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人物 | 高小霞:化学世界的一道霞光

2020年6月15日 9:42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人物 | 高小霞:化学世界的一道霞光

  高小霞(1919-1998),女,分析化学家。1919年7月10日出生于萧山南阳仓前村的私塾教师之家。后随父在上海就读,高中毕业后于194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以半工半读完成大学学业。1946年4月与同班同学徐光宪完婚,随后,夫妻双双被推荐进入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1949年初留学美国进入纽约大学学习分析化学。新中国成立后,她于1951年4月回国,受聘任教于北京大学,196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担任《分析化学》《中国稀土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刊物编委和《分析化学丛书》主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生在国内外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专著5部,在北大执教47年,1998年9月病逝,身后设立“霞光奖学金”。为祖国科学发展尤其是在分析化学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求学之路多坎坷

  高小霞11岁时,父亲把她接到上海念书。她刻苦攻读,用8年时间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学业。时值抗战爆发,她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但因父亲失业,无钱继续学业,只得到一所中学当教员,补贴家用,照顾父母,是年她才19岁。

  两年后,父亲去世,在书香门第出身的母亲的支持下,她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身处日寇铁蹄下的上海,生活十分艰难困苦。她每天中午仅以烤白薯充饥,下午放学后又忍饥赶到权贵人家为这家孩子补习功课。因化学专业在当时科技十分落后的中国没有前途,许多同学中途辍学,高小霞以坚韧的毅力坚持了下来,而且考试成绩一直处于全班前5名。

  1944年7月,她拿到了毕业文凭,但因战争,经济萧条,文化落后,女大学毕业生即使再有才华也是一职难求,“毕业即失业”成为现实。几乎在绝望中,同班同学徐光宪拉了她一把,于是她进入了徐光宪在工作的上海宝华化学厂。

  高小霞与徐光宪同窗4年,相互间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他们都觉得在日寇铁蹄践踏下的上海,根本无法为国效力,到内地去或许能够为抗战出力。

  因徐光宪的哥哥、姐姐在重庆,高小霞叫他先行探路,随后自己也带着简单的行装,告别母亲和亲人,踏上去重庆之路。在她途经安徽时传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喜讯,高小霞便决定不再西行,先留在安徽屯溪一所农业中学教书。随后,他俩又回到了上海,并于1946年结为连理,夫妻双双满怀报国热情,准备为国家干一番事业。但因蒋介石发动内战,面临的又是失业。他俩强烈地感受到战乱的祖国不可能得以强盛,国家要富强,必须走“科技救国”之路,这也是当时爱国知识分子的共识。夫妻俩在亲友的资助下,带着对祖国深深的爱,先后赴美留学。

  在美国,高小霞仍然是半工半读,白天到康奈尔大学医学中心当分析实验员,晚上在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分析化学和微量分析。没有假日、没有娱乐,凭着顽强的毅力,她用两年时间学完了硕士应修课程。她的论文得到导师的赞赏,发表于《微量化学学报》上。

  学业上的成功并不能冲淡她对祖国的思念。纽约的《华侨日报》大量刊有祖国的消息,但当时阅读这份报纸要受到当局的监视。高小霞通过买其他英文报覆盖《华侨日报》的办法,获得了国内的一些信息。一天清晨,高小霞刚起床,发现房门口有一张纸条。她知道这是朋友们送来的,但这天拿到手的竟然是张“号外”——“三大战役节节胜利!”她读过斯诺的《西行漫记》,在安徽屯溪亲眼看到过新四军的英勇善战,她更清楚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希望,人民的救星。因而,当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更是欣喜万分。高小霞与其他爱国学生一起仿照《华侨日报》上五星红旗的式样,自己动手制作了一面国旗,并与大家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但当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后,她与丈夫坐不住了。因为他们知道,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如今的美国已经是我们的敌人,如果再在美国留学就等于帮助了敌人。于是,他俩冲破重重阻挠,以广东华侨回国探亲为由,于1951年4月回到了祖国。

  北大讲台半世纪

  回国后,经大师兄唐敖庆教授的邀请,高小霞夫妇双双应聘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他俩被安排在校园沙滩红楼,尽管连一间像样的住房都没有,但却与后到的冯至、朱光潜等著名学者做了邻居。后来又迁居燕园,与学识渊博的季羡林为邻。这对幼小喜爱文学艺术的高小霞来说,比住进高档住宅还兴奋。就此,高小霞站上了北大讲台直到去世,长达47年。

  高小霞所从事的是分析化学,北大虽然是中国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但也没有“分析化学”的专业。是高小霞的到来,才开设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微量分析化学”“电化学分析”“高等电化学分析”等课程。北大的分析化学专业可以说是高小霞一手开创起来的,她为我国的分析化学研究和应用开了先河。

  高小霞的教学方法和风格不同于她的老师,学生普遍反映“高先生的讲课很有特色,她的课不完全按课本和讲义,而是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心得和体会尽量糅合进课程内容,在讲清楚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同时介绍世界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她还经常到实验室查看学生们的实验进展,和学生一起探讨实验方法和学科的发展。

