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微信

22位杭州院士回家乡 为杭州未来建言献策

2020年10月26日 9:40来源:都市快报

  翻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名录,能发现很多亲切的杭州籍院士。而在杭州,还有更多籍贯不在这里,但曾经在这片土地上长期学习、生活、工作过的院士们,杭州是他们的第二家乡。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两院院士是科学家中学术水平最高、科研资源最集聚的群体,也是爱国创新、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典范。

  对于杭州来说,他们是一笔“巨大财富”,一个值得开发的人文宝藏。

  杭州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去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杭州举办了2019年“杭州院士家乡行”活动,邀请到20位院士回到杭州,看看老宅故居、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寻找儿时记忆,抚慰乡愁,也为杭州的创新发展贡献宝贵的意见。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谋篇布局的重要时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意义重大。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市委“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等决策部署,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积极做好联系服务院士专家、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院士文化、开展院士专家决策咨询等工作,今天起,至10月30日,由杭州市委人才办、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都市快报承办的2020年“杭州院士家乡行”活动,又将迎来一批“最强大脑”。

  今年院士家乡行活动共邀请到了22位院士,在接下来的几天,院士们将故地重游,走一走,看一看,实地调研考察,看看杭州的新发展、新变化,为杭州“十四五”规划贡献智慧和力量。

  潘云鹤院士

  1946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校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他是中国智能CAD和计算机美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CAD和工业设计的研究,在计算机美术、智能CAD、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虚拟现实和数字文物保护、数字图书馆、智能城市和知识中心等领域,承担过多个重要科研课题,创新性地提出跨媒体智能、数据海、智能图书馆、人工智能2.0、视觉知识等概念,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集暘院士

  1935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79-198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任访问教授及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高级客座研究员。1989-2001年任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1981-1995年任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委员。

  主要从事地热和水文地质研究,包括地热资源评价、地热能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等研究工作,在大地热流,深部地热,矿山、油田地热和地热资源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20世纪70年代开展大地热流和矿山地热研究工作,填补了中国这一领域的空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等荣誉。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高从堦院士

  1942年11月12日出生于山东即墨。化学工程专家。曾任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副主任和总工程师。1965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

  长期从事膜分离和水处理的研究开发工作。1967-1969年参加过全国海水淡化会战,先后参加、组织、承担并完成了国家、浙江省和国家海洋局重点项目十多项,对国家的不对称和复合膜(反渗透、纳滤、超滤和离子交换等)及组器的研制和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董石麟院士

  1932年12月生于浙江杭州。空间结构工程学家。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1960年研究生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建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薄壳结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等空间结构及升板结构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同时主持设计了大量重要空间结构工程。在空间结构工程领域进行结构设计、分析计算、咨询审查、方案更新、试验实例的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有:首都体育馆、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体育馆、国家大剧院、2008年奥运会“水立方”游泳馆等。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爱慈院士

  1941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

  参加了我国第一台高阻抗电子束加速器的研发。负责研制成功我国束流最强达1MA的低阻抗脉冲电子束加速器闪光二号,提出了技术设计和调试方案并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建成了多功能辐射装置强光一号。近年来,主持研制成功紧凑型小焦斑高能X射线装置剑光一号。主持开拓了极强脉冲电子束的产生、传输、诊断及应用的研究方向。推动并主持开展了高功率离子束产生和应用等重要科研项目,取得显著进展。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泽院士

  1953年1月出生于天津。材料科学晶体结构专家。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198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材料性能与显微结构关系研究,并取得了系统创新性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求是杰出青年奖”“何梁何利奖”等9项国家及部门级科技奖励。近年来,主要利用和发展现代电子显微学原位、动态分析方法,研究先进材料在高温、复杂力学载荷等外场作用下的结构演变与性能间关系。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位秋院士

  1938年9月生于浙江义乌。力学专家。浙江大学力学系教授。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1964年西北工业大学非线性振动专业研究生毕业。

  主要从事非线性随机振动、结构宽带随机振动、随机有限元及随机疲劳与断裂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创了一个崭新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体系框架,为解决工程中一系列极其困难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关键问题提供了一整套全新而有效的理论方法。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都有为院士

  1936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磁学与磁性材料学家。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

  长期从事磁学和磁性材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开展了磁性、磁输运性质与材料组成、微结构关系的研究。在国内较早地开展颗粒膜的磁光效应与磁电阻效应、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进而又进入到自旋电子学的领域,开拓了半金属与稀磁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现重点研究纳米材料的磁性以及与自旋相关的输运性质。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兰娟院士

  1947年9月生于浙江绍兴。浙江大学教授、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

  创建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显著降低肝衰竭病死率;微生态调节保护人体健康,引领国际微生态发展。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积极建言献策,更主动请缨,深入红区临床救治重症患者,为我国成功应对各种传染病、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6项,省部级奖励16项,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光华工程科技奖,谈家桢科学奖临床医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段树民院士

  1957年10月出生于安徽蒙城。神经生物学家。浙江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91年获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研究领域做出系统的创新工作,尤其在胶质细胞信号分子释放机制、胶质细胞对神经环路和突触可塑性的调控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在神经科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变了人们对胶质细胞功能的认识。

  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尚永丰院士

  1964年生,甘肃人,医学分子生物学家。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天津医科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尚永丰院士主要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的研究,研究成果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晓南院士

