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萧山全力打好“一二八”组合拳 > 文化兴盛 > 正文

文化惠民 肩负传承重任:萧山有批文化“快递员”

更新时间:2019年4月3日 16:10    内容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杭州4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卞嫣斐)还未推开萧山区文化馆206教室的门,婉转越音就先传入了耳畔。排练厅里的十位学员们正甩着水袖,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舞台站姿。“我们是真的喜欢唱戏啊!”说起为什么会来报名戏曲表演培训,这一群平均年龄五十多岁的阿姨们,雀跃地宛如十几岁的孩子。每周二相聚在文化馆206教室跟着大师学唱戏,成了不少阿姨退休后最开心的一件事。

  十八门文化课程“秒”抢光

  自萧山区文化馆成立公共文化服务培训中心并开通线上课程报名,许多不用智能手机的叔叔阿姨们不得不学着拼手速抢名额。热爱戏曲的胡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半夜12点前就开始盯着手机屏幕,输入好所有报名信息,就等课程开放报名的那一秒。

文化惠民 肩负传承重任:萧山有批文化“快递员”

  学员们正在上戏曲表演课

  据悉,中心今年开设了茶道、剪纸、国学、国画、戏曲、非洲鼓、爵士舞、钢琴等十八大门类的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课程。“每一门课都是秒光!”文化馆工作人员说道,在中心授课的老师有的是来自一线教育四十余年的省级教师,有的则是非遗项目唯一传承人。除了保证优越师资,这里所有的课程免费对外开放。“从十几岁就喜欢上越剧,一直没有条件接受专业训练,今年终于圆了40年的越剧梦!”对施兴娟老师的戏曲表演课慕名而来的洪阿姨兴奋地告诉记者。

文化惠民 肩负传承重任:萧山有批文化“快递员”

  市民们相约一起学古筝

  在这里圆梦的不仅仅是洪阿姨,还有许许多多喜欢音乐的年轻人。古筝、非洲鼓课程的开设,吸引了一大批80、90后。培训课程“秒光”的现实背后,其实是老百姓迫切的文化需求,而文化馆则成为了百姓与文化公共服务之间的桥梁。

  提升体验感“文化快递”到基层

  文化亦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力量。随着“周末剧场”、“文化直通车”、“文化走亲” 等传统特色文化品牌的培育发展,萧山致力于打造一支文化铁军,将优质的文化节目、文化团队、文化品牌输送到基层乡镇去。

文化惠民 肩负传承重任:萧山有批文化“快递员”

  萧山文化文化直通车

  去年一年萧山区文化馆组织周未剧场65场次、文化直通车15场次。以公共文化服务培训中心正式开展运营为契机,重点打造“签约团队”、“公益文化讲师团”、“群众文化志愿者”、“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场馆有约”、“名家有约”等新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组织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班264场次、名家有约10场次等;全年举行公益性演出500余场,直接累计受益群众20余万人次。

文化惠民 肩负传承重任:萧山有批文化“快递员”

  萧山区文化惠民工程周末剧场

  2019年浙江省政府报告中明确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随着萧山各个乡镇文化礼堂的完善,村民们家门口就有了自己的文化舞台。“我们想借助培训等惠民方式,也将文化的种子‘快递’出去。通过培训,学员们回到社区也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一个据点。” 据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萧山区文化馆将依托全区不断完善的城乡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在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投放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上持续发力,积极推进文化馆分馆建设,以“群众点菜、区文化馆送餐”的订单式“文化快递”服务来进一步打通文化惠民工程最后一里路。初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渠道由传统的“往舞台上看”向“到群众中来”拓展。

  匠心打造传统文明样本数字化

  拥有8000年文明史的萧山人民在慢慢历史长河里创造了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文明样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2019年年初,萧山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发布,萧山非遗百花园又添新成员,非遗项目增至118项。楼塔镇流传了600多年的传统音乐“楼塔细十番”与浦阳镇“翻九楼”、河上镇的“龙灯胜会”一并被列入国家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萧山文化馆另一个重要工作职能,肩负着全区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重任。

  在萧山靖江街道,有一项传统手工艺在G20峰会期间惊艳世界,它就是始于2000多年前周商时期的丝绸画缋。峰会期间,送给东盟十国第一夫人们的国礼,就是由其工艺制成。“一套完整的丝绸画缋技艺有70多道工序之多,工艺流程复杂、耗时耗力,但技法展现的画面色彩艳丽,稀少而珍贵。”作为这项工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叶建明,笑称自己不过是个“固执的手艺人”。从选绢开始,到最后的定型,装裱,没有10年以上的时间是学不好的。正因如此,能坚持下来的手艺人少之又少。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技艺,不能让它最后只进入博物馆。”这位“浙江工匠”决心把女儿培养成为第五代传承人。两代人对于传承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何原汁原味保留这项手艺又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成了一大难题。

文化惠民 肩负传承重任:萧山有批文化“快递员”

  丝绸画缋作品陈列

  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翻九楼”。目前唯一还能表演这一民间杂技的传承人钱小占技艺超群,双手不抓桌挡,只在桌子边缘轻轻一攀,就如猴子似的双脚勾住上层桌面。这一连串的高空表演,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下进行,动作异常惊险。作为古时祭祀的一种仪式,其实际功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正因为看到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习俗、技艺等正逐步出现传承危机,保留文明样本才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萧山区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用数字化的手段记录下珍贵的人物画面资料,以供后人学习了解。

  萧山文化馆今年还将造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人队伍建设、非遗基地建设三大平台,同时积极开展非遗讲座、论坛、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健全完善非遗保护管理机制,加快智慧非遗建设。

  现在的萧山,是一个文化的萧山。文化课程的不断开展,“文化快递”的便民利民,文化传承的匠人精神无一不体现着萧山人对文化的渴望与重视。以萧山文化馆和散落在萧山各地的文化人为“星星之火”,萧山的这把文化之火,定能为人民带去无限的光和亮。



作者:  编辑: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