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0萧山两会 > 最新播报 > 正文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更新时间:2020年4月14日 23:55    内容来源:萧山网   

  4月14日上午,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委员们围绕全区改革发展大局建诤言,聚焦民生热点话题献良策,发出履职“好声音”。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区领导佟桂莉、叶建宏、蒋金娥、顾春晓、童一峰、金孝平、陆志敏、罗林锋、吴炜炜、方军、方炜、陈琴箫及区级相关部门、平台负责人应邀到会,听取委员发言。

  区政协主席洪松法,副主席姜国法、黄晓燕、施利君、陈金良,党组成员徐晓福,秘书长叶阿洪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姜国法主持。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顾春晓充分肯定了委员发言,并给予一一回应。他认为,政协大会发言是长期以来区政协和广大委员支持政府工作、关心萧山发展的缩影。委员们的发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政府工作提供了不少“金点子”,充分体现了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和特点,展现了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和担当。区政府将认真研究吸纳这些意见建议,切实把委员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政府工作的实际成效,更好地建设萧山、服务群众。

  顾春晓表示,面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今年的政府工作机遇与挑战同在、动力与压力并存,但相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嘱托,有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区政府一定会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奋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同时,区政府也将全力支持政协工作,切实为政协履职提供保障。希望区政协和广大委员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政府工作,为政府工作多建睿智之言、多行监督之责,为萧山赶超跨越发展加油鼓劲、凝心聚力。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列席会议人员

  政协大会发言是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也是区委区政府听取民意、汇聚民智的有效渠道。会前,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各界别、政协各片委员组紧扣中心大局,深入一线调研,认真撰写了35篇高质量的发言材料。会上,汪新来等14名委员作现场发言,其余作书面发言。

  “要主动抢抓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数字赋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会兴城,通过办好一场会,提升一座城。”“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能力。”“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产业兴旺文章,把‘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要打通老年人就餐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委员们的发言涉及疫情防控、经济转型、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事业发展、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有的直击转型升级的痛点,有的聚焦深化改革的难点,有的关注社会民生的热点,选题精准、调研深入、数据详实、论证严密、建议务实,赢得了与会领导和台下委员的纷纷“点赞”。

  1、科技界——汪新来

  加快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疫情使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命健康产业再次成为焦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赶超跨越发展中,萧山须聚焦创新资源,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高地。

  建议:

  1.聚焦产业定位。关注云医疗产业、智能器械产业、创新医药产业等。

  2.优化产业规划。结合“4286”规划和我区生命健康产业现有基础,形成“一廊多点”发展格局,打造点线面结合的生命健康产业黄金走廊。盘活存量,加大力度,提升效率,确保项目落地。

  3.完善产业体系。形成集研发、孵化、小试、中试、生产、集中配套和检测等一体化发展体系,推动行业发展。深入开展医学产学研合作,引进专业人才承担专业领域工作。

  4.创新产业服务。成立生命健康产业领导小组,搭建混合所有制平台,对产业园区进行管理和跟投,积极引入专业团队,助力项目高效运转。

  5.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审批部门人员业务学习培训;优化空间配置,打造更适合国际交流的空间和软环境,同时落实精准的人才、科技、金融、土地等配套支持。

  2、社会科学界——来波

  加快城市有机更新 激发城市内生动力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随着撤市设区城市化推进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发展上还存在城市综合功能还不够完善、老城区更新改造还不够有力、城区交通体系还不够有序、城市遗产保护还不够重视等问题。

  建议:

  1.强化城市规划引领。进一步提升完善现有的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的刚性导向和严格实施。

  2.优化城市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城市道路功能,加快提升道路品位。

  3.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优化配置各类民生公共设施,完善业态,实现服务均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的新追求。

  4.加快老旧城区整改步伐。尽快启动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推动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增强群众获得感。

  5.注重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做好国家文保单位的保护利用,着力保留更多的城市记忆,提升萧山城市韵味。

  6.轻重缓急分类推进。要加强系统谋划,关注民生,分层推进。

  3、工商联——朱立民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谋求经济稳健发展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2020年对企业来说将是举步维艰的一年。政企各方必须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经济的稳健发展、社会的安定和谐。

  建议:

  1.坚定信心。以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2.共渡难关。企业要积极实施自救,履行责任和担当。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要加快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3.练好内功。企业要从稳订单、拓市场、强管理、重技改、增动能、优队伍上下功夫。着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技术改造,推动管理精细化,把握市场需求,寻找新的增长点。

  4.强化支持。政府要重视实体经济,关心关爱企业家,同时抓好政策落实,延长优惠政策,实施精准扶持。

  5.提升发展。企业要有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突出数字赋能,拥抱新业态、新模式。突出产业链优化和整合,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飞跃。

  4、农工党萧山区基层委——裘斐鋆

  打造“城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近年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是一项重要工作,落到萧山的使命,就在官河。从官河城区段入手,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一个有体验、能感受、接地气的文化传承载体,助推官河文化主动融入萧山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建议:

