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走进创强发展新萧山—2019第十一届全国网络媒体萧山行 > 新闻动态 > 正文

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更新时间:2019年8月7日 7:32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   

  在杭州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中展现作为

  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先是浙江召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会,全省域、全方位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随后杭州为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总动员,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当长三角一体化波澜再起,萧山率先将其作为深度融杭之路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8月4日,萧山召开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会上指出,要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高质量打好“一二八”组合拳,加快实现赶超跨越,继续当好全省全市发展排头兵,努力在杭州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中彰显萧山担当、展现萧山作为。

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从2001年正式撤市设区,萧山融杭已历经18年“小长跑”。厚积薄发融杭路,萧山为何瞄准长三角一体化?

    融杭再认识

    主动接轨长三角是使命与责任

  从杭州南站到杭州东站,坐在高铁靠窗的位置向西眺望,能看到杭州现代化的城市风景:火热建设中的亚运村,高楼耸立的钱江世纪城,310米高的杭州城市新地标——杭州之门也将在这里破土而出。

  目之所及,是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经典之作。萧山,正是杭州这份作品中最闪耀的城区之一。

  诸多变化始于2001年。彼时,萧山正式撤市设区,随着从“强县”向“强区”跃变的大幕拉开,萧山开始融入大杭州发展格局。萧山区委主要负责人认为,自2001年撤市设区以来,萧山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交通体系逐步完善,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城乡一体化水平日益提高,民生领域九大政策基本接轨主城区,特别是G20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萧山已经成为杭州向世界展示大国风范、江南韵味的重要窗口,融杭一体化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

  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萧山融杭虽已历经18年“小长跑”,但距离全面深度融入大杭州还有一定差距。比如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大杭州的意识还不够强;积极导入主城区高端创新要素和优质民生资源的力度还不够大;萧山与主城区的快速路网还不够通畅……

  恰在此时,萧山融杭迎来了新的时代命题。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之间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迎来最佳时期。当杭州开始深入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之时,作为省市发展排头兵,萧山理应以更开放的格局、更积极的姿态,开启融杭发展新征程。

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是萧山主动参与国家战略的历史抉择。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杭州提出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萧山必须深刻领会战略意图,把深度融入大杭州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

  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是萧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势之举。

  城市群经济已经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城市形态之一。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正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等“五大中心”。接轨上海是融入长三角的核心所在,主动服务上海、承接上海辐射,是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的一致选择。

  杭州作为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近年来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人才净流入率、海归人才净流入率均居全国首位,已成为一个集高端要素、高端人才、高端功能于一体的创新之城。萧山一直是杭州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当前,萧山正处在“后峰会、前亚运”重大战略机遇汇聚期、赶超跨越窗口期、爬坡越坎关键期、自我突破瓶颈期,只有深度融入大杭州,研究把握杭州发展趋势,精准对接杭州发展要求,实现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开放、合作、共享,才能借势借力、补足短板,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对外开放、产业升级、公共服务、旅游休闲等方面实现跨越发展,实现内生动力和外部赋能双轮驱动,完成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破题转型。

  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是萧山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迫切需要。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是衡量群众幸不幸福、快不快乐、满不满意的重要依据。作为一个有着逾150万人口的大区,与省市先进地区相比,萧山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不够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民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作为融杭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进一步加密融杭交通网络,导入主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各类民生事项的同城同待遇,才能让萧山市民通过融入大杭州、接轨长三角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跑道再切换

    高质量打好“一二八”组合拳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

  早在2002年,萧山工业产值总量成功实现“冲千亿”目标,工业总量在全省县(市、区)中位居第一,占杭州市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一。在那个年代,工业是萧山经济的支柱,也是萧山献力杭州和浙江的能量所在。

  2009年8月,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建成通航9年之后,杭州空港经济区成立,成为当时浙江省打造“两港物流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立于杭州空港经济区的基础之上,萧山成为杭州发展空港经济的战略要地。

  2016年9月30日,湘湖三期开园,至此,湘湖基本恢复古湘湖“葫芦状”的形状。在钱塘江两岸,西湖和湘湖,就犹如杭州的两只眼睛,旖旎动人的风景让来到杭州的游客为之倾倒……

