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非遗传承 用起来才能“活”起来

2020年6月15日 11:57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早餐厅设立“非遗味道档口”,推出运河下午茶……作为本土的高端酒店品牌,开元独辟蹊径,将萧山非遗元素融入酒店经营,真正让它们走入大众生活,“活”了起来。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用起来才能“活”起来,让非遗真正融入大众生活,是萧山非遗传承的路径。拥有八千年文明史的萧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全区各级各类非遗项目共有118项,不过这些项目也面临濒危、后继无人、传承难等问题。

59772_xsrbhx_1591882203777_b.jpg

  为了更好地实现非遗传承,多年来萧山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政府企业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取得不错成效。比如进化一家企业深耕产业化,将青梅酒制作技艺对接市场,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获得充分认可;开元把非遗元素融入酒店客房,推出非遗“套餐”,受到客人好评;楼塔通过文旅融合实现千年古镇复兴,“细十番”真正融入当代百姓的生活……

  “除了市场化运作,政府也会提供传承经费支持,让萧山非遗更好地‘活’下去。”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背景

  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各类非遗项目共有118项,其中国家级3项(楼塔细十番、翻九楼、河上龙灯胜会),省级11项,市级16项,区级88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类别。认定区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115人(国家级3人),建立各级非遗基地44个,我区四级名录及传承人体系已初步建成。

59773_xsrbhx_1591882172626_b.jpg

  生产性保护 “小众”非遗变身“大众”产品

  非遗,用起来才能活起来。通过生产性保护,将非遗打造成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产品”,把“小众”变为“大众”,是非遗重焕生命力的一条主要路径。

  萧山花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算得上本土的支柱产业,最多时有二十万挑花女工从事该产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花边的市场越来越小。目前,萧山有千余人还在手工挑花,机绣花边的产值逐年提升,一年达十几亿元的产值。比如美艺花边公司、萧山佳丽花边有限公司、萧山天丽花边有限公司等等,在发展机绣花边开拓市场、走产业化的同时,积极培养设计人才、建立老艺人带徒工作室。

59774_xsrbhx_1591882146636_b.jpg

  进化镇王家闸村村民章放军,是萧山青梅酒制作这项传统技艺的第四代非遗传承人。章放军说,早在20多年前,他便跟随父辈步伐,涉足大青梅的种植、经营以及传统青梅酒的酿制。由于赶上了改革开放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章放军接触到了更多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客商,大家对传统青梅酒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充分认可的同时,对产品包装、形象设计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考察了众多酒类品牌和酒企后,结合果酒的实际属性,章放军对青梅酒已有包装、销售进行了优化改造:产品定位在青年群体以及对保健有需求的群体;注册包括倚梅轩、千金方、梅放等产品商标;营销模式采用线上、线下、体验馆、文旅融合等全方位销售体系……“思路清奇”的章放军用一连串“组合拳”最终一步步实现了初衷。

  “对非遗项目最好的传承和保护,就是将它发扬光大,用产业化的手段让传统技艺走向大众消费。”章放军说,要逐步将萧山青梅酒做成一个知名品牌。

  和章放军一样依托创新和市场化运作,营造自身造血功能的案例,在萧山还能说出不少,比如萧山萝卜干、萧山花边、丝绸画缋等,都早早走上了产业化之路,不仅做好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也让非遗传承人丰了口袋,有了传承的底气。

  文旅融合 非遗走出“深闺”融入“生活”

  借力旅游对非遗的传播功能,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业开发的良性互动。在萧山,一些原本藏在“深闺”的非遗项目,开始通过文旅融合的路径,碰撞出新的火花。

  书桌上,一张精美的卡片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写有“昭东剪纸:杭州市级非遗传承物,融合了北方剪纸和南方剪纸的特点。其发源并流行于杭州萧山瓜沥昭东地区。”同时还附有一幅昭东剪纸。果盘边,一片萧山花边刺绣被裱在画框内,为空间增添了几分典雅……在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的客房布置中,有不少非遗元素。

