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抓好“三个年”撸起袖子干 > 新闻 > 正文

【杭州日报深读】萧山抓实“三个年” 实现“两战赢”

更新时间:2020年3月16日 16:15    内容来源: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深读】萧山抓实“三个年” 实现“两战赢”

 “宁聚蓝”平台

 【杭州日报深读】萧山抓实“三个年” 实现“两战赢”

 重大项目开工现场

【杭州日报深读】萧山抓实“三个年” 实现“两战赢”

钱江世纪城世环创新型产业中心项目效果图

【杭州日报深读】萧山抓实“三个年” 实现“两战赢”

 萧山科技城

【杭州日报深读】萧山抓实“三个年” 实现“两战赢”

 万向精工智能车间

【杭州日报深读】萧山抓实“三个年” 实现“两战赢”

南部大花园

越是“疫”考,越要化危为机。

  3月5日,萧山举行“战疫情、扩投资、促发展”工作推进会暨“三个年”活动动员大会,52个大项目集中开工和签约,总投资394.8亿元,吹响了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的冲锋号。“双线作战”特殊时期,萧山也稳稳按下“快进键”。

  这两场合署的大会其实也是“促变革”的AB两面,用同一种“动员”,让眼前难迈的“坎”成为向上攀登的“梯”。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佟桂莉说:“‘疫’考当前,开展‘三个年’尤为重要,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就要在大抓落实上更下功夫;要扩产能、增动能,就要在双招双引上更下功夫;要补短板、强弱项,就要在强基固本上更下功夫,进而让萧山的发展,稳的基础更扎实,进的动力更有力,好的趋势更明显。”

  (一)大抓落实

  “战疫情、扩投资、促发展”的语境里,“大抓落实”可以有三种理解。

  第一,重大机遇不断敲响“萧山之门”的当下,萧山必须大抓落实,确保重大战略落地生根。

  比如空港,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三大国家战略交汇点,省市区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指示,明确要求空港“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临空经济区发展路子。”如何“鲜明”、如何作进一步“突围”,需要脚踏实地大抓落实。据杭州空港经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荣介绍,空港将聚焦长三角重要开放门户建设,规划选址立足全省、服务长三角、面向全世界的杭州大会展中心,加速申报杭州空港综合保税区,打造EWTP华东出口中心,创新浙江自贸区杭州联动创新区.临空片区发展;聚焦浙江省重要交通枢纽建设,加速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空铁联运”综合交通枢纽。

  面对重大机遇,萧山也正在抢抓机遇谋新篇。萧山发改局局长吴远东表示,萧山将高标准谋划钱塘江科创大走廊建设,着力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

  第二,“大抓落实”一个关键的落脚点,是抓投资抓项目,以有效投资为经济夯基础、添动能。佟桂莉说,“萧山扩大有效投资有五个聚焦,即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双引擎、创新平台建设、亚运项目建设、公共服务短板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并以此为抓手,抓住形势变化中的难得契机,坚定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方向,跑出扩大有效投资的加速度,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回归高质量发展的正常轨道。”

  以创新平台为例,萧山将以更大力度、更快节奏、更实举措,全力推进“4286”产业载体和项目建设。比如萧山科技城,它以“一个项目、一个专员、一张进度表”,主动帮办解决问题,全力打通重大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实现对项目的全周期跟踪和全流程服务。项目节点好消息随之而来,创新聚能城内总投资50亿元、占地385亩的5000辆客车和5万辆乘用车项目一期计划于三季度开工建设。智联科技城总投资16.8亿元、30万平方米的省重点产业项目生命健康谷一期计划于四月开工建设。同时,总投资65亿元、50万平方米的浙大国际科创中心一期EPC项目已开始招标,近期将启动建设。

  正如萧山科技城管委会主任张文波所说,科技城将克难攻坚,加快打造萧山赶超跨越发展新增长极。从偏安一隅到要成为萧山“新增长极”,这中间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大抓落实这一条路。

  另外,萧山还将不惜代价招引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重器落地萧山,全力支持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建设。

  不过,投资和服务也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加快推进项目投资的同时,精准服务不能缺位。这是“大抓落实”的第三种理解。3月5日,萧山总投资128.8亿元的20个大项目集中开工,彰显了与时间赛跑的决心和信心。就在开工前一周,明电舍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研发生产项目负责人佐藤政彦把一份承载着企业满满谢意的感谢信交到了萧山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叶建宏手中。“项目确定落户开发区以来,各部门给予了企业全方位热情周到的服务与快速有效的对接,保证企业能按照原定计划完成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开工。”这已是日本明电舍在萧山投资的第二家工厂。

  明舍电的选择足以说明服务的关键性。为助推明电舍高端智造项目提前开工建设,萧山整合了8个审批环节,压缩22个审批工作日。而这种工作模式将成为常态。萧山将打造“最多80天”改革的萧山样板,进一步简化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推广应用投资在线3.0平台,实现投资项目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电子印章和数据联通4个100%,深入实施“标准地”制度,推动“最多80天”在服务和效率上继续领跑全省。同时,把复工复产、项目建设与“民情双访”定向专访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1918名企业服务联络专员作用,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直面项目,特别是要把解决问题作为“三服务”的核心,形成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真正帮助企业和项目单位破难题、强信心。

