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乡村创客方成哲:把越窑工艺产品推向大众

2018年1月5日 15:8来源:

  多年在艺术中钻研的人,身上总有种返璞归真的味儿。大道至简,蓄着胡子的方成哲坐在青山脚下的小作坊里煮茶,茶水沸腾,蒸汽顶着茶盖噗噗响。窗外天色阴晦,他手下的动作不急不缓,神情自得。

  从企业精英到乡村创客

  方成哲自称陶人,2007年从中国美院毕业,在大学学习与随后的职业生涯里,他都在陶艺创作之路跋涉着,迄今已有十余年。“我对泥土有种特殊的情感,”出生于建德农村的方成哲,在物质条件较差的童年,常常和小伙伴们到河滩旁捏泥巴,泥土让他打心眼儿里感到亲近。

  去年4月,方成哲离开工作多年的网易,离开繁华的商贸圈,来到河上的一个小村庄里建起了手工作坊。“说起浙江的陶瓷,大家都会想到龙泉青瓷,甚至我们本地人送礼品也喜欢选择龙泉青瓷,”方成哲多年来一直研究发源自钱塘江两畔的越窑的烧制工艺,四处探访越窑遗址,“这是一种文化归属感。”在企业负责定制批量茶具产品的方成哲,在探索创作方向时,自感创作空间受限,毅然决定辞职创作,传承、发扬本土的越窑工艺。

  辞职后,方成哲全心投入,沿浦阳江查探古代越窑遗址,搜罗古时越窑陶瓷,查阅资料,分析越窑烧纸花纹、釉色和工艺特点,并将越窑烧制工艺融入到创作中。

  他大胆的决定得到了妻子的支持,恰逢河上镇向外招揽创作人才,方成哲应声而来。一所破破烂烂的老房子,在设计师妻子的手下变成一所雅致的工作室,起名“应物山房”。绿竹掩映,落地窗透亮,在“前店后坊”的布置下,展厅和手工作坊一目了然。“这里有良好的泥土原料,也有传统窑业基础,河上镇对我们这些创客也很欢迎,”说到选址,方成哲没费多大周折就拍板了,“而且这里位于青山脚下,很安静,不像城市里人声喧杂,多人打扰,有天然的创作氛围。”

  艺术从收藏到日常

  烧制茶具是方成哲的老本行,多年来在茶圈也算小有名气,积累了一批忠实的老客户。茶具多属于中高端消费品,方成哲不满足于此,在创作文房系列产品的同时,尝试将越窑烧制延伸到餐具的范畴,完成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过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社会消费升级,人们对日用品的选择渐渐从功能转向了审美,这让方成哲看到了商机和潜力。“传承、恢复越窑陶瓷的味道、美感,也是对我们本土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而日用品是大众文化的隐形折射,”方成哲很有信心,“在当今文化回归的氛围中,具有本土文化印记的越窑元素的餐具,相信会被大众所接受。”考虑到大众消费水准,他特意将陶瓷餐具的定价放低,采用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结合河上本土文创、旅游、民俗活动,将产品推向大众。

  都说艺术高不可攀,方成哲却努力将其拉下神坛,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中,“艺术不是用来收藏的,老百姓每天用的餐具也可以体现美感,留下文化传承的印记。我们的文化基因从来不是传承自王公贵族,而是深植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千年前我们的老百姓可以端着漂亮的碗吃饭,千年后为什么不能?”

作者:记者 杨圆圆 通讯员 王军良  
编辑:缪承林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