  在区文旅局的主导下,非遗通过酒店的平台,获得了更多的露脸机会,走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的视线;与此同时,非遗元素的融入,也让酒店本身更具内涵,成为了吸引人气的一大法宝。

  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几年前,酒店有机会和萧山昭东剪纸非遗传承人裘一锋老师开展合作,将昭东剪纸的介绍和作品展示在酒店大堂的一角,还在客房夜床布置中加入了具有本地非遗特色的伴手礼、美食等,没想到,获得了宾客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此后,开元尝试与非遗有了更多次“碰撞”。2019年,开元推出“跟着开元看非遗”活动,通过京杭大运河沿岸十几家开元酒店对所在城市以本地非遗为基点,展开静态陈列、美食文化、民艺体验、民俗文化等传播,为旅途中的人们打开了感受东方文化魅力展示的窗口。

  在酒店的经营中,开元也融入了非遗的产品及元素。元气朝食,结合运河沿岸各家酒店的本地特色早点,于酒店早餐厅设立“非遗味道档口”;运河下午茶,结合各地非遗名小吃,组合成一套以本地特色为主,运河沿岸风味兼具的下午茶产品……

  今年第一季度,开元酒店集团又启动了“非遗传承,匠心开元”项目及酒店属地非遗项目征集,“集团将根据酒店提交的非遗项目及成果进行筛选,选择试点酒店共同开发,有效利用、整合集团、酒店、政府、社会等资源,深入非遗核心并将其具象化、品牌化,从而推动非遗更好地推广与传承。”上述负责人说。

  通过政府主导,在文旅融合中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实现“共赢”的案例也有不少,如河上板龙、南宋官窑等。还有楼塔“细十番”,通过文旅融合,走出楼塔,走出了文化交流的路子。今年来,楼塔“细十番”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建设新时代千年文旅古镇”目标,与建设五美楼塔相结合,与古镇旅游相结合,不仅让这一非遗融入了当代生活,更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的“助推剂”。

59775_xsrbhx_1591882085814_b.jpg

  政府扶持 借力互联网让非遗更接地气

  关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是一个持续了很久的话题。一些非遗项目,不仅是每个环节都对技艺有着极高的要求,也十分考验工匠的耐心。在凡事都讲究“快”的今天,许多人习惯了浅尝辄止,愿意付出心力坚持的人太稀有。更何况,一旦选择了坚持,究竟能够带来多少回报?例如一个手工艺人花了几天的工夫做出一件产品,按照如今的人工费一核算,开价上千元,你会买单吗?毕竟生活不只是诗和远方。

  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对于萧山的非遗传承人来说,政府会有一定的传承经费扶持,每人每年国家级的2万元,省级5000元,市级65周岁以上3000元,区级65周岁以上今年增加到2000元。对于政府来说,要给所有传承人每年提供这笔经费,已是投入不少,但分摊到个人,一年的经费,对于真正想要做好传承的人,却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在经费上扶持,但最核心和关键的,还是要靠非遗传承人们自我发力、主动借力。不再简单拘束于原汁原味,要想方设法让它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与现代产品相结合。如今更要借助“互联网+”之力,让非遗更接地气,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为它“路转粉”,这才是持久发展之路。

  比如锔瓷,如今没有人需要补碗了,它就必然会消亡吗?不,有人想到把这项传统技艺运用到了创作女性首饰和工艺品上;还有剪纸技艺传承人,开始定制剪纸婚纱照、剪纸宝宝照;湖北省博物馆推出了融入编钟音乐的手游以及故宫开发的各类文创产品都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潮品”……这些他山之石,都可以成为萧山非遗传承人探索尝试的新路径。那些“单打独斗”的传统手艺人也要学会借力,例如和文创企业合作,对传统技艺进行包装和创新开发,毕竟有了量产才有变现的可能。

  非遗是“活态”的存在,非遗传承的路径,也应是“活态”的,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是没有止境的,在科技瞬息万变的今天,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路子还可以走得更宽广一些。

作者:文字/记者 何可人 图片/区文旅局  
编辑:周颖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