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带你梦回运河畔的千年古刹,许下美好心愿

2019年5月24日 10:13来源:萧山文化遗产

  说起寺庙,大家脑海里一定会跳出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苏州寒山寺、杭州灵隐寺等名寺,其实历史上萧山一直都是东南地区的佛教圣地,兴盛时有大大小小数百座寺庙,其中不乏古刹名寺。

  大家也许要问,运河与寺庙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两者关系很大,打个比方,就像现在哪个地方离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出口近,那里的房价就会上涨,开店做买卖也不愁没有客人。同样,运河的开通,繁荣了萧山经济,也方便了各地名僧和香客的到来,为佛教的传入和寺庙的兴盛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先去运河边最大最有名的寺庙——祇园寺,在这里许一个国泰民安的心愿。

  说到祇园寺,就一定要说1600多年前东晋时期一个名叫许询的牛人,为什么说他牛?一是因为他有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举个例子,他当时和王羲之、谢安等数十位知名文人在绍兴兰亭饮酒赋诗,即兴写下许多诗篇,后来大家邀请王羲之为诗集做个序,老王同志就趁着酒兴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序》。

  第二是因为他有个性,许询出身名门又才高八斗,皇帝邀请他做官,他不答应,从绍兴逃到了萧山,可皇帝还是不甘心,再次邀请他出山,他还是不从,为了断绝皇帝的念头,他还把自己在绍兴和萧山的房子都捐出来做寺院,其中在萧山的房子就是后来的祇园寺。

  从东晋建寺以来,祇园寺虽经多次损毁,但重建后规模逐渐扩大,元朝时寺庙面积已达36亩,今天城区的西河路、体育路、市心路、城河街四至内都曾是寺庙范围,明清时期更有“江南第一山”的美誉,与杭州灵隐寺、净慈寺齐名,江南地区的善男信女坐船沿运河接踵而来,香火十分旺盛。民国时期,中华佛教协会还在寺内进行全国寺院住持考试,可见祇园寺地位之重要。

  千年古刹,命运多舛,五十年代,祇园寺东西两座圆塔相继倒塌和拆除,寺院被蚕食,殿宇改作他用。六十年代,在疯狂的文革中,红卫兵捣毁了寺内佛像,拆毁了两座方塔与鼓楼,旧时萧山十景之一的“祇园塔影”不复存在,仅存天王殿、大雄宝殿与钟楼。直到九十年代寺庙才由政府收回重修,作为文物保护。

  在我们寻找有关祇园寺的早期影像时,仅能从1940年侵华日军的画报中找到一些寺庙旧影,那时石塔、佛像俱在,大家能从中感受到寺庙的宏伟气势,只是要从侵略者的照片中寻找旧貌,心里总不是个滋味。

  看完祇园寺,下一站我们沿城河步行来到江寺,在这里许一个学有所成的心愿。

  江寺始建于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年),相传是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儿子江昭玄把房子捐出来建造了寺院,起初叫“觉苑寺”,宋朝时改称“昭玄寺”,后因南宋书法家张即之写了“江寺”的匾额,后人就以“江寺”沿用至今。

  说到江淹,也许大家不知道是谁,但他和两个我们经常用的成语有关,相传江淹曾经梦到一位神人赠与他一支五彩神笔,醒来后顿觉文思泉涌,文采大涨,写下《恨赋》、《别赋》等千古奇文,成为南朝一代文豪,后人称之为“梦笔生花”。多年后,他又梦到神人将神笔取回,醒后发觉才思枯竭,再也写不出雄文大作,称之为“江郎才尽”。

  当然传说无法进行考证,但寺庙的历史还是有据可寻的,和祇园寺一样,江寺也历经战乱破坏,又多次重建。解放后,江寺又经历了文革动荡,寺内佛像和经幢被毁,后改作萧山人民大会堂,直到八十年代后才作为文物保护,重建了山门,恢复了寺庙原貌。

  出了江寺,我们来到旁边的竹林寺,在这里许一个平安健康的心愿。

  竹林寺古称古崇寺、惠济寺,始建于南齐年间(479-502年),因为寺内多紫竹,也被称为竹林寺。

  老萧山人都知道“竹林寺妇科”,和尚师傅怎么会研究起妇科,成了“妇女之友”?说起来还真是个谜。据史料记载,相传后晋时期寺内有个叫高昙的僧人得到神人帮助,获得妇科秘方,之后开始研究试用,逐渐取得成功,竹林寺妇科开始名声鹊起。

  到南宋时,皇后谢道清身患重病,朝廷找遍名医都无法治愈,竹林寺一个名叫净暹的医僧应召入宫,以高超的医术治好了谢皇后,宋理宗十分感激,封净暹为“十世医王”,并赐名“惠济寺”。从此,竹林寺妇科开始声名远扬,甚至传到了日本和东南亚,慕名而来的求医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医术流传至今已达百余世。

  竹林寺的灭顶之灾发生在1937年,这年11月30日下午,数十架日军飞机对萧山县城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因寺内竹林茂盛,被日军认为藏有中国军队,因此遭到了重点轰炸,千年古寺顿时成为一片废墟。虽然现在竹林寺已不复存在了,但它留下的医学著作以及救死扶伤的精神将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萧山的一笔宝贵财富。

  最后,让我们沿运河逆流而上,到蒙山上的东岳庙,许一个团结和谐的心愿。

  东岳庙俗称“老岳庙”,相传始建于南宋初年,为宋室家庙,供奉宋徽宗赵佶,就是那个创立“瘦金体”、擅长书画的艺术家皇帝。靖康之变,宋徽宗被金国俘虏,宋室南渡后定都杭州,宋高宗赵构怀念被囚的父亲,于是命人在蒙山建造家庙,坐南朝北,遥望北方。

  为了守卫家庙,皇室还专门迁移了一支赵姓族人到蒙山下居住,形成了一个村落,因为经常在家庙前处决被俘金兵以示祭奠,所以这个村就叫做屠胡村,就是现在的杜湖村。元灭南宋后,为避免蒙古人对家庙的破坏,赵氏族人将家庙改称“东岳庙”,殿中所立徽宗像也改成道教的东岳大帝,以掩人耳目,这个名称也一直流传至今。旧时每年东岳大帝诞辰日时,无数虔诚的善男信女前来进香,运河中的客船连绵一二里长,蔚为壮观。

  悠悠运河水,绵绵萧山情。

  今天我们选择了四座运河畔具有代表性的寺庙,带大家了解了它们的前世今生,其实运河沿线的寺庙还有很多,每一座都凝聚了萧山的城市记忆。

  遗憾的是,随着运河的沉寂,这些寺庙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风采,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利用情况也不容乐观,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恢复寺庙的历史文化价值,让散落在运河畔的明珠不再蒙尘,进而串联起萧山运河文化带的开发建设,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来关心重视的大事。

作者:  
编辑:周颖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