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保障亚运村落地 宁围交出万亩地

2018年2月13日 8:34来源:

保障亚运村落地 宁围交出万亩地

亚运村区块局部现状图 记者 唐柯 摄

保障亚运村落地 宁围交出万亩地

原种鸡场区块居民房屋

保障亚运村落地 宁围交出万亩地

丰北村征迁清零前

保障亚运村落地 宁围交出万亩地

丰北村交地推进现场

  一场G20峰会,让萧山离现代化国际城区越来越近。而此次亚运村的落户,为这块发展的热土又增添了新的动能。

  “曾经的浙江第一镇、昨天的峰会主会场、今天的城市主战场、明天的亚运主阵地”,站在时代浪潮之上的宁围,一次次吸引世界的目光,又一次次让世界惊艳。

  2017年,作为全域城市化的桥头堡,宁围以“迎亚运、立新功、展新姿”的担当姿态,全力实施了征迁交地“12345”工程。“1”即完成10260亩土地的腾拆房和清苗交地,世纪城规划范围内22.27平方公里土地全部交出;“2”即完成2106户各类企业、经营户征迁处置;“3”即完成3179户农户征迁;“4”即完成4个社区整村征迁;“5”即完成五批次征迁任务。

  为保障亚运村及配套项目的建设用地,在完成世纪城片区剩余区块“征迁清零”后,宁围及时启动新一轮万亩交地工作,截至2017年11月底,全面完成10260亩土地清苗交地,其中共拆除多年签而未腾房屋683幢;种鸡场区块圆满完成交地任务,为萧山“全域城市化”的推进和亚运村及各类亚运配套项目的开工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空间支撑。

  仅用20天  历时11年征迁史画上圆满句号

  对宁围而言,2017年3月8日具有深刻的含义。在这一天,宁围基本完成钱江世纪城规划范围内盈一、盈二、新中、丰北四个村共210幢(315户)农户的征迁签约工作,这意味着,钱江世纪城规划范围内9个村全部结束征迁。

  这次征迁清零,为钱江世纪城片区的征迁历史画下了圆满句号。从无到有,从一片滩涂到一条路、一座楼,再到如今沧海桑田,钱江世纪城万丈高楼平地起,成为杭州城市新中心和国际化新城,背后,是宁围历时11年的厚重征迁史,这是一段艰辛的历程,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是一个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奇迹,是一首昂首阔步迈向幸福生活的赞歌。

  人民日报记者站、浙江省民营企业大厦、萧山农业银行等项目先后落户;贯通江南江北的庆春路过江隧道穿村而过……处于“万亩交地”核心区块的丰北村,前身是一个乡土味十足的蔬菜大村。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丰北村家家户户种蔬菜,还曾经拥有萧山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不过到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苗木热的兴起,村里的许多农户改行种苗木或者办企业了。10多年前,村里曾对村民的职业作过调查,得出的是一个“2215”的数据,有20%的人在打工,有20%的人在办苗木场,10%是孩子和老人,还有一半的人从事农业生产。

  站在已经夷为平地的征迁区域,丰北村副书记、主任叶关品望着不远处堆成山、等待加工处理的建筑垃圾说,那里就是他曾经的家。“房子是1997年建的,从开始的2层楼翻建到4层楼,当时因为没钱,还借了10万元的外债。”

  整个丰北村占地3500亩,最早的征迁历史可以追溯到2006年。叶关品说,当初是哪里有需要就拆哪里。如果以峰会为界限,丰北村的征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2006年—2013年共交地1500亩,2015年交地1000亩,2017年交地1000亩。“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村民们看在眼里,思想觉悟也越来越高,所以去年上半年仅用20天就完成了历时11年拖下来的征迁清零,截至10月30日完成交地任务。”

  说起丰北村的未来,近60岁的村民施柏焕满是自豪。作为最早一批支持世纪城开发建设的原住民,他原先在村里承包了7亩左右的土地种植苗木,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蛮惬意。如今,随着村级留用地的开发和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洗脚上田”享受分红的他有了更多幸福感。“钱江世纪城开发得越快,对我们来说就越好,不仅生活品质提高了,获得的建设红利也多了。”

  “11年征迁,宁围的老百姓作出了巨大贡献。”宁围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国军说,历次征迁之所以都能取得成功,最大的功劳要记在老百姓身上,特别感谢宁围的老百姓们。

  攻坚15天  打赢亚运村核心区块扫尾交地战

  种鸡场区块是此轮“万亩交地”的又一核心区块。根据亚运村开工建设的需要,街道于去年8月中旬启动该区块的征迁工作。全体征迁工作组谋定全局、上紧发条,不分昼夜、倒排时序,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评估、签约。为了支持亚运,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群众心怀家国、顾全大局,主动配合征迁。

  进入10月,种鸡场区块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腾拆房工作的同时,也在同步推进起苗交地。11月1日,在农户自行清苗的基础上,街道组织人员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帮助农户们合力开展清苗、迁运等工作,加速推进该区块的交地任务。

  “咱们老百姓素质普遍较高,尤其是承包户们,懂得从大局出发,大都主动对清苗行动予以配合。”佳境社区书记谢国伟每天奋战在田间地头,一边做农户的思想工作,一边替承包户们想办法售苗、迁苗。

  承包大户钱如刚是第一个站出来带头清苗的。在他承包的40亩土地上,种植了十多个品种、大小不一的几万株苗木。为了抢收苗木,他请来30多个工人帮助迁苗,其余能卖的苗木都卖给了花木城的老板。“说实话,经营了这么久的苗场要清掉确实舍不得,但这几年里,眼看着对面的钱江世纪城竖起了一幢幢高楼大厦,想想城市未来的建设发展,这些个人利益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在钱如刚的带动下,其他苗农们也纷纷响应,你超我赶加快清苗。经过15天的合力攻坚,种鸡场区块的扫尾交地战顺利收官。

