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萧山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 大会发言 > 正文

张国琴

更新时间:2020年4月14日 9:32    内容来源:   

  张国琴

  无党派界别委员张国琴,发言题目是《关于破解“舌尖上的养老”难题的建议》。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生活,做好老龄工作,特别是做好高龄、孤寡、独居、空巢等困难老人的养老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下大气力来应对。

  我区经过这几年努力,养老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形成了9064的养老格局。由于居家和社区养老仍是老人们的首选,而随着他们自理能力的下降,为老服务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助餐服务。

  从2018年起, 我区重点推出了老年食堂的建设。现在已有老年人助餐服务单位39家,覆盖村社273个,日均服务老人1100余人次。形成了四种比较典型的助餐模式:有自建老年食堂、依托附近养老机构、挂靠周边饭店、借助大型配送餐中心等,较好地解决了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一大难点和痛点,让他们享受到家门口的幸福滋味。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低一弱”:

  一是覆盖率低。目前我区共有村社541个,但只有273个提供助餐服务,覆盖率仅为50.46%。

  二是参与度低。由于老年人助餐服务的准入标准不断提高,再加上公益性带来的低效益,严重影响了社会化助餐单位的参与热情。

  三是扶持度低。在自建老年食堂一次性建设补助方面:我区最高为3万元,而上城、滨江为10万元,西湖区更达20万元;在运营补助方面:我区每年最高为3万元,而余杭每年是5-15万元不等的补助,滨江已实现从补机构向补人头转变,每人每餐直接补助5元。

  四是协同性弱。部分基层在开展助餐需求摸底时不深入,导致分析研判不够精准。区级部门也缺乏联动,没有建立良好的信息互通和协同管理机制。同时,现有管理手段又落后,以手工记账为主,造成日常绩效补助难以保证。

  为此我们提以下四点建议

  1. 深化认识

  杭州早在2017年就出台了《关于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实现困难老人助餐服务全覆盖,全市城乡社区必须要有一种以上老年人助餐服务方式。今天离2020年年底只剩270多天,而我们离杭州市全覆盖要求还有50%的巨大缺口,迫切需要我们提高认识,加快出台政策,按时完成全覆盖的基本要求。

  2. 落实责任

  区民政部门要将老年食堂建设纳入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考核目标,要积极构建以老年食堂为主体、其他助餐模式为补充、智慧化服务平台为依托的助餐体系;区市监部门要加强对老年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各镇街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加大老年食堂推广力度,加强日常管理,保障资金的有效使用。

  3. 创新模式

  探索以“个人掏一点、社会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的参与模式,保障老年食堂良性发展。一是公建民营模式。由政府负责固定资产投入,委托专业的社会组织来运营。二是民办公助模式。通过慈善冠名、授牌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服务。建议慈善总会设立区级老年人助餐基金,重点保障困难群体的就餐需求。三是志愿互助模式。广泛招募志愿者,参与助餐服务的各个环节。探索建立志愿者积分制和时间银行,通过积分兑换等形式给予奖励。

  4. 强化保障

  一是党建引领。将助餐服务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还可利用村社闲置土地开垦好“初心菜园”,免费提供给老年食堂。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如果按现有就餐情况来推算全覆盖人数,同时参照周边区运营补助模式,我区全年财政补助也只要350万,但产生社会效益却是巨大的。三是保障用房。各镇街在老年人相对集中、无污染的安全区域,优先选取合适的闲置用房,以改建、租赁等形式保障好场地和设施。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天下至味,不过一碗安乐茶饭。对于独居或孤寡老人来说,每天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就是最大的幸福了。他们的这个小小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作者:  编辑: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