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40年,40个家庭故事之四 1981年 我成为原昭东乡第一个“万元户”

2018年10月19日 8:20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40年,40个家庭故事之四 1981年 我成为原昭东乡第一个“万元户”

40年,40个家庭故事之四 1981年 我成为原昭东乡第一个“万元户”

40年,40个家庭故事之四 1981年 我成为原昭东乡第一个“万元户”

  人物:褚友根

  职业:退休个体户

  背景:1981年,他靠手艺成为原昭东乡第一个“万元户”

  挑着铜匠担走街串巷

  从前,老百姓家里常用的铜器种类较多,有铜勺、铜锅铲、铜面盆、铜脚炉、铜手炉、汤婆子等,瓜沥镇长巷村的褚友根,便是当地一位有名的铜匠。

  90岁的褚友根站在自家屋后,望着曾经繁华的长巷老街,思绪拉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年轻时,褚友根为了生计去上海当学徒学手艺,成了一名铜匠。昔日的城乡,铜匠师傅走街串巷,生意不论多少他都接,遇上生意好的街巷,一般都要忙上一天。

  走街串巷讨生活,风餐露宿十分辛苦。改革开放带来了全新面貌,褚友根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经济的气息。1980年,褚友根心中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铜匠担“落户”。“落户”的地点就在家附近,毗邻长巷老街。

  “那时候这里可热闹了,靠着手艺我办起了小作坊。”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和辛勤劳作,褚友根很快尝到了干个体的甜头——小作坊门庭若市,1981年他成了乡里第一个“万元户”。要知道,当时普通人每个月工资才30元左右,能成为“万元户”是件了不起的事。

  小生意赶上“大机遇”

  在“小摊”升级成“门店”的过程中,褚友根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个体户从被允许存在,到1984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再到后来的“必要补充”、“重要组成部分”……政策逐步“松绑”, 褚友根的财富快速积累。

  1984年,褚友根前往工商所登记了个体户,并拿到了昭东乡第一批个体工商经营执照。

  “拿到执照的时候真的很激动。因为有了执照,自己的店就是合法的了,并且也有了政府的认定和保护。”褚友根笑着说,原先的犹豫烟消云散,家里人也开始认同他的事业。

  “一九八四年度两个文明建设标兵户”“一九八五年度乡级个体手工业专业户”……褚友根将当年获得的这些荣誉,细心地用相框保存了起来。一项项荣誉,让他自豪:这条路是走对了。

  褚友根也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意见,认为目前个体经济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单纯像过去一样“起早贪黑”是不行的,关键是转变观念,跟上新形势。

  年轻一代更优秀

  如今,90岁的褚友根依然很忙碌。关心社会上的新情况,不时到儿子的厂里转转。

  “年轻一代肯定会比我们老一代更优秀,这是必然的。”褚友根说,下个四十年是属于年轻一代的。记者了解到,他的6个子女都很出色,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将工厂打理得井井有条,规模也越办越大,业务不断延伸。

作者:文/记者 项亚琼 摄/记者 丁毅  
编辑:徐俐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