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日常里的美丽身影——读安若水《煤城里奔跑的童年》

2020年5月11日 15:9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这个春节以及这个春天,因为疫情而生活大乱,宅家期间,看了几本书,使恐惧而寂寥的生活,总算有了一点生气。安若水的《煤城里奔跑的童年》,便是其中深得我心的一本。

  这本书早在年前就拿到了,却一直没有时间细读,没想到,陡然发生的疫情,却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去细读它,让我在不安、焦虑和锥心之痛中,尚能沉下心来,跟随着安若水曼妙的笔触,去领略、回味那一场远去的童年。

  《煤城里奔跑的童年》,是一本自传体的小说,作者安若水是北方人,她所写的自然也是北方的故事,与我生活的南方有着截然不同的风俗和境遇,但我们的感受又是一脉相承的,作为同龄人,我们都有着回不去的童年,一样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经历了人生的迁徙、挣扎和奋斗,我们的很多经历和感受,又是大同小异的。

  这本书写了生活在煤城的五个小伙伴的故事,为改变现状不断努力的雨生,沉湎于模型制作的大鹏,真诚直爽的小霞,怀揣梦想的安格,他乡随父而来的叶波,他们聚在一起,共同书写了一个特定时代的童年往事。说实话,这样的故事,很难出新,一不留神就会落入俗套,安若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在日常的生活细节里,捕捉到了一个个自带光芒的亮点,让我们随之走进她的童年的同时,也回望到了自己渐渐模糊的背影,她的看似平淡的叙述,因而具备了让人感同身受,为之怦然心动的力量。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全班同学都有手表了”一节。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手表乃真正的奢侈品,一个成年人,也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或中山牌手表而为荣,遑论孩子了。小伙伴的手表是哪儿来的呢?很简单,画的。我看到这个情节时,不禁哑然失笑,要知道,我小时候,也是这么干的,洗脸或干活时,都是小心翼翼,生怕画了手表的手腕,被弄糊了。我感叹于安若水在处理这个情节时的精微,她是这样描述的:“走出家门,我把右手举着,平放着,想保持原样,走到了小霞家里。”你看看这两个细节:举着手,平放着,一个孩子对于画的手表的那份珍重,是不是惟妙惟肖,力透纸背?与彼时的成年人,因为手腕上带着一块手表,而总是撸起衣袖,高高地举起手臂,是多么的神似。

  另一个是“捡粪”一节。小时候,我在农村,也是天天要去捡粪,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大家都要去捡,粪就成了稀罕物。我们来看看安若水笔下是怎样的一种心境:“马车过后,我们发现地上有一堆粪便,是马刚刚排泄出来的,金贵的三小堆。我们就像看到金子一样,冲上前去。”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是断然体会不出发现路上一坨动物的粪便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的,你也断然不敢去用“金子”这样的词汇去描述它吧。今天的孩子,特别是城里的孩子,还能有这个境遇和感受吗?恐怕没有了。今天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不再需要像我们那样,去捂着鼻子发现金子般的粪便,但是,我们不应忘记甚或鄙视那样的童年,那份有点粗鄙的快乐,正是一个时代的侧影和见证。

  安若水的这本《煤城里奔跑的童年》,美就美在,它让我们在日常的琐碎中记住童年,记住那些贫瘠却也快乐的岁月,那个奔跑的童年的身影,以及那个渐行渐远的年代,都值得我们去回望,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春天,我们都被疫情所困,出门,奔跑,自由地呼吸,与伙伴们尽情玩耍,这些日常,都变得如此珍贵之时。

  日常的面目,平淡,甚而琐碎,但它也正是生活的本质。日常里的身影,因而也是美丽的,值得我们用文字去记录它,并用全身心去细细品味。

作者:文/ 孙道荣   
编辑:周颖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