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抓好“三个年”撸起袖子干 > 新闻 > 正文

见证萧山经济开发区的“亮剑时刻”

更新时间:2020年3月18日 9:58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   

  “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见证萧山经济开发区的“亮剑时刻”

  按下快进键,我省各地陆续进入“复工进行时”。眼下,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复工复产已然成为抗疫“新战场”,久违的春意在这里翻腾起勃勃的生机。经开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85家,除了5家因搬迁、停产等原因没有开复工之外,其余全部复工。截至3月9日,工业企业产能恢复率(复工电力指数)83.91%,用电恢复率69.79%;规上工业企业员工到岗率92.55%。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此一“疫”,我们一同见证了萧山经济开发区更多的“亮剑时刻”——我们看到了全体开发区人员协同作战、共同战“疫”的忙碌身影,他们忘我工作、奔赴一线,为企业筑就起抗疫防疫的钢铁长城,一路保驾护航;我们循迹政企同心、勠力同行的铿锵足迹,看到了一项项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的务实措施,为企业送去了“及时雨”“雪中炭”,夯实了荣辱与共的政企命运共同体;我们看到了在“链长制”的撬动下,开发区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并且重新思考起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意义,体察到萧山经开区经济发展脉络里的那股子韧劲以及对于产业发展路径规划的谋之深远……

  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做到“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这是属于萧山经开区的“亮剑时刻”,这也是它交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分答卷的底气和自信。

  

见证萧山经济开发区的“亮剑时刻”

  从“政府主导”到“社会本位”

  主动作为,全链式服务彰显担当

  这次疫情大考,可以说,也是政府优化服务的“磨刀石”。

  “任何工作,只要用情,就能做得出色,就能赢得大家的掌声”,萧山经开区工作人员的这句话,道出了全体一线工作者的心声。

  牢固树立“民本位”“社会本位”的服务理念,萧山经开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不只是做好把关人,同时还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共事人、合伙人,携手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从开发区启动疫情防控工作到有序开展复工复产,这些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一直坚守在疫情前线,分饰指导员、监督员、联络员多个角色,尽最大努力守护好、服务好开发区企业,真正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为复工创造更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据统计,疫情期间,萧山经开区68名党员干部变身“联络员”,定向联系378家复工企业,以“一对一”常态化联系,“点对点”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各项工作,确保把情况摸清楚、把服务带下去、把问题带上来。截至目前,已解决企业员工返岗、防控措施、产业链上下游等关键环节问题800余个。

  不得不感叹,这是一支拥有靠前服务意识的精英团队,他们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复工复产添油加柴。

  “企业只有早一天复工,才能早一天获得生机”。为此,萧山经开区提前谋划,在省市区明确企业复工复产时间后,对部分需求强烈、防疫举措到位的企业进行提前现场查验,实现快速审核,为企业复工争取黄金时间。譬如专班第四小组(钱江农场企业管控组),仅仅3天内13家规上企业全部完成复工审批,一周内完成近70家规下企业的复工审批工作,尤其是对永磁、达利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宿舍管控进行了重点指导。

  疫情防控就像一场大考,也是一线人员的“试金石”。在工作之余,经济运行科科长蒋琰和同事一起寻找口罩、手套、消毒水等信息,加班加点给企业收货发货,截至目前,已经帮助企业购买了200多只测温仪器、5万只口罩、100多箱消毒液。

  “企业真的太难了,能帮助解决一个问题是一个!”蒋琰认真地说道。

  

见证萧山经济开发区的“亮剑时刻”

  从“嘘寒问暖”到“风雨同舟”

  精准施策,锻造暖企惠企本色

  2月25日下午4时整,一架载着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员工的客机稳稳降落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历经1小时20分钟,从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登机的155名企业员工,终于顺利“回家”了。

  让员工乘飞机回萧,还只是萧山经开区暖心举措的“冰山一角”。作为萧山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了全区1/8的规上工业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劳动力及资本密集型为主的工业企业首当其冲。为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影响,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省市区政策基础上,发布对工业企业的五大补助政策,涉及技改设备、物资保障、复工达产、产业链配套、返萧交通费用等补助扶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快企业复工复产。

  “该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是对全区‘一促三比拼’活动的有力实践。”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加快促进员工返岗为核心,把“员工到岗率、产能恢复率、项目开工率”三比拼作为重点,全力推动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根据政策,2月29日前,单家规上工业企业员工通过乘坐公共交通(含飞机)自行返萧上岗30人(含)以上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区政府补贴费用给予1∶1配套。这样的大手笔支持员工返岗,在全区尚属首例。

