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这个“网红”朗读亭 排队进入

2018年8月22日 14:50来源:萧山日报

  7月6日,萧山首个朗读亭亮相萧山图书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接待1000余人次,市民排队走进这个静谧的空间,体验朗读的快感。为什么朗读亭会这么受年欢迎?大家给出的答案是:朗读让文字变得更美更有魅力。

  朗读亭外常排队

  朗读时间每人缩短10分钟

  昨日上午8点多,记者来到了朗读亭外,此时有2个人在排队。朗读亭里,一对母女在倾情朗读。9点多,记者走进了朗读亭进行体验。

  走进这方天地,静谧的感觉袭来。打开微信扫描屏幕二维码,选择分类,便可进行朗读,开始朗读后,系统会自动录音,朗读结束后,关注屏幕上方显示的二维码,关注后即成功保存。记者注意到,朗读时,读者可自行选择朗诵配乐。戴上耳机后,自己朗读的声音会同步反馈到耳机中,且亭子的隔音效果好,站在亭外,完全听不到亭内的声音,这给朗读者提供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有声阅读空间。

  与阅读书籍不同,朗读时,整个人会带着充沛的感情投入到文章中。朗读时不满意的地方,可以二次朗读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在一次又一次的复读中,对文章的理解深刻了,文章带来的美感也更多了。此外,朗读的内容也可以保存下来。在微信公众号里,还可对自己朗读的作品进行试听,或者发布到朋友圈、微信好友以及通过平台分享给全国各地的朗读者们。

  据统计,截至8月21日,一个多月内已有1000多人次进入朗读亭朗读,朗读亭后台已有接近5000件市民朗读的作品。在开馆期间,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均有人来朗读,为满足更多人的朗读需要,萧山图书馆将朗读时间由每人30分钟改为20分钟。

  年轻人成朗读主力

  更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朗读亭为什么如此受欢迎?记者在现场进行了随机采访。

  37岁的李雪就住在萧山图书馆附近。昨日上午10点,朗读完《海底两万里》 《李时珍的故事》后,她觉得还不过瘾,紧接着又朗读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李雪说,第一次走进朗读亭后,她便爱上了在这里朗读的感觉:“以前学的东西忘得差不多了,可是在朗读亭里再次朗读,就有不一样的感悟,读完整个人心里充满愉悦感。”从上周开始,她和女儿每天都会来这里朗读。阅读的时光过得很快,20分钟转瞬即逝,朱自清的《背影》还没来得及读,但看到亭子外面有人排队,时间快到时便停止了朗读。离开朗读亭后,李雪还忍不住向记者推荐:“要是你在这里朗读几次,就会体验到朗读的甜头了,每天读一读,真的挺好的。”

  晚上8点,家住宁围街道的王芳姐弟俩来到了朗读亭前。每天晚上,王芳和弟弟会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图书馆,妈妈在广场中跳舞,姐弟俩便在图书馆学习。学习结束后,王芳会带着弟弟一起去朗读。马上读一年级的弟弟已经认了不少字,跟着姐姐一起读古诗。王芳说:“在这里朗读接近一个月,已经成了习惯,晚上不来读一会儿,觉得不舒服。”

  萧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来这里进行朗读的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大家更为享受精神上的愉悦。现代人都有读书的需求和愿望,但阅读只是让文字在眼睛里穿梭,朗读亭的出现,让文字变得更美更有魅力,也满足了喜欢朗读人群的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家朗读的目的各有不同:有人是为了学习,有人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某一段生活;有人想让孩子从小养成朗读的习惯;有人受《朗读者》节目影响,爱上了朗读;也有人因为工作繁忙,来这里朗读放松……但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饱含情感去朗读,通过声音呈现自己内心最想表达的情愫。

作者:文/记者 李小荣 摄/记者 傅展学  
编辑:缪承林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