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瓷印匠人”蔡履平钻研30年 只为一颗印

2018年3月27日 10:29来源:萧山日报

  一盏灯,一张桌子,一台机器……萧山城区西河公园东侧的杭州陶瓷印博物馆里,馆长蔡履平长年累月在这片天地里雕琢着,研制着。每一环节无不用心,不管何时冬暖,何时夏凉,他都专注于自己手中的瓷印。

  与陶瓷印结缘 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蔡履平看来,自己和陶瓷印结缘是一件偶然但又必然的事情。

  蔡履平是萧山人,1952年出生。20世纪70年代初,蔡履平师从中国美院著名雕塑家周轻鼎教授,周轻鼎善于雕塑,不时会制作几个陶瓷印,而师父对陶瓷印的偏爱,让蔡履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便由此开始了自己的钻研。

  但在自己的陶瓷印还没得到认同的时候,他必须克服饿肚子、养活家人等问题,因为只有克服了现实问题,他才能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安心钻研。面对家人的反对,他想尽办法,咬牙坚持了下来。

  蔡履平告诉记者:“当你想做成一件事情时,你总会创造机会让自己做成的。”

  因心仪乡贤来楚生、韩登安,蔡履平曾将他们的篆刻作为学习的范本,后来又经西泠印社刘江、林乾良等老师的点拨,专门从事陶瓷印的创作与研究,并将陶瓷印作为终身的事业。

  小小陶瓷印里有着大学问

  别看小小的一块陶瓷印,里面有着非常大的学问。

  一枚陶瓷印的诞生涉及绘画、书法、制瓷等多门学问,也需要经过成型、雕钮、篆刻等多种工序。常常,他在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便起床开始制作陶瓷印,由于配土、用料不同,每次试验一种新的印品时,作品都有失败的可能。但他从不气馁,失败了继续再来。累的时候,他就在艺术馆里写书作画,尔后又投入陶瓷印的创作中,直到他的桌子上又诞生一枚精致的陶瓷印,他才露出欣慰的笑容。到了晚上六点多,他才回家去吃饭,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他又出现在了艺术馆。在自己的专注与用心下,一枚枚完美的瓷印被陈列在了艺术馆中,也被不少文人墨客所使用。

  在接近30年的创作时间里,蔡履平的陶瓷印作品接近4000件,瓷印精品也近上千件。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美院教授王伯敏观后曾称赞蔡履平的陶瓷印:“玲珑正是吾所爱,奏刀虚处见神生。”

  2005年,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专门举办《蔡履平瓷印展》;2006年在杭州建立“杭州陶瓷印艺馆”并主持以陶瓷为主的印材开发与篆刻创作。

  蔡履平说,趁着自己宝刀未老,他将继续进行创作,等真正到了创作不动的年纪,他会把自己瓷印制作的过程与心得出书,作为一种经验模式传授给后人。

作者:李小荣  
编辑:缪承林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