  企业员工到岗是企业复工的前提,促投资、促改革,则是企业达产、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让经济“动起来”,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对因技术改造在6月30日前新购置生产性设备,且金额超过500万元的,给予设备购置款2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6月份工业总产值增长企业,按增长量不同,给予水费、电费、天然气费不同程度补助等,这些政策既为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指明方向,又鼓励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为实现萧山经济“半年红”提供有力的支撑。

  

见证萧山经济开发区的“亮剑时刻”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落实“链长制”,激活复工复产2.0版

  功在平时的“链长制”工作,在面对疫情的大考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萧山经开区紧紧围绕产业链,与自己上下游的园区建立交流沟通机制,园内园外“建链、补链、强链、延链”,进一步打通生态链,共同为这一产业链和链上休戚与共的企业保驾护航。

  大企业需要各种小企业配套服务,一个小零件没了,可能整条产业链都受影响。前几日,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焦经理接到了采购部的紧急电话,因为下游企业运输物流受到地方限制,急需的飞轮盘配件不能及时运出,而目前仓储只够一两天的量。仅仅因为这一个零部件的缺失将直接导致一条86名员工所在的装备生产线被迫停工停产,每天将影响到150台发动机的如期交付。

  获悉这一消息,萧山经开区复工复产专班人员立刻上报区里说明情况,协调开发区发函给相关政府部门,一番协商沟通后,当天下午,运输零部件的道路就打通了,生产线重开,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针对产业链供应问题,我们及时采取措施,通知规上企业列出上下游配套产品及企业名单,一方面向内自救,在开发区内部进行需求对接,做好内循环;另一方面,向外求助,寻求外部渠道的畅通,最大程度上降低疫情对于企业生产的影响。”萧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推动企业复工要有全局思维、产业链思维,只有让配套企业为开工点火的大企业加油,这样才能让整个经济暖起来、火起来。”

  据了解,目前萧山经开区已经对4家为开发区亿元以上企业配套服务的规下企业进行了一对一上门服务,主动帮助企业提早复工复产,进一步激活产业链。

  与此同时,萧山经开区制定《关于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给予产业链配套补助的措施。其中,给予区内产业链配套的补助政策颇引人注目。对因产业链影响,受到生产制约的规上工业企业,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为其搭建采购信息共享平台。同时,按新政策,2020年企业采购区内非关联企业的产品,经认定后最高可获200万元的补助奖励。

  “小河有水,大河才满”,复工复产是一个连锁反应,上下游都动起来,产业链打通了,企业复工复产的积极性才会被真正地调动起来。

见证萧山经济开发区的“亮剑时刻”

  从“传统制造”到“二次创业”

  数字赋能,凸显智能化工厂时代价值

  走进萧山经开区的一隅,从事防疫物资纸包装生产的浙江大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早已开足马力,大大的车间,稀稀落落只有几名“全副武装”的员工,但产能却已经达到了70%~80%。

  原本是劳动密集型的纸包装工厂,究竟是如何克服“用工难”、做到产能迅速恢复的呢?

  “去年,我们下决心投入5亿元完成了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并投入运行,整个产能因此翻了一番,员工也从原本的350人缩减到50人,削减了生产线上近八成的劳动密集型岗位,这为特殊时期的复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副总裁孙俊军介绍道:“疫情发生后,我们公司为全省疫情物资包装用品做好保障,随即召回萧山区本地的20多名员工,第一时间投入生产,达到‘秒速’复工。”

  “智能化工厂成了疫情冲击下的一颗救命丹”,孙俊军由衷感慨道。

  而大胜达的“快人一步”也与萧山经开区这片土壤密不可分。众所周知,萧山在2019年发出“二次创业”的号召,并提出瞄准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奋力赶超。萧山经开区落实这一战略定位,提前行动,在不少传统工业企业布局数字工厂、工业大脑,大大增强了区域内制造业的抗风险和修复能力,在这场战“疫”充分凸显了优势。

  “疫情倒逼制造业加速智能化发展。今后我们也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走机器换人、智能化工程和数字化改造之路,这是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蕴藏着更大的市场,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红利。”萧山经济开发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掷地有声地说。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在冬天里失去的,必将在春天里夺回来。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经过这次的锤炼与淬火,我们期待萧山经济开发区驶向一个更加明媚的春天。



作者:  编辑:林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