  (二)双招双引

  “三个年”动员大会上,佟桂莉直言:“萧山经济‘更上层楼’的最大痛点,就是动能不足。”如何破局?只有靠双招双引的发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引发展新动能。

  3月5日“云签约”的32个项目,总投资266亿元,就有足够的“分量”与“话语权”。其一,产业类别涉及5G、集成电路、增材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其二,从规模来看,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200亿元;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27亿元;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7个,总投39亿元。这样的“塔型架构”来得相当扎实稳健,也让萧山进的动力更有力,好的趋势更明显。

  不过,萧山“双招双引”要发力,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用地难。“没有空间,招商引资只能是空中楼阁。空间怎么来?除了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关键还是要向存量要空间。”佟桂莉表示,萧山必须攻坚破难,统筹推进全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三块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消化处置,争取盘整出若干连片集聚的可用地块,真正做到“地等项目”。

  而“地等项目”之后,萧山就要敏锐捕捉新的风口。比如萧山当前的招商方向,是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具体来说就是5G、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这当中,不仅要建链,更要补链、强链,形成全产业链,这是萧山的“兵法”。

  以生物经济为例,一年多来,萧山务实科学地布局生物经济,发布产业发展规划,未来将沿钱塘江打造一条生物经济创新走廊,而核心区就在萧山科技城。面对重大机遇,萧山科技城敢于打破瓶颈。科技城管委会主任张文波说:“科技城要打造杭州未来的生命科学中心。”支撑这一“雄心”的,是科技城高水平培育创新载体。

  与其他区域发展生命科学产业不同的是,萧山科技城已形成孵化、加速器、总部、研发和配套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一条重要的产业闭环已经基本形成。目前,创业谷、杭州湾生科园一期和华瑞国创中心等11万平方米创新载体瞄准顶尖项目团队,利用浙江大学国际科创中心和加州大学伯克利研究院等国内外高校资源,不断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另外,浦阳飞地100亩大动物实验基地力争7月开工建设。

  “双招双引”的另一层意思,是加快布局一批具有乘数效应、牵一发动全身的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引发区域“质变”。

  此次“云签约”的32个项目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有10个,其中3个落地在萧山南部“经济较薄弱区域”,这样的“密度”在南部发展史上极为罕见,对南部意义巨大。其实,过去一年,南部各镇也在积极谋划“空间”的文章。临浦与中信战略合作,盘整工业园区。戴村与城投集团合作,盘整出近千亩土地,将打造“V智造产业社区”。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户无疑将支撑起一场场“南部突围”,一定程度上也将破解萧山区域南北发展不均衡的难题。

  (三)强基固本

  亟待变革的,还有“强基固本”中的“基”字,它可以是基层治理,也可以是教育、公共卫生等民生基础项目。这场战“疫”也足以证明,数字治理所取得的效果是实用管用的。

  以宁围为例,这座高度开放的新城,外来人口多、出租房多、企业多、高校多、集聚场所多、过境车辆多、在建工地多。如此之多,可见宁围战“疫”压力之大,但宁围又很有底气,因为它打的是一场数字“疫”战,即“宁聚蓝”智慧治理平台的“硬核力量”。日前,宁围一名居家观察人员私下外出江干区,本以为天衣无缝的他,还是没能逃过“宁聚蓝”的千里眼。“宁聚蓝”预警,第一时间联动网格力量找到当事人并送其回家。这是“宁聚蓝”子系统“居友家”管控系统发挥了大作用,通过开门检测与电子感应,智能判断居家隔离人员是否外出,并实现智能报警与通知。据了解,“宁聚蓝”平台已构建了“1+8+X”智慧应用模式,为宁围编织了一张无形的智慧网、高效网和精细网。

  而“疫”考也使得宁围数字治理得以加速创新。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国军说:“接下来,宁围将启动宁聚蓝二期的建设,丰富‘宁聚蓝’底层数据,用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宁聚蓝”是一种管理生态的重构,更是萧山的“数字基建”。“疫”考之后,对基层治理来说,“数字基建”的理念也将被进一步放大,强化数字福能,打开数据仓库的大门,构建一张以海量数据为核心的“无形网”,从而保障基层的科学治理。而萧山也在加快“数字基建”项目的招引,此次“云签约”的32个项目中,就有涉及智慧城市运营领域的。接下来,萧山也将加快城市大脑·萧山平台建设,努力把萧山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成为“全省一流,全国标杆”,着力扩大数字基建投资,大力推动5G网络、信息物流、工业互联网等建设。

  当然,强基固本还可以是美好教育、公共卫生等民生领域。接下来,萧山将聚焦公共服务短板,进一步加大医疗、教育、健康、养老、社会公共服务等民生保障投入,特别是在保障防疫物资生产、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等方面,要加快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这当中无不体现强基固本的“四种思维”即民本思维、数字思维、共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这背后代表着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正如佟桂莉所说:“所有这些举措,绝不是应对疫情的短期做法,更代表了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创新的长期趋势。”    图/由萧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作者:记者 方亮  通讯员 来燕妮 胡谌昊  编辑:林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