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著有《地震说》的蔡仲光情寄湘湖

2020年6月1日 17:10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诗赠挚友蔡仲光曰:“十里湘湖水,回流入女墙。君家湖水上,时有落花香。海月生江寺,风琴响石堂。更闻多古调,识曲汉中郎。”诗句情深意切地写出了蔡仲光清风峻节、清雅绝尘,而又诗文满腹的风采。

  蔡仲光(1609-1685),原名士京,字大敬,又字子伯,萧山城区南街人。明末秀才,以博学著称。明亡后,遁迹山林,不慕名利,布衣终老,为明末清初萧山著名文人、学者。

  在以科举为读书人唯一出路的封建时代,蔡仲光当然也想入仕报效国家。自幼至25 岁,遍读经史诸子、汉魏六朝、唐宋诸名家集。可惜时运不济,适逢明清更替,朝野动荡,仕途被阻。清军入关后,他“冥情物外,不交当世”。至康熙初,年届古稀的他,穷困潦倒,卖掉祖屋,入湘湖筑茅舍避世,游历乡间,著书立说,安贫乐道。其《同病妻移居》诗,略见其当时的窘境:“家贫屋已卖,扶尔共移居。杵臼劳何怨,诗书载自如。但看囊有药,莫怪食无鱼。顾自身长病,何能挽鹿车。”他对明朝的消亡感到莫大的悲哀,“江云三折水,垄树一孤城。不尽彷徨意,临高涕四横”。他矢志不渝,不顾年迈,发愤著述。除对四书五经均有见解外,又专事天文、地震的研究,著有《地震说》一卷。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更是萧山历史上绝无仅有。其著作甚丰,惜因战乱和居家不定大多散佚,仅存者唯由其内侄蔡惟慧收编为《谦斋诗文集》八卷。这其中多为律诗、绝句,其格调之高古直逼昌黎,抒写湘湖诗就多达数十首。《在湘湖有作》云:

  濒湖尽是水云乡,蜿蟺群山绕路长。几处红墙开古寺,忽乘青舫入横塘。晴飞黄鸟迷歌曲,醉折荷花乱酒香。回睹江云心有忆,封书好为寄毛苌。

  萋迷古岸袅晴丝,短棹横波荡漾时。绝壁孤云高自出,满堤流水淡多姿。岩间绿树侵蓬鬓,谷口红泉涤酒卮。单扬丁宽皆有约,茅斋傍竹肯题诗。

  每字每句都流露着他对湘湖的赞美,对湘湖的情深。濒湖的水云,蜿蜒的群山,“红墙古寺”“青舫游荡”“晴飞黄鸟”“满塘荷花”,该是何等的清幽,何等的婀娜。诗句看不出诗人的穷苦,倒是一幅淋漓尽致的水墨山水画卷。还有那“萋迷古岸”“横波荡漾”“绝壁孤云”“满堤流水”“岩间绿树”“傍竹茅斋”,这哪里有什么生计的艰辛,哪有什么时代的动荡,哪有战乱的硝烟,哪有人间的疾苦,全被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所淹没。这应该是蔡仲光心底理想社会的反映,应该是他对人间的期盼。读这些诗篇,怎能相信作者一宿三餐无着,茅舍清冷,病妻卧床,膝下无子,前程无望。

  “满湖莼菜香”“花屿郁苍苍”的湘湖风光和他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湘湖的情怀让他抛开了所有的悲叹和凄凉。这是一种让人在困苦中奋进的精神,一种人格高尚的品性。

  在蔡仲光看来,那“山山桃李蔼芳菲,沽酒明湖映薄晖”,便是他最好的归宿,“乞食山中寺,吹箫江上台”便是他最自在的生活。作为一个从旧朝过来之人,还能有什么追求和奢望!“贱贫身易隐,何必去吾村”,“寂寂茅檐下,何心尚激昂”,他已将自己与湘湖相融合,再也没有什么向往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蔡仲光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无子,由内侄蔡惟慧祭祀。

作者:文/ 朱淼水  
编辑:周颖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