员10名,板胡演奏1名)和17名男生(演员14名,笛子演奏1名,锣鼓演奏2名)。面临毕业的他们,年龄最大的今年20周岁,最小的才十五六岁。

  代表萧山绍剧新希望的他们,被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进行培养。六年里,他们不仅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系统学习戏曲基本功,而且得到了省内外名家的专业指导,并多次随萧山绍剧艺术中心登台演出,如首届“萧山人大会”开幕式演出、《杨时与湘湖》的历次演出、历年元宵晚会、“联合国代表团中国萧山文化行”活动等。学习与实践同步,让这些学员尚未出道,即获得了丰富的舞台经验。

  除了“绍剧订单班”,还有“戏曲进校园”。自2012年起,萧山绍剧艺术中心与楼塔岩山小学签订“戏曲进校园”教育合作协议,成立了国内唯一一个绍剧传承班。8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这里得到绍剧启蒙,在各种比赛中频频获奖,最高拿过集体“小梅花奖”。此次28名学员中,就有3名出自这个绍剧传承班。

  与此同时,近年来,萧山绍剧艺术中心在剧目创作上也开始积极“走出去”,邀请专业创作团队共同打造新剧目,主动打开绍剧市场。

  2017年,萧山绍剧艺术中心创排了新编绍剧《杨时与湘湖》,该剧以杨时筑湖的廉政故事为核心,从历史的视角演绎了历代萧山人保护湘湖、开发湘湖、建设湘湖、治理湘湖的壮举和萧山人民眷恋、感恩母亲湖的深厚情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该剧成为近年来萧山打造的最高水平本土大剧,是以萧山本土剧种展示本土文化的一次生动实践,不仅在萧山进行了巡演,还受邀去往杨时故里——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献演,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在硬件方面,萧山绍剧艺术中心的场地改善问题终于进入了倒计时。应国文介绍说:“今年下半年,将搬迁到市区郊外一场所暂时过渡,等新馆建成就可以搬去新场地了。”绍剧中心终于将告别建造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办公楼。

  传承与发展:新人注入新鲜血液

  多年来的探索和发展,萧山绍剧正逐渐获得新的活力,从下坡一点一点往上攀爬。然而,要真正重振绍剧辉煌,路途依然漫长。

  “从剧种来说,绍剧的历史比越剧更悠久,但现在,越剧团遍地开花,绍剧团却只有绍兴和萧山两家,这表示我们还要更加努力,扩大绍剧的影响力。”应国文说。

  如今,28名学员为萧山绍剧带来了新气象。但是,应国文和郭骏考虑得更长远:培养一名绍剧演员非一朝一夕,如何做好剧团的梯队建设,避免再次出现“断层”是第一要紧之事。同时,还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要避免“演与不演一个样,多演少演一个样”的“吃大锅饭”,要充分调动年轻演员的积极性。

  此外,创新是任何一个传统剧种恒久发展的关键。作为一个地方剧种,音乐、唱腔是其灵魂,如何让传统“不变味”,又能迎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如何让经典剧目“老戏新作”,并创作出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剧目?这些都是摆在萧山绍剧面前的课题。

  还有“猴戏”的大文章。孙悟空的经典“猴戏”几乎家喻户晓,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加上绍剧的肢体语言丰富,观众容易理解。如何做大“猴戏”文章,也是应国文他们正在考虑的。

  总而言之,绍剧需要的是“活态”传承,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需要与时俱进。我们期待,28名学员的加入,为萧山绍剧开启新的希望征程,同时也能以此为开端,让萧山绍剧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作者:首席记者 何可人 范方斌 实习生 史舸扬   
编辑:周颖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