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创新“活”法 萧山非遗文化传下去

2019年6月6日 14:17来源:萧山日报

29422_xsrbhx_1559751293460_b.jpg

29423_xsrbhx_1559751267807_b.jpg29423_xsrbhx_1559751267807_b.jpg29423_xsrbhx_1559751267807_b.jpg29423_xsrbhx_1559751267807_b.jpg

图片由区文化馆提供

  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萧山非遗项目众多,在如何传承上有诸多的创新实践。

  比如,把古老的锔瓷手艺,用于文玩修复,旧手艺有了“新活法”;将丝绸画缋技艺用于围巾、披风、手包等商品上,深受顾客喜欢;吸引年轻人亲身体验揉泥、捏塑、拉坯等制作瓷器的工序,南宋官窑传承实现了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为了实现更好的传承,萧山针对不同的非遗项目,采取了分类传承的方式。”区文化馆馆长李萍说。

  创新转化 旧手艺找到新玩家

  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区文化馆馆长李萍,在杭城的一家瓷片创意门店里,看到了锔瓷的影子。这家瓷片创意店里最亮眼的产品,就是把形形色色的古瓷片经过独特手法的拼接,再镶上金边,做成挂件、饰品、碗、碟等创意产品。那一道道拼接起碎片、拗出一条条艺术造型的金属拼接,不就是萧山的非遗项目——锔瓷。

  锔,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钉(俗称钯钉、钯锔或锔子)把有裂缝的器物接补起来。过去萧山百姓人家生活困难,打破的碗瓷舍不得丢弃,找个补锅锔碗的老师傅,修修补补继续用,于是就有了锔瓷这个行当,也就有了锔瓷这项手艺。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碗碎了就换新的,锔瓷匠早就失业了,也没人再去继承这个手艺。锔瓷,成为萧山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把破碎的碗补好,把古碎片拼起来,这不就是一回事儿么?如果能把萧山的锔瓷手艺,用到创意瓷片中,是不是能让锔瓷手艺焕发新的生机。一想到这儿,李萍马上找到这家店的主人——一对毕业于中国美院的夫妻俩。

  “我们萧山有一项非遗,或许能让你们的产品更加完美。”李萍介绍:手艺人将打破的碗瓷碎片拼拢起来,用线扎缚固定后,计算一下该打几个钯锔,做好记号,然后用金刚钻在碗瓷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小孔,接着取铜质或铁质的枣核形钯锔(如钉书针大小),用小槌细心钉入小孔。最后在打了钯锔的地方涂上一种特制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一只碗就修好了。

  听了李萍的描述,这对夫妇非常兴奋。原来在瓷片拼接过程中,他们正在摸索不同的技法,有的补完后会渗漏,有的补得不美观,始终找不到最好的方法。他们约定,尽快到萧山来讨教锔瓷的手艺。

  李萍说:“必须得快了,锔瓷这项技艺在区内的传承人蔡欢根,已经是90岁高龄,到了耳聋眼花的年纪,引以为豪的本领找不到传人,怎么甘心。”

  这么一次偶遇,让从事多年萧山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李萍,打开了新思路,非遗传承保护并非只是简单地“手把手”教会,把手艺通过创新转化,照样可以在另一个领域,以另一种表现内容获得新生。

  分类传承 古技艺焕发新生命

  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不是只有一种方法一条途径。结合时代的背景,用时代的思维分类传承,非遗才能真正“活”下去。

  就萧山区的118项各级非遗项目来说,“活”下去的方式各不相同。

  一部分非遗项目,在新时代以艺术品的形式,有了新的存在价值。

  作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和宣传展示基地,南宋官窑艺术馆每年都会接待大批来自国内外的学术访问团和游客。他们通过参观非遗传承基地、对话非遗传承人、鉴赏中国陶瓷工艺大师作品,探究南宋官窑历史与传承发展,深入了解南宋官窑全手工七十二道古法技艺过程,实现了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在杭州天缘布艺有限公司,非遗技艺丝绸画缋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由代表传承人叶建明和其女叶沣仪匠心制作的丝绸画缋手包,在G20杭州峰会上作为国礼赠送,在圈内声名鹊起。如今,该非遗传承项目已经创立了自主品牌,开发新型品类,除了将传统的丝绸画、丝绸屏风和丝绸扇做到极致外,还开发了围巾、披风、手包、服装等多个品类,深受顾客喜欢。

  一部分非遗项目,则逐渐演变为文艺形式,回到民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楼塔细十番,正在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成为当地学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多年的坚持,让楼塔细十番在乡村小学,从兴趣小组变成了社团,如今变成了一门“校本课程”,在更多年轻学子中,种下了细十番的文艺种子。

  还有一部分非遗项目,没有了实际价值。比如钱塘江板盐,在工业化制盐的时代趋势下,暂无市场价值。但为了把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萧山通过视频、照片等形式,记录了这种手工艺的“生命历程”,让后代依然能知晓这种传统文化。

  今年,我区正在积极推动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弘扬,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上进行积极探索,把互联网、三维、AR和VR等数字化新技术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使文化遗产“存”在当下,走向未来。

  记者手记

  年轻化思维 重塑非遗生命力

  在采访中,让记者深有感触的是,萧山非遗传承上的“年轻化”思维,是再次焕发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两位80后:南宋官窑传承人叶佳星,把古老的制瓷艺术发展成了旅游项目;丝绸匠人叶沣仪,将非遗技艺丝绸画缋应用到了围巾、披风、手包上,深受客户喜欢。

  年轻人的创新思维,让古老的制瓷艺术和丝绸画缋技艺,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对于非遗项目来说,“活下去”永远是最重要的命题。在这方面,萧山找到了自己的路子。

  找到非遗“续命”的“钥匙”,对拥有8000年文明史的萧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萧山文化遗产丰厚,非遗项目众多,截至目前已经有118项。“把‘非遗’转化成生产力,让传承人有了收入,就会有更多人愿意从事这个行当,这些手工艺也就能传承下去。”区文化馆馆长李萍的一番话,点中了非遗传承的关键。

  所以,在制瓷艺术和丝绸画缋技艺有了80后接棒的示范效应下,希望萧山的其他非遗项目,比如锔瓷、楼塔细十番等,也能引入更有思维创新力的年轻人。唯有他们,能去考虑如何让传统的手工技艺与现代化的商业需求相结合,实现非遗传承。

作者:首席记者 洪凯  
编辑:周颖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