  奋战60天   新一轮“万亩交地”顺利收官

  去年3月,在完成钱江世纪城规划范围内历时11年的“征迁清零”战役后,宁围继续发力,紧密部署新一轮“万亩交地”工作,确保实现交地范围内“无农户、无生产用房、无农作物”,为亚运村建设及周边环境整治腾出空间。

  这是宁围继2015年为服务保障G20峰会完成10400亩交地任务后,第二次为了重大项目开展“万亩交地”行动,共涉及新中、盈一、盈二、丰北、二桥等9个村的10260亩土地和种鸡场区块的1700余亩土地。

  重任在肩,宁围牢记使命,延续上一轮“万亩交地”的决心、信心和速度,充分发扬服务保障G20峰会的铁军精神,形成“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跟上”的良好氛围。从5月份起,街道围绕时间节点,强化担当,落实责任,平稳有序推进腾拆房、面积丈量、清苗补偿费发放等工作,尤其在高温期间,集中开展了多年遗留下来的683幢民房的腾拆房工作,为完成交地任务创造了条件。

  9月中旬起,农户们开始自行清苗。10月下旬,以属地村为主体,街道组织相关力量启动集中攻坚,帮助农户挖掘大型苗木并迁运后,实施土地清理、平整。

  盈一村共有1364亩苗木地,为加快农户售苗、清苗,村干部想方设法,对外发布苗木出售信息,牵线搭桥联系苗木采购商,拓展销售渠道。在村里的帮助下,农户共计销售桂花、紫薇、广玉兰、龙柏球等大小苗木几十万株,有力地推进了起苗进度。

  经过60天的奋战,“万亩交地”任务全面完成。

  征迁背后的故事

  下好“五字棋”

  破旧的宿舍楼,墙皮掉灰,一楼的许多房间地面潮湿,光线昏暗……回忆当初走进种鸡场职工宿舍时的情景,很多征迁干部说“时间如同倒回到上个世纪”。这里的房屋基本建造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在宁围街道开展的危旧房屋排查中,部分被评为危旧房。每年台风来临,负责这一区块管理工作的佳境社区都要提前采取应急措施,为居民安排避灾场所。

  种鸡场由原有农场改制而来,人口情况复杂、房产类型多样、历史遗留问题多。为确保此次征迁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宁围以机关和社区干部为主,从钱江世纪城管委会、财税、市场监管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建立了种鸡场征迁工作指挥部,下设1个综合组、3个征迁小组(2个居民组、1个企业组),形成了多部门联动、多兵种作战的良好局面。一个多月的奋战中,创下了9天完成评估、10天完成签约的速度。

  征迁过程中,街道工作组上下谋定全局、上紧发条,不分昼夜、倒排时序,下好“五字棋”:

  ——立足一个“早”字:面对种鸡场复杂的征迁形势,街道在年初就进行了大量的入户走访、调查摸底,进一步扣清征迁底子,为征迁政策的制定、评估、签约工作的顺利推进开好头、起好步;

  ——做实一个“细”字:做细群众思想工作、丈量核对工作和示范引领工作,赢得群众对征迁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狠抓一个“准”字:科学制定政策,严格把好评估审核、资料审核、安置审核、签约审核等重要关口,并合理安排时序,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交地任务;

  ——形成一个“合”字:多部门合力保障、合力攻坚、合力造势,凝聚起“迎亚运、立新功、展新姿”的强大合力;

  ——突出一个“稳”字:全体工作组人员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赤诚打动民心,依法依规、公平公正推进征迁,确保“稳”字当先,实现了无一起社会不稳定因素,无一起突击抢建、突击装修,无一起采取拆违等强制措施的 “三无”操作,按时完成种鸡场区块签约任务。

  宣传加带动

  拆是为了更好地建,改善的是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最大受益者理应是群众本身。可由于对征迁政策了解不彻底,许多征迁居民心中有疑虑。街道一方面大力宣传“政策不变”“原则不变”“节点不变”的“三不”方针和“先签不会吃亏、后签绝不多得”的工作理念,一方面,充分发挥居民组长、党员的带头作用。

  53岁的高忠兴是一名老党员,一直在种鸡场从事鸡苗孵化工作。自征迁工作启动以来,他就加入了指挥部工作组,既当“宣传员”,又当“运动员”,主动作为、率先签约。“拆迁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原先许多家庭五六口人挤在6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生活很不方便。遇到大风雨雪天时,还要提心吊胆,生怕房子会倒。”在他的引导和带动下,许多种鸡场的老居民纷纷响应号召,按时签约。

  83岁的王志庆和老伴住在种鸡场宿舍多年,虽说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但低矮破旧的房子、荒凉偏僻的周边现状,让他们对征迁期盼已久。“搬到安置小区里,房子面积也不小,小区也新,环境又好。补偿的钱用来装修,住得舒舒服服的,为什么不搬?”签约阶段启动的第一天,他一早就赶来签约。

  在企业组征迁,也涌现出了许多顾全大局,甚至主动上门签约的代表。“早签约早了却一桩心事,也不让工作组的同志为难。”征迁公告一发布,宝龙电器的负责人就开始寻找厂房,为企业的整体搬迁做准备。“在宁围办企业好多年了,虽然有点舍不得,但为了这里有更好发展,我们也愿意积极配合,以后再回来看看,肯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记者 钱嫣 童志辉 图片由宁围街道提供  
编辑:陈敏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