  每一代人的使命,一定是在传承中突破和创新。回望18年融杭之路,从工业经济到空港经济再到生态经济,萧山每一个时间节点的决策部署,都为那个年代的区域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2019年初,萧山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描绘出一个全新的融杭方向:解放思想,实干至上,全力打好“一二八”组合拳。

  所谓“一二八”组合拳,即坚持以亚运筹备为总牵引,实施创新强区和环境立区两大战略,推进拥江发展、创新发展、美丽萧山、民生福祉、文化兴盛、改革攻坚、平安萧山、强基固本等八大行动。通过全力打好“一二八”组合拳,萧山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努力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发展,勇当“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排头兵,以优异成绩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萧山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过去半年来,萧山以三化融合、“4286”产业载体建设和重点项目推进等为主题,组织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建立“红黄黑”榜机制,实施专项督导制度,形成了互学互比、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态势,推动亚运筹备、创新强区和环境立区取得了新的突破——

  亚运筹备引领萧山城市发展。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馆、游泳馆近日顺利实现混凝土结构封顶。自2017年10月正式开建以来,萧山“亚运三馆”项目有序推进。实际上,除了“亚运三馆”,萧山亚运三村也已正式开工建设,萧山区体育中心和瓜沥、临浦三大体育场馆提升改造项目稳步推进。除此之外,亚运社区、瓜沥七彩社区还入选了省首批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名单。

  亚运筹备牵引萧山交通建设大提速。萧山正打好“22688”交通大会战,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和机场轨道快线等进展顺利,铁路杭州南站枢纽项目西广场基本具备开通条件,地铁1号线三期、6号线、7号线、杭绍城际线全线开工,5号线萧山段主体结构完成,时代大道、彩虹大道、通城大道等备受关注的工程也都在加快建设。

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创新强区加速萧山动能蝶变。

  目前,萧山全区上下加快建设创新平台、主动拥抱数字经济的共识日益强化,尊企重企、支持企业创业创新的导向更加鲜明,企业“二次创业”的热情进一步激发,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新兴经济加速集聚。

  萧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萧山探索与社会资本、国资平台深度合作新模式,镇街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全面启动。同时,萧山还制定了数字经济、生物经济、5G等重点产业规划,新设数字经济市场主体1752家,增长78.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40.2%,增速居杭州全市首位。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近60%,打造了兆丰机电、德意电器等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两化融合指数达到99.58,列全省第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萧山还主动布局生物经济,规划建设杭州湾生物科技谷,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先行试验区落户湘湖,聚焦智能医健生态的华佗健康小镇揭牌,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中国(杭州)5G创新谷、紫光恒越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让萧山的产业结构焕发全新生命力。

  环境立区加快美丽萧山建设。

  今年3月,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暨世界旅游博物馆建设项目在萧山启动,一座地标性建筑,明年将出现在杭州萧山湘湖的压湖山岛上。从义桥、楼塔等6个镇街开展美丽城镇示范镇建设,到开展全区环境卫生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5.8%,到淘汰落后产能项目48个,再到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小区占比达到86%……坚持环境立区战略,“美丽”正成为萧山新的发展动能和坚实保障。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萧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9.74亿元,增长6.6%;财政总收入289.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74亿元,分别增长17.2%和27.2%;固定资产投资428.64亿元,增长10.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8.8%。事实证明,“一二八”组合拳是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和保障健康稳定发展的历史抉择和科学之路。

  为高质量打好“一二八”组合拳,加快实现赶超跨越,继续当好全省全市发展排头兵,努力在杭州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中彰显萧山担当、展现萧山作为,8月4日召开的萧山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了“理念先行、战略引领,立足特色、联动发展,开放包容、共建共享”三大原则。萧山将提升自身在大杭州发展中的首位度,形成市区两级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更大力度推进民生领域同城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标准再提高

    全方位实施“六接六区”工程

  深度融入大杭州、主动接轨长三角,萧山设定了一个“三年目标”:到2021年,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平台、重大民生工程落地见效,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萧山:深度融入大杭州 主动接轨长三角

