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壮丽70周年奔竞新时代 > 寻访全球萧山人—西南线 > 正文

贵州“天眼”工程

更新时间:2019年7月18日 7:17    内容来源:萧山日报   

    贵州“天眼”工程 萧山建设者的荣耀

    华中线采访小分队昨启程奔赴长沙

  “天眼”名片: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2016年9月在贵州落成。“中国天眼”的反射面单元背架全部由萧山本土钢结构企业东南网架承建。

【寻访全球萧山人】贵州“天眼”工程 萧山建设者的荣耀

  前几天,贵州“天眼”项目承建商之一,萧山东南网架“天眼”工程相关负责人赵卫忠应邀来到贵阳,与参建的其他6家建设单位一起,携手冲刺“鲁班奖”。

  赵卫忠在采访中,还是难以言喻当年的激动。他当天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这样一段话:“建设完工后至今,时隔两年,又来到这个路途遥远却熟悉的地方,虽离开,却难忘。”

  他说,“天眼”作为世界级大射电望远镜,是当年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凝聚了中国顶级科技力量,这其中,萧企东南网架作为其中的一分子,让每位来自萧山的建设者心中都充满荣耀。

  建设经历至今难忘

  赵卫忠介绍说,贵州“天眼”的反射面单元设计与制造项目,是东南网架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所的一个合作项目。在该项目中,第五十四所负责望远镜反射面面板,而东南网架要制造的正是接收面板需要的巨大背架单元,该背架设计难度大,精准要求高,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如果把整个射电望远镜比作一个锅面,吊装到索网上最终安装的是反射面单元,它由背架和反射面面板两部分组成,东南网架做的铝合金背架。” 赵卫忠形象地打了个比喻,把反射面单元放到索网里,犹如在锅里贴饼子。

  但要贴这张“饼子”,可不像烙大饼,总数4450多块反射面单元,每块重达200公斤,周长在8至12米左右,面积相当于一个房间的大小,其角度、精度不能有分毫之差。

  “东南网架作为参建公司之一,从七八年前就开始关注这个项目,比如说一块铝合金背架,我们投入的科研时间长达七八年之久。”赵卫忠如是说。

  此外,来过贵州的人都知道,天气多变,经常下雨,因此在金属的选择上,射电望远镜项目要求背架结构自重轻、耐腐蚀性高,材质上首选铝合金。

  对此,经过无数次试验,东南网架最终发明了铝合金网架铆接工艺。

  铆接工艺的核心是杆件与封板的连接,一根根铝合金管通过专用铆接设备,与封板铆接在一起,36个螺栓球、120个杆件最终形成一个铝合金背架,不仅自重轻耐腐蚀,且承载力强。赵卫忠告诉记者,东南网架将这一新产品称之为新型铝合金螺栓球节点项目,并成功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全力冲刺“鲁班奖”

  记者了解到,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简称:鲁班奖)是一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中国建筑业协会实施评选的奖项,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从2010年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改为每两年评比表彰一次。

  “东南网架作为贵州‘天眼’项目的承建商之一,我们肩负使命,力求展现萧山民营企业的担当。”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国内钢结构行业的领军企业,东南网架将与当年参与贵州“天眼”建设的其余6家企业一起,冲刺“鲁班奖”。

  “当然,参与贵州‘天眼’项目建设不仅是对萧山本土钢结构企业的一次历练,更多的是萧企走向国际,展现技术实力的一次挑战和机遇。”该负责人表示,将以此项目积累下来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为契机,力争在接下来钢结构行业的转型升级道路中,起到积极的促进和示范效应。

  又讯   “寻访全球萧山人”中南线采访组昨日启程奔赴湖南长沙,寻访为祖国作贡献的萧山奋斗者,敬请读者持续关注。



作者:  编辑: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