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教师节特别策划 | 萧山这个家庭 三代人,100年,干同一件事

2019年9月10日 10:43来源:

  在萧山,有这样一个家庭,三代四人都从事教育工作。三尺讲台三代人,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长河里,一家人用接力棒的方式,承前启后,矢志育人。

  孔亚红与丈夫已从教32年,父亲从教34年,现已退休,今年是女儿从教的第2个年头,一家三代累计教书育人100年!

教师节特别策划 | 萧山这个家庭 三代人,100年,干同一件事

  一家三代教师

  耳濡目染 女承父业

  今年是孔亚红从教第32个年头,也是在高桥小学任教第13年。当了32年班主任的她喜欢把学生称为孩子。她说,无关功名,而是真的喜欢教师这份职业,想把所有学生当自己孩子去教。

  说起为什么要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孔亚红说是因为感动于上辈的执着,想继续上辈的忠诚。

  孔亚红的父亲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在我爸那个年代,教书匠不像现在这么吃香,教书更多时是为了糊口,虽然收入微薄,但父亲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这份工作。相反,他很热爱这份工作,爱他的学生甚至超过我们这些亲生儿女。”孔亚红回忆道,父亲这一代人,都是属于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父亲很多学生现在都事业有成,但偶尔相遇还是会毕恭毕敬地叫一声孔老师。孔亚红从小看着父亲为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也看到学生对父亲的爱戴和崇敬,她感到当老师好光荣。

  1987年孔亚红中专毕业,踌躇满志地奔赴教育战线,接过父亲的“衣钵”,以那个年代“女承父业”的方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教学相长 有教无类

  孔亚红身上有很多标签,“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浙江省优秀辅导老师” “杭州市优秀班主任” “萧山区教坛新秀”……然而这些透着荣誉和成就的称呼并不是她的最爱,她最爱的是学生的一声“孔老师”。

  说起自己的教育理念,孔亚红说:“我是带领学生畅游各种知识海洋的导游,不是剪去学生个性枝丫的园丁。”孔亚红觉得孩子的个性需要张扬,但个性不等于任性。

  在32年的教学生涯中,也碰到过特别调皮的学生,“可能是原生家庭原因,有个孩子脾气很大,爱动手。”碰到这样的学生,孔亚红更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她找这个学生谈心,教他如何发泄情绪。“我跟他说,每次想动手时就去操场上走走,实在忍不住就打沙袋、打墙壁。”后来,这个学生真的打墙壁发泄情绪,毕竟还是十来岁的孩子,痛到哭着找孔亚红诉苦,她趁机进行教育开导,之后,这个学生真的有明显变化。

  至于教学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儿,孔亚红说,在一次心理辅导的生理课上,她告诉学生因为有些女生生理期会不舒服,作为男生要照顾女生,第二天,她们班很多男孩子都带了红糖。说起这事她眼里满是欣慰。“除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说不累是假的,但乐在其中。”她觉得时代在变化,很多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教育就是一个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教师节特别策划 | 萧山这个家庭 三代人,100年,干同一件事

  孔亚红跟学生们在一起

  左手粉笔 右手是你

  孔亚红热爱三尺讲台,她与丈夫的爱情故事,也从学校开始。

  孔亚红的爱人也是一名教师,谈起跟丈夫的恋爱,她有些不好意思。原来,她俩是同学,后来相知、相爱就顺其自然在一起了。有句话叫“人的精神是一个家园,不长庄稼就长杂草”,他们何其有幸,能一起做精神家园的耕耘者。

  孔亚红与丈夫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1995年,女儿出生了,因为丈夫是校长,工作比较忙,所以执念于做个贤妻良母,做个不可复制的普普通通的老师”。孔亚红顿了顿又说:“要想在三尺讲台上站得稳,首先就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孔亚红左手拿着粉笔,右手是身为女儿、妻子、媳妇、母亲的一份责任与担当。她说,三尺讲台要耕耘好,需做到问心无愧;家庭也要照顾好,这是无愧于心。

  机缘巧合 三代教师

  说起女儿,孔亚红眼里是藏不住的自豪。“女儿身在教师家庭,她可以享受很多教育上的便利,但是也要背负不小的压力。成绩好,大家觉得没什么,因为她父母、外公都是老师。突然某天成绩没有那么理想了,大家会觉得很不正常。”孔亚红说,有次女儿去外婆家玩,感慨外婆家的空气格外新鲜,她也知道不该给孩子太大压力,但是为人父母,总希望孩子可以优秀一点,再优秀一点。

  前年,女儿大学毕业了,本来志不在执教,但机缘巧合下报考了杭二中的教师岗位,还被录取了。“我爱人说过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只有优秀的人才才能出培养优秀的人才’,从小我们对女儿的培养完全具备了当老师的基本素质,她从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孔亚红说,女儿现在觉得很开心,虽然忙但很喜欢自己的工作。

  孔亚红还记得女儿第一天入职时,老父亲特意打电话给外孙女,告诫她: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要保持初心,传承好这份事业。

  今天就是教师节了,每年的教师节,是这个三代四人教师家庭最热闹的时候,手机里叮叮咚咚的信息、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许许多多学生从四面八方传来感恩和问候,这也是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

作者:记者 夏燕云  
编辑:夏燕云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