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杭州大伯耳朵里“长毛”了!医生说做这件事不能太过度

2020年11月30日 8:6来源:都市快报

  很多人感觉到耳朵里有东西时,习惯用挖耳勺或者棉签挖一挖,有时还去采耳、洗耳铺子,感觉掏过就会舒服很多。

  但是,耳朵真的越“干净”越好吗?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慈军认为:“掏耳朵一时舒服,但可能造成细菌、真菌的入侵。”近日,她就接诊了一位因为采耳,导致耳朵“长毛”的大伯。

  前两天,60多岁的章大伯睡觉时总感觉左耳里面有东西滚来滚去,还咕噜噜响。老伴儿用上了好几种不同型号的挖耳勺,还辅助了小头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可算是把章大伯耳朵里的一颗“黄金”勾了出来。

  可到了第二天,章大伯却感觉耳朵里又痒又疼,听声音还有点闷闷的感觉,这下可把老伴儿吓到了,催他赶紧去找医生。

  在耳鼻咽喉科门诊,慈军用视频耳内镜进行了检查。镜子一伸进去,章大伯就在显示屏上看到,自己的的耳道里竟然湿哒哒的,还长满了白白的“毛”。

  章大伯惊呆了:“医生,我这耳朵怎么跟发霉了一样!?”

  看见章大伯如此惊慌,慈主任解释:“这大概率是外耳道真菌病,就是耳道内滋生了霉菌啦,你最近有没有自己掏耳朵或者采耳过?”

  这下,章大伯才和慈主任说了前几天掏耳朵的事。

  “挖耳朵是很容易引起外耳道真菌感染的。我们还是要先取一点分泌物,明确是哪种真菌感染,以便“对菌下药”。如果确诊了是真菌感染,一般需要治疗三周左右,而且容易复发。”慈主任说。

  为什么会发生外耳道真菌感染?

  人体周围环境中普遍存在真菌和细菌。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真菌就会攻击外耳道组织,造成感染。

  大多外耳道真菌病的病人会感觉耳痒、耳痛,耳道表面还可能会覆盖有白色分泌物。少数严重的患者会因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疼痛,甚至眩晕或耳鸣、听力下降等。

  所以,遇到以上症状要尽快就医。

  除了不正确掏耳,还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外耳道感染?

  环境温度和湿度增加,长时间佩戴入耳式耳机导致外耳道内不通风,耳道进水,不合理用药,炎症,耳炎等也有可能引起外耳道感染。

  那么,到底要不要掏耳朵呢?

  慈军主任给出正确答案:掏是可以。但是,如果频繁掏耳朵,将耳道清理得过分干净,就会使耳道失去一层保护屏障。所以,一定得避免过度、频繁掏耳朵。

  正常人的外耳道分泌物——耵聍,也就是俗称的“耳屎”对耳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耵聍富含油脂,被滋润的耳毛能够更好地阻挡空气中细菌和粉尘的入侵,也可以预防昆虫等生物的进入,从而减少耳道疾病的发生。

  2、保护耳道皮肤,避免耳道过度干燥。

  3、如果没有耵聍的保护,声波直接传入耳道,猛烈的声波会损伤鼓膜,甚至引起鼓膜破裂。

  4. 耵聍中含有抗菌酶、免疫球蛋白等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消灭外耳道的细菌。除此以外,耵聍中含有的脂肪酸使外耳道处于弱酸性环境,能够达到轻度杀菌和抑菌的作用。

  那么,如何科学掏耳?

  1、耳道本身有自排自洁能力,大部分人的耳屎会在说话、吃饭、咳嗽、打哈欠时自动排出。所以,在保持外耳道干燥同时,要减少掏耳频次。

  2、注意掏耳的工具的洁净。如果用挖耳勺,则要在掏耳前用50%~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注意不要与他人共用掏耳工具。

  3、掏耳朵力度要轻,以免损伤耳部黏膜。

  4、最好不要用棉签清理耳朵。因为棉签可能会将外耳道内的耵聍推入更深,导致外耳道内深部存积大量的湿润耵聍,促进霉菌生长。可使用一次性包装碘伏棉签,轻轻在耳道口转几圈即可,深度不宜超过2厘米。

  5、耳道内进水时,应及时将耳道烘干(可用吹风机,低档温热风吹干),避免继发感染。

  6、出现耳道不适时,要到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用视频耳内镜和中耳夹将分泌物精准夹出。

作者:记者 陈彦汝 通讯员 张玥洁 张媛  
编辑:周圆圆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