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壮丽70周年奔竞新时代 > 与共和国同龄 > 正文

【我与共和国同龄】陈鹏程:一位农村放映员的光影故事

更新时间:2019年6月3日 17:33    内容来源:萧山网   

  陈鹏程出生于萧山宁围。28岁以前,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青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偶尔充当公社的广播员,放电影只是他“遥不可及”的梦。

我与共和国同龄丨陈鹏程:一位农村放映员的光影故事

  1976年,机缘巧合下,陈鹏程成了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从此开始了与电影的不解之缘。他半生行走在农村电影变迁的路上,见证了农村露天电影的历程。

  看电影、听故事——那个年代的娱乐很匮乏

我与共和国同龄丨陈鹏程:一位农村放映员的光影故事

放映员工作证

  四十几年前,萧山人在农村观看露天电影是最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也是农民获得精神食粮的主要渠道,更是党政宣传的重要工具。

我与共和国同龄丨陈鹏程:一位农村放映员的光影故事

浙江电影学校座机班毕业照

  时隔多年,当陈鹏程回忆起自己放的第一部电影时,还是记忆犹新:“我放的第一部电影是《难忘的战斗》,彩色的,达式常主演的。那部电影的胶卷还是从苏联进口的呢,成本很高的。”后来,中国有了自己的国产彩色电影胶卷,“成本便宜了,老百姓能看的电影就更多了。”

  村民们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才有点时间。如果村里放电影了,不管什么片子,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有时候,一部电影会反复放好几遍。陈鹏程甚至还兼任了村里的“讲故事员”,空闲时,给大家讲讲各种故事,调剂一下疲劳的身心。

  欣喜中夹着落寞——从“座无虚席”到“寥寥无几”

  八十年代初,武打片《少林寺》和《武当》是农村电影的高潮。陈鹏程回忆,当时,这两部电影放映期间,场场爆满。“那个时候是真当热闹,有味道。”有时候,放映员们一晚上要放两三场,要到下半夜才结束。

我与共和国同龄丨陈鹏程:一位农村放映员的光影故事

我与共和国同龄丨陈鹏程:一位农村放映员的光影故事

陈大伯的工作证和荣誉证书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视开始普及,多姿多彩的电视节目夺取了农村人的注意力。与此同时,人们对电影也有了个性化的需求,“村里放电影的时候,村坊里的人会看看自己喜不喜欢,喜欢了再坐下来看。”部分人也会选择去电影院挑自己喜欢的电影看。

  后来,看露天电影的人越来越少,陈大伯说:“这也是好事情,说明大家条件越来越好,不过有时候也会怀念那个全村人一起看电影,打蚊子的年代。”慢慢地,他从农村电影放映员变成了电影院里的放映员,这一干,又是十多年。2006年,外国电影《水鬼》为陈大伯的光影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退休生活有滋有味 娱乐方式缤纷多彩

  退休后,陈大伯就在自家田地里种种菜,偶尔拉拉二胡,吹吹口琴,逢年过节,他儿子还会常常陪他去影院看电影,日子充实而幸福。陈大伯说:“现在的日子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老底子的时候,没有退休,没有啥好玩的,农村人一辈子就在土地里了,晚上看个露天电影已经是惬意。现在,我们几乎人手一只智能手机,还有电脑,广场活动,还可以干干自己喜欢的事。真的是神仙一样的生活!”说着,陈大伯还拿出手机跟记者加了微信好友。

我与共和国同龄丨陈鹏程:一位农村放映员的光影故事

  从业30年,放映了近万部电影,放了一辈子电影,也爱了一辈子的电影。陈大伯经历了农村电影的兴衰,也是这个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亲历者,他说:“露天电影落寞了,但这也说明咱农村人的日子越来越好!现在我每天的生活都很有奔头,因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环境干净了,空气清爽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吃得好,玩得多,生活在这个年代,是我最幸福的事!”



作者:  编辑: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