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新春走基层】建设亚运三馆 今年春节百余人坚守工地

2020年1月13日 7:57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1.jpg

本报记者靳林杰(左)正在亚运三馆建设工地体验预应力普工的工作

  编者按:基层自有新闻活水,脚底才有新闻富矿。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本报今起特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走进社区、企业,聚焦春节前后“特殊”岗位工作,反映民情民意,用笔和镜头报道基层一线日新月异的新变化,记录现代化国际城区征程中的新作为,传递正能量。

  虽然临近过年,但位于博奥路上的亚运三馆工地仍有700余名工人坚守在岗位上,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机器轰鸣不断。中建八局工人李修超的班组有18人,已经有11人回家过年了,为了赶工期,他还要继续在工地上坚守。

  “李修超是我们项目上有10多年经验的‘老人’,今天就让他带你体验下预应力普工的工作。”中建八局相关负责人对我说。1月11日上午8时,李修超正在雨中工作,手套上满是泥泞,看到我过去,他停下来,习惯性地拍拍手。

  36岁的李修超师傅告诉我:“预应力普工是个有技术性的活,没有半年时间不能熟练操作,今天就带你做一下最轻松的流程。”说是轻松,但对我来说也不轻松。他们正在施工的是体育馆外的八米高台,流程就是把一根长长的钢绞线伸到绑扎好的钢筋架子里。听上去很容易,但当我和李师傅以及另外一名工人抬起这根钢绞线时,才惊觉这个看似空心的“细管”着实不轻。三人抬着这个100多斤的管子,顺着钢筋架子不断往里塞,全程不能松手,要一下穿到底。幸运的是,第一次操作全程下来没有碰到什么障碍,只花费了几分钟就完工,但结束时,我的手臂已经有些无力,手掌有些发麻。李师傅告诉我,可以拍拍手,这样能缓解酸麻,这也是他停工时养成的习惯。

  结束了一组,中途没有休息时间,要立刻抬起下一根钢绞线进行操作,就这项工人眼中最简单的工作,我也只能坚持半小时。而平常工人们要从早上6点开始,工作10个小时,只有中午吃饭时才能休息一会儿。近几天为了赶工期,李师傅和他的工友们都要加班到晚上11点。

  在体验工作中,我了解到,我所做的这项工作叫作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通过施加预拉应力,能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也就能让建筑保持得更长久。这种做法能让亚运三馆的使用年限达到百年。

  以前一直听说亚运三馆从设计到建设一直充满“绿色”理念,在土方工程阶段,就采用土方泵送外运技术,将土方稀释成泥浆,通过管道运送到几公里外的卸土点,减少扬尘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身在亚运三馆工地,我切身体会到“绿色”“环保”等元素无处不在。虽然是下雨天,但还是能看到工地上有不少除尘设备,如雾炮机等,随时消灭扬尘。在工地,我还看到了装配式建筑等绿色建筑技术,通过在工厂加工好建筑构件,减少了现场作业造成的污染。

  中建八局的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建成后的亚运三馆将会有更多“绿色”元素,如刚刚施工的8米平台,以后会建成室外广场,种满绿化,供观众休憩。又如在雨水利用上,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到的雨水经过处理后,不仅可以满足场馆绿化灌溉、景观补水的需求,还可用来进行道路浇洒和车库地面冲洗。

  离开时,回望亚运三馆,体育场、游泳馆都已经进入顶棚铺盖施工阶段。今年春节期间,仍会有百余人留守在工地施工,向着2020年底竣工交付的目标冲刺。

作者:记者 靳林杰  
编辑:桂信怡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