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决战2020,萧山在行动 > 我眼中的全面小康 > 正文

区市协作路上的“建德之变”

更新时间:2020年9月8日 9:38    内容来源:记者 姚潮龙 杨圆圆   

  4日一大早,建德市统筹办副主任、萧山干部俞洁民来到建德三都镇镇长方睿办公室,两人就三都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进行协商。受制于财政实力,三都是建德唯一一个没有单独公办幼儿园的镇。得知这一情况后,俞洁民立马跟进,希望借助区市协作能帮到忙。

  不只是民生项目。自区市协作启动以来,萧山秉承真情实意、拿出真金白银,全方位、多领域支持这位“上游的兄弟”,持续助力建德“乡村振兴”、“消薄”攻坚、产业协作、民生改善等,为建德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数据表明,截至目前,萧山已累计出资2亿元,一批大项目因为萧山的“雪中送炭”得以顺利实施。特别是,萧山还牵头做好第四协作组相关工作,带动协作组累计投入资金9.11亿元、完成协作项目344个。

  村级经济更强

  一张张年轻面孔进出标准厂房,一个个背包客前来实地考察,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这里给人以活力无限、动力十足、未来可期之感。这里就是建德高铁新区五马洲区块的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

  “园区投用时间不长,目前已有5家企业入驻,预计到年底能实现‘满园’。”建德高铁新区相关负责人蒋卫涛介绍,园区运营主体为建德市乡村振兴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由建德市高投公司和薄弱村共同成立,“其中40个薄弱村的4000万元注册资金,全部来自萧山的专项扶持资金。”

  也就是说,通过入股形式,将原本分散给各个村的扶持资金集中统一,以联合开发、抱团发展的方式,搭建消薄增收大平台,保障薄弱村每年都有固定收益分红。据介绍,2019年实现收益分红200万元,按股权分配每村年经营性收入增加5万元。

  建德有160多个村,但村级集体经济普遍不强,特别是经营性收入几乎是没有好的门路。“萧山农村比较富足,发展集体经济方面比较有经验。”建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盛夏曾到萧山挂职学习过一段时间,谈及区市协作,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萧山助力建德相对欠发达村“消薄”很有一套,“不是给钱就行了,而是通过专项资金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不只是乡村振兴公司,萧山安排扶持资金2000万元助力建德旅投公司和49个薄弱村组建三农公司,去年分配每村年经营性收入增加5万—10万元;安排资金4200万元,主要用于74个村集体购置和新建商铺,发展物业经济;安排扶持资金950万元,用于大洋镇12个村联合抱团实施小微创业园项目,2019年实现租金收入60.8万元,每个村分红5万元……

  可以说,萧山以帮扶资金作为杠杆,实施了一批消薄增收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形成了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共赢的局面。

  根据计划,今年建德消薄要实现“3020”全覆盖、“5030”过半数的目标,即所有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一半以上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经营性收入30万元。截至目前,建德所有村已顺利实现“3020”全覆盖,80%的村实现了“5030”目标。

  农旅融合更快

  尽管太阳当空,但68岁的儒博村人张青山却忙得不亦乐乎。“以前外出打工,如今家门口就业,工资也不低。”张青山一边在稻田里除草,一边笑着说。

  张青山工作的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大同镇儒博村和上马村交界处,面积达到500多亩,园区种满了水稻,还养了2000多只稻鸭、1万多斤甲鱼。“目前固定工有5个,农忙时还要雇10个,以周边村民为主。”生态农业观光园负责人童栋梁介绍。

  童栋梁是萧山新塘人,开服装厂的他也是首次来建德做农业。“区市协作很给力,园区今年4月初才动工,但现在已经有模有样了。”童栋梁表示,这主要得益于萧山拿出500万元协作资金,完善了园区配套设施。

  在建德市农经服务中心负责人吴玲燕看来,建德最大资源禀赋是山好水好,最大课题是如何盘活好山水资源,“把这山这水变成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变成老百姓口袋中的‘金山银山’。”吴玲燕认为,城乡统筹关键在产业、区市协作重点在项目,而萧山对建德的协作恰恰抓住了这一重点,“借力建德禀赋,大力推进农旅一体化,建成了一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好项目。”

  比如说,投入2600万元协作资金助力建德建设“桔香映柳”绿道项目,并吸引了开元旅业集团投资;参与引进了萧山区阳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建德市草莓研究院,支持草莓产业化发展;引进萧山企业杭州斐悦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斐济果小镇;拿出协作资金1500万元,支持建德市果蔬乐园“双创”中心,打造建德农业创业创新新引擎。

  俞洁民说,立足建德特色、发挥萧山优势,我区将一如既往探索协作发展新路径,全力弹好区市“协奏曲”,唱响乡村振兴“好声音”。



作者:  编辑: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