  1.让历史说话,打造感受线。建议沿城河游步道,以现有古桥、铜雕为基础,适当补充文化景观小品。并在沿线重要节点、文保点设置二维码,充实讲解内容,讲述身边习以为常的文物的背后故事。

  2.融入生活,打造体验线。整合老萧山具有特色的传统店铺,局部再现水上街市的繁华景象。引进文创业态,打造慢生活休闲空间。探索打造“素食”特色文旅体验项目,推动沿河业态升级。

  3.传承文化,打造展示线。以江寺公园为主要载体,沿线公园用房作为补充点,综合打造城河沿线文化展示平台。

  4.串联资源,打造承接线。利用资源优势,设计游船动线等方式串联湘湖、老岳庙(西大门)、祇园寺(体育路)、古纤道(新塘)等一批文旅资源,向内串联,向外对接,成为萧山文旅产业融杭发展的重要引流节点。

  5、医卫界——贾和祥

  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努力提升应对突发事件服务能力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疫情之下,我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还存在诸多的短板与弱项,如应急物资储备不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救治能力有待增强、预案更新不够及时,这些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建议:

  1.加大医疗卫生硬件设施投入。突出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单位的公益性,强化财政对公共卫生工作的保障,建立公共卫生工作长效投入机制。

  2.加强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建设。调整机构编制,重新核定员工绩效工资,建立人员薪酬增长机制,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3.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坚持“常量储备、动态补充、合理利用”的原则,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目录。

  4.提升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能力。建议新建专门的医院院区。合理布点,预留设立临时传染病方舱医院的建设内容。

  5.建立应急预案定期修订和演练制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定期进行评审,及时完善修订。将社会层面演练和专业机构演练相结合。

  6.提升全民公共卫生素养。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民进萧山区委会——朱亚利

  美好教育 从百姓所盼实事做起 打造我区“有温度”的学后托管新模式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当前的萧山已开启美好教育新征程,随着全区教育大会的召开,各类利好政策的出台、多项美好举措的推进,以及去年将学后托管工作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托管机制不够健全、托管效果不尽人意、经费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

  建议:

  1.健全机制、明确责任。托管服务实施多方合作,形成多方配合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

  2.丰富内涵、优化服务。开展基本托管+素质提升的“1+X”学后托管新模式,优化服务,丰富教育内涵。

  3.完善政策、合理分担。完善政策激励措施,产生的费用由多方共同合理承担,并在现有试点基础上将学后托管工作按需服务、全面铺开。

  4.创新管理、强化监督。打破制度壁垒,创新管理模式,调动教师积极性,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

  7、九三学社萧山区基层委——董可星

  从用地机制着手优化营商环境 为“新制造业计划”铺路架桥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当前的萧山要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确保洽谈的项目能成功落地,就必须解决用地机制问题,实现“地等项目”。改进政府工作效能,就是改善营商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区存在许多项目因为没地或者供地太慢、太少被搁置的问题。

  建议:

  1.统筹落实规划调整,结合招商实际提出调规建议,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共同探索制定过渡性政策。

  2.建立产业做地资金池,缓解资金压力,提高土地报批和项目落地效率,并制定长效的资金池管理制度。

  3.提高净地出让标准,达到“多通一平一围栏”标准,加强对已出让产业用地环境的维护,避免企业承担不必要的费用。

  4.储备存量用地用房,建设一批,改造一批,盘活一批建设用地,形成存量招商空间。

  8、无党派——张国琴

  破解“舌尖上的养老”难题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2018年我区推出老年食堂建设,已有助餐服务单位39家,覆盖村社273个,日均服务老人1100余人次,并形成了自建老年食堂、依托附近养老机构、挂靠周边饭店、借助大型配送餐中心四种典型助餐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一大难点痛点。但是仍然存在覆盖率低、参与度低、扶持度低、协同性弱的问题。

  建议:

  1.深化认识,加快出台相应的政策,按时完成2020年实现困难老人助餐服务全覆盖的基本要求。

  2.落实责任,将老年食堂建设纳入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考核目标中,并形成全面有序的助餐体系。加强对老年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落实主体责任,加大老年食堂推广力度。

  3.创新模式,探索新型老年食堂参与模式,创新使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志愿互助三种模式,保障老年食堂良性发展。

  4.强化保障,加强党建引领、财政支持和保障用房,确保老年食堂可以持续稳定发展。

  9、致公党萧山区基层委——陆灿伟

  破解垃圾分类短板 全民共建美好家园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萧山已初步建立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体系。但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区垃圾分类工作依然存在着一些短板。

  建议:

  1.加强监督考核,保证参与率。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切实提升镇街工作均衡度,提高分类质量。

  2.深化智能应用,提升精分度。强化科技监管,充分利用垃圾分类智能监管系统,以城市大脑萧山平台为依托,做大做实垃圾分类大数据,提高监管效能。

  3.激发物业责任,实现长效性。重视物业主体作用,督促物业公司认真履行责任,探索“以奖代补”模式,激发物业工作主动性。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确保垃圾分类长效化。