  1944年10月生于浙江金华。土木工程学专家。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84年获浙江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岩土工程教学和理论研究。创建广义复合地基理论, 促进形成复合地基技术应用体系。参加、主持多项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机场和填海工程等重大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提出基坑工程按变形控制设计和按稳定控制设计理念、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原则,较系统研究了基坑工程环境效应及防治对策。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谭蔚泓院士

  1960年5月生于湖南益阳,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中科院医学所所长。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2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解决了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在国际生物分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核酸适体、分子识别、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的原创性工作。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云敏院士

  1962年2月生于浙江温岭,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家。浙江大学教授。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1986年和1989年获该校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多项介质超重力相演变”项目负责人。

  长期从事软弱土静动力固结、降解固结理论和灾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基于结构屈服应力的固结模型及深厚软土地基沉降控制准则;提出了砂性土初始液化强度的剪切波速表征模型,以及相应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和处理技术;建立了城市固体废弃物降解压缩本构关系,提出了生化反应、骨架变形、孔隙水气运移和溶质迁移耦合作用的降解固结理论,研发了液气分离立体导排、高效防污屏障等技术,解决了填埋场环境灾害防控难题。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家彪院士

  1961年4月生于浙江杭州,海洋地质专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标准化组织海洋技术分委会主席。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力学系,1989年获同济大学海洋系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海底地质科学与海底探测工程技术研究,拓展了海底科学海洋维权应用的新领域,系统开展了划界地质学和深海热液硫化物找矿的技术理论研究,在我国大陆架划界工程和国际海底硫化物圈矿工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荷凤院士

  1957年9月生于浙江嵊州,籍贯杭州临安。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妇产科主任医师,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和香港大学客座教授。973首席科学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牵头人,863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负责人。教育部“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国际生殖遗传学会(ISRG)创会理事。担任RBMO等4家SCI杂志编委,在Nature Medicine和PNAS等SCI杂志发表论文260余篇。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戴民汉院士

  1965年4月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讲席教授,现任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或现任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146工作组共同主席、“上层海洋—低层大气研究”计划及“痕量元素和同位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9世界海洋观测大会议程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戴民汉长期深耕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特别是“海洋碳循环”这一国际前沿,探究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在Scienc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90余篇,是国际海洋碳循环领域的知名科学家、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致力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强化海洋管理的科学基础,任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高级别小组专家组成员;热心海洋科学的大众传播,与国内外同仁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海洋科学卓越教育伙伴计划”及“70.8海洋媒体实验室”。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裕国院士

  1961年11月生于浙江象山。生物化工专家。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授。1983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

  主要从事医药、农药和营养化学品生物制造工程技术创新,建立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融合有机合成、化学工程原理和方法的生物有机合成技术新体系。发明系列生物催化剂筛选、改造和工业应用新技术,开发了多种工业酶制剂以及生物催化合成和化学-酶法合成新路线,建立了医药、农药和营养化学品生产过程重构、强化和替代新技术,实现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重症感染、精神类疾病、糖尿病等重大药物以及氨基酸、维生素、功能性糖和糖醇等的工业化。发明了最大假糖类农药井冈霉素高端品种及其衍生物生物合成新技术。开发成功最大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阿卡波糖生物合成新菌种和新技术,获得了产品质量领先于国际的原料药和制剂,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志镇院士

  1955年5月生于浙江苍南。半导体光电薄膜材料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1982年毕业于浙大电机系,1984年、1987年在浙大光仪系获硕士、博士学位。

  开辟了浙大半导体薄膜研究方向,首创超高真空CVD技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开创了国内半导体ZnO薄膜掺杂研究先河,建立了p型二元共掺原理与技术,国际首次由MOCVD法制成ZnO-LED原型器件并实现室温电致发光;发展了n型氧化锌高导电掺杂技术,突破无铟透明导电薄膜难题,实现了产业应用。

  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汉明院士

  1952年6月生于江苏常州。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制造)专家。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长期工作在我国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并做出突出贡献。主持、参加了包括国家重大专项在内的0.13微米至14纳米七代芯片大生产工艺技术研发,攻克了包括刻蚀等一系列关键工艺难点,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缩小。用理论模型支持我国首台大生产等离子体刻蚀机研发。创建了设计IP核技术公共平台,支持芯片制造产业链协同发展。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文兴院士

  1964年12月生于浙江绍兴。纤维材料专家。浙江理工大学校长、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纺织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主任。1984年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制丝专业,1987年获浙江丝绸工学院丝绸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蚕丝蛋白质结构和性质、生丝高质量制备技术、高黏聚酯熔融缩聚反应器、涤纶工业丝熔体直纺技术、功能性纤维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提高了我国生丝质量整体水平,攻克了熔融缩聚制备高黏聚酯熔体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涤纶工业丝高效节能生产。

  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冯长根院士

  1953年2月生于浙江绍兴。英国利兹大学化学院博士,英国工程技术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科协常委、副主席、中共北京市委委员,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协常委、副主席、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科技导报》社长、主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一直从事化工(应用化学)、安全、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科研与开发。

作者:记者 吕磊  
编辑:程栋

相关新闻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图片新闻

头条推荐

视频推荐

新闻 即时报 专题 视频 教育 房产 理财 家居 健康 汽车 钱塘新区 网络问政 湘湖社区 北干楼宇 钱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