  找准深度融杭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萧山接下来将全面实施“六接六区”工程。

  坚持开放型联接,打造对外合作先行区。

  敞开大门,形成对流,新鲜空气才能吹进来。萧山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加强区域合作联动,共拓发展空间、共享发展红利。

  在主动接轨长三角方面,萧山将围绕打造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枢纽的目标,全力支持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机场,形成与长三角主要节点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在科创平台建设方面,萧山要积极参与G60科创大走廊和沪杭科创共同体建设,全力保障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具有世界水平、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建设若干高能级创新合作平台,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要板块;在强化区域合作方面,萧山将深度参与杭州都市圈建设,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加强杭湖嘉绍等城市间的沟通联接和一体化发展。

  坚持高站位承接,打造拥江发展引领区。

  提高站位,放大格局,在主动承担国家、省市大战略中提升萧山核心竞争力,才能争当拥江发展排头兵。

  杭州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再到拥江发展战略升级,为萧山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萧山要全面放大亚运综合效应,把亚运板块打造成为杭州城市国际化和全省未来社区的示范标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大建设、城市功能平台大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大展示。同时,萧山将全力打造高能级平台,强化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头雁”地位,提升钱江世纪城国际化水平,发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优势,高起点建设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加快集聚各类高端资源要素,在城市品质、城市能级上实现大步迈进。

  坚持无缝化衔接,打造国际都市中心区。

  坚持城市国际化发展方向,通过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城市共治,才能不断提升萧山城市综合能级。

  规划共绘是深度融入大杭州的前提,萧山将深入参与新一轮《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推进多规融合,确保萧山有机融入大杭州规划“一张图”,在突出萧山优势特色的同时,明确萧山在大杭州发展中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强化市区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衔接,确保萧山未来发展重大战略、重点区域、重要区块、重大项目的推进实施。尤其是要落实杭州“城市国际化计划”,塑造国际化城市形象,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强化城市天际线等精细设计,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城市新地标,努力打造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集聚地,建设国际会展之都、赛事之城。

  坚持全产业链接,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产业共兴是深度融入大杭州的支撑。萧山要突出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主动导入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优势动能,形成市区两级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

  一手谋划再创民营经济新优势。萧山要对标杭州建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要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更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落实市“新制造业计划”,坚持走高端、智能、绿色、协调的新型城市工业化发展道路,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为支撑萧山以及杭州未来发展提供更强动力。

  一手布局发展数字经济新动能。萧山要抢抓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风口,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四年双倍增计划,发展壮大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杭州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排头兵。

  坚持一体化对接,打造美好生活样板区。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坚持共建共享,萧山谋求不断提升广大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萧山将深入挖掘跨湖桥文化,全力推进湘湖跨湖桥景区创建5A级景区,与西湖共同唱好“西湘记”。做好浙东运河萧山段、印纹陶文化遗址等保护与开发,挖掘以萧山为源头的浙东唐诗之路,推进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发展。同时,将进一步打通公共服务共享通道,积极争取主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布局萧山,巩固提升就业、社保、交通、社会福利和救助等领域一体化成果,构建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全要素嫁接,打造创新生态标杆区。

  着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积极引入上海等高能级城市的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萧山剑指最大限度集聚高端创新要素。

  萧山将依托杭州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优势,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推进湘湖院士岛建设。同时,将充分发挥空间优势,加强低效用地再开发,构建节约集约用地长效监管机制。在金融服务保障上,将按照省市打造钱塘江金融港湾总体布局,推进钱塘江金融城、湘湖金融小镇“一城一镇”建设,加强与上海的金融科技服务对接,大力吸引上海大型金融机构、金融总部在萧山设立金融科技研究机构,全力打造浙江新金融中心、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先行区。

  格局有多大,天地有多宽。既要站在萧山看萧山,也要跳出萧山看萧山。立足历史的维度、全局的高度、群众的角度,特别是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浙江省“四大”建设、杭州市拥江发展战略的全局,在“融”字中,萧山将努力在杭州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中彰显萧山担当、展现萧山作为。



作者:  编辑: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