  高小霞关注教学的同时,更致力于分析化学与时代和国家的需要相结合。我国作为稀土产出大国,就因为没有掌握分离加工稀土元素的技术,在很长的时间段,稀土一直以低廉的矿产出口。1978年,高小霞强烈意识到必须改变这一落后状况,带领研究生以极谱分析方法用于稀土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尽管学界普遍认为极谱分析方法不适合于稀土元素的分析分离。但高小霞认为在没有掌握更为先进的技术前,以极谱分析应用于稀土元素分析分离,是一条多快好省地开发利用稀土的捷径,因而她迎难而上挑战“不可能”。她和他的研究生团队锲而不舍地探索了三年,终于实现了用极谱络合吸附波方法对稀土和稀土元素进行了高灵敏度的准确测定。

  在实践中,她意外地发现了稀土重要元素分离后的残余物质,有利于植物生长,并将此应用于农业生产。年逾六十的她亲自带领学生到中科院植物所与合作的教授研究讨论;又从江西稀土矿区找来各种植物和土壤,研究彼此之间的关系。最终,这项科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80年她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82年,她与同仁姚修仁合作完成的《铂族元素的极谱催化波》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国内外化学界的高度好评,也因此他俩获得了1982年国家科委颁发的自然科学奖。

  1989年后,高小霞已过古稀之年,加之腿部受伤必须坐轮椅,由她的丈夫推行才能外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以她的敬业和不断探索精神,坚持带领团队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的急需,开展了在模拟生物膜中稀土络合物光电效应和稀土对植物根系氮素同化过程中有关酶活性以及稀土、锌对谷氨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等催化反应的机理研究,并取得一系列世界级的成果。

  十同夫妻成美谈

  高小霞在科学道路上跋涉,始于她上月宫漫游的幻想;而决心在艰苦的科学道路上攀登也与一段富有幻想和诗意的科学描述相关。她在她所著的《稀土农用与电分析化学·前言》中写道:威廉·克鲁克斯(英国著名科学家)说过:“这些元素(稀土)使我们的研究为难,使我们的思索受到挫折。它们时时萦绕在我们的睡梦中,并且在我们面前伸展开像一个不可知的海洋,带着嘲弄和神秘莫测地低声诉说着奇妙的启示和可能性。这几句散文诗般的话语,一直激励着她在分析化学研究领域不断地升华。

  高小霞之所以能被诗般的语言所激励,自有她自身的条件,正如两个物体能够产生共鸣,它们必然有相同或相近的固有频率。高小霞的父亲高云塍是一位书法家,古文基础非常好,曾任中华书局编辑。中华书局用他书写的楷书制成活字,供汉文楷书印刷厂使用。1938年《云塍小楷》《云塍大楷》《云塍行楷》等先后在上海出版。中华书局印行的《高书小楷》《小楷格言》被高小霞珍藏,其中所录杜工部的《后出塞》、岳武穆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其中的名言格语中充满着为国为民的浩然正气、壮志豪情和“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精到见解,无不对她产生深切的影响。她自幼在父亲教导下熟读《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等中国优秀典籍,其中“颜回在陋巷”的故事,更促使她在简朴、平凡的生活中追寻她科学强国之梦而乐而忘忧,坚韧不拔地践行着她“科学要为人类造福”的心愿。而那些意境幽远、语言隽永、耐人寻味、千年传唱的唐诗宋词更伴随着她既紧张又乐观的人生。

  她73岁时用工整的小楷连录了苏东坡的《卜算子·别意》、黄庭坚的《清平乐·晴春》两首惜春诗,充分表达了高小霞对春天的欣赏和对春去的惋惜,以及幻想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春同在的美好愿景。但毕竟光阴一去不复还,因而她更加倍地珍惜。自题了“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条幅,用以自勉“一息尚存,探索不止”。

  她与她丈夫徐光宪,既是同窗更是同一专业,俩人更有太多的相同阅历,被誉为“十同夫妻”。共同的志趣与追求,更让他们有着一致的人生选择:1947他们一起通过了赴美留学考试,然而经济的拮据无法承担两人的学费。于是,高小霞默默地放弃了这次求学的机会,全力支持丈夫读书。直到两年后,他们才一起在纽约继续学业。而当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来之际,高小霞毅然放弃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与夫君一起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开始了艰辛却充满着华彩的科学探索之路。

  1994年,他们作为“蓝宝石婚佳侣”,在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节目现场度过了他们的蓝宝石婚。在记者采访中,徐光宪说:“我想我们现在还希望过一个金刚石婚。”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够实现,1998年高小霞不幸病逝。在她病情加重的日子里,徐光宪衣不解体地守在病榻前,任谁“换班”都不肯离开。在追悼会上,徐老最后一次深情地拥住妻子,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高小霞,以她化学世界的一道霞光,激励着后学者不断地勇攀科学高峰。

作者:文 朱淼水  
编辑:周颖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