  10、台属界——王薇

  主动接轨长三角 助推萧山实现跨越发展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萧山作为杭州城市发展新中心、省市发展的排头兵,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枢纽优势,民营经济基础雄厚,数字经济全省领先。但要实现新一轮的赶超跨越新发展,只有进一步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

  建议:

  1.深化认识。要深刻领会中央布局落子的战略意图和省、市委的工作要求,主动去贯彻、去落实、去全方位融入。

  2.明确定位。找准萧山的定位和功能,把萧山定位为长三角金南翼中心城市增长极,充分彰显区位特色优势。

  3.完善设施。完善交通设施,全力支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发展智慧交通产业体系,完善物理空间平台、公共服务平台。

  4.加强对接。加强与政府平台、兄弟城市、企业项目的对接。

  5.深化合作。完善与周边区域的合作机制,积极打造钱塘江科创大走廊。深化与兄弟省市园区、平台的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6.加强领导。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前后衔接,形成运转有序、协调有力的工作格局。

  11、农林界——胡伟利

  实施产业振兴 让美丽乡村走上富强路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萧山涌现出了进化欢潭村、浦阳灵山村、益农群围村等一批亮丽村庄。接下来,如何通过乡村产业振兴,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推动“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转化。

  建议:

  1.规划引领,让产业布局更加清晰。结合萧山东片、中片、南片不同地形地貌,从乡村实际出发,认真谋划产业发展。

  2.产业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数字农业为主的新“五大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3.品牌引领,打造萧山特色乡村经济。学习象山“红美人”和重庆“涪陵榨菜”品牌及其营销模式,打造我区农产品、民宿、电商等区域公共品牌等。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带动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龙头企业。

  4.模式引领,创新农业营销新方式。发展农业新零售,进一步拓展区级农业电商孵化平台,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推进集中集约规模经营。

  5.要素引领,重点破解“人、资、地”三大要素。全面构建“两进两回”长效机制,引才引智进乡村,引导各类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对农业重点企业等给予倾斜保障,为乡村产业提供较为宽松的创业环境。

  12、经济界——胡敏

  发挥“亚运综合效应” 提升萧山城市品质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在确保亚运项目顺利推进的基础上,应尽快统筹研究部署“亚运兴城”工程,充分发挥亚运综合效应,最大程度放大亚运筹备对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撬动作用,实现全方位赶超跨越发展。

  建议:

  1.完善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加强领导,成立萧山亚运兴城工作领导小组,全过程全方位梳理并明确萧山亚运筹建在推动萧山城市开发、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环境提升、赛后利用等各领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路径、保障手段等重大事项。

  2.抢抓机遇,加快产业集聚。大力发展亚运经济,让数字经济、会展经济、旅游经济、体育经济等现代产业集聚因峰会而起。打好“亚运核心区”金名片,积极培育引入新兴产业,全力拓展产业空间,打好“产业兴城”组合拳。

  3.拉高标杆,提升城市能级。明确目标定位,以“国际化新城区”为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全面打造国际都市中心区。

  4.营造氛围,展示文明形象。突出主题,营造向上向善、诚信互助、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全民办亚运的良好氛围。实施全方位宣传,主动讲好萧山故事,弘扬萧山精神,打造萧山独特品牌。

  13、民盟萧山区委会——潘志军

  加快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 助推萧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面对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现状,萧山要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发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是助力复工复产、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

  建议:

  1.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区。尽早谋划争创建设示范区,以此缓解院校人才供应和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矛盾,完善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中的参与机制,培育创新经济新形态。

  2.构建产教融合生态链。着力建立“政府对接院校、院校对接企业,促进创新发展产业转型、促进院校内涵建设水平提升”的“双对接、双促进”机制,加强与高等研究院合作,鼓励区内院校开设与新兴产业相配套的专业,促进教育链与人才链、供给链与需求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3.培育产教融合“样板房”。打造试点园区,培育示范项目,以浙大研究院与光通天下网络安全实验室等项目为示范样板,校企共同制定教学、生产计划,打造产教融合联盟。

  4.打好产教融合组合拳。成立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出台资金政策、分配政策,促进非财政性收入有效分配、管理和使用,对园区进行 “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

  14、民革萧山区基层委——梅红

  推动萧山区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观点:萧山要实现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抓住“时间窗口”,在先进装备制造、纺织化纤、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力,通过强化梯队培育、载体建设、转型升级、精准施策、服务保障,把“萧山制造”做精做强。

  建议:

  1.强化梯队培育,提升发展后劲。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领航,加强“专精特尖”支持,加快中小企业培育,引领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强化载体建设,加速产业集聚。主动发挥平台优势,重点打造特色载体,改造提升工业园区,推动小微企业入园集聚。

  3.强化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能级。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以“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为重要抓手,推进发展能级提升,实现萧山制造从低端环节向中高端环节的攀升。

  4.强化精准施策,引领创新发展。完善政策体系,构建精准的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在鼓励“专精特新”示范、扩规升级、独角兽企业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对各级各类创新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提高标准进行资助。

  5.强化各类保障,形成合力推进。强化组织保障,强化要素保障,引入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提升企业归属感,增强发展信心。



作者:记者 邱璐 杜科慧  编辑: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