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走进创强发展新萧山—2019第十一届全国网络媒体萧山行 > 聚焦三江新城 > 正文

诗路萧山 全国文化名家齐聚义桥寻访“浙东唐诗之路源头”

更新时间:2019年12月16日 15:35    内容来源:   

  “钱塘看潮涌,渔浦观日落。浙江两奇景,亘古称双绝。”萧山拥有2000多年的建县史,星罗棋布着众多的古镇老街,每条老街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印记。渔浦老街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渔浦最令人称奇的魅力,不是优美的山水风光,而是诞生了许多著名诗人的华章。一千多年来,从南朝到清朝,有240多首古诗描述过渔浦这个地方。

  义桥镇是一个文化古镇,“渔浦夕照”是“萧山八景”之一,渔浦又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之一,拥有数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深厚积淀。

  9月12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共萧山区委、萧山区人民政府、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和浙勤集团共同主办的“唐诗之路·缘起萧山”首届钱塘江诗词大会系列活动启动,同期举行全国文化名家会“诗路萧山”采风之旅。

  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陆佳伟在启动仪式上说,近年来随着区委区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日益重视,萧山文化从幕后走到台前,从传承走向创新,从保护走向开发,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格局。下一阶段将牢牢把握萧山地处三条诗路的区域优势,融合全区文旅资源,将义桥打造成为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唐诗之路和大运河诗路的一颗璀璨明珠,钱塘江南岸的旅游高地。

  萧山区义桥镇镇长张波在现场给大家介绍了活动的采风行程,以及义桥的的文化旅游特色。渔浦之名最早见于晋人记载《文选注》引晋顾夷《吴郡志》:“富春东三十里有渔浦”。渔浦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钱塘江诗词之路的重要纽带,拥有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深挚积淀。渔浦自古繁华,曾是萧山三大古镇之一,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渔浦位于现在的萧山区义桥镇民丰村,处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汇流处。

  活动特别邀请了著名诗人叶延滨、黄亚洲,著名作家陈世旭、韩小蕙,著名画家周瑞文、陈子胄,著名摄影家裘志伟、边伟虎,著名书法家陈墨、郭超英、宋一洲等,围绕“唐诗之路·缘起萧山”这一主题,对萧山的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美食风景特别是与“诗路萧山”有关的内容进行体验与挖掘,创作出不同的内容、在各自不同的平台上开展独具特色的创作与宣传。

  名家们聚集在渔浦石碑前,围绕“唐诗之路·缘起萧山”这一主题展开了对话。唐诗之路是浙东山水与唐代诗歌的“无缝对接”,这种美妙的文化结合是浙江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唐诗之路以一种独特的表象方式让浙东山水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地标而存在,与其源远流长的浙东文化融为一体,相映生辉。

  诗人叶延滨与大家谈论了自己在浙江漫游的有趣经历;诗人黄亚洲的故乡就在渔浦附近,他表达了一番与渔浦的特殊感情;作家韩小蕙袒露出了自己对浙江、对萧山的向往并建议制作“渔浦诗词”袖珍版以方便宣传推广,将唐诗之路发扬光大;画家周瑞文现场描述了唐诗之路诗词中最令他神往的场景;书法家陈墨告诉大家如何探寻魏晋名士、唐代诗人的旅途足迹。

  随后,书法家们“以笔为媒、以纸为碑”,在渔浦石碑前留下墨宝,现场书写“唐诗之路·缘起萧山”、“唐诗之路·渔浦出发”等书法作品,正式启动全国文化名家“诗路萧山”采风之旅。之后的两天时间里,他们将一起踏上萧山义桥、国博、湘湖等唐诗之路知名景点,沿着古时文人墨客行吟之地,深度探寻“诗路萧山”的人文底蕴与精神内涵。

  此次全国文化名家游走于浙东绿水青山间,重温令人神往的诗之胜景,致敬千年前唐人的“诗与远方”。这样一条山水人文结合、景观文化相映的诗路,既是传承千年的活态文化遗产,也是深植于血脉的民族记忆。

  据悉,名家走访诗路之后,主办方将把文化名家们创作的诗歌、散文、论文、书法、摄影与绘画作品等汇编印制成《诗路萧山》作品集,充分挖掘这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扩大与提升“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这一品牌的影响力。借助文化+旅游系列主题活动,萧山努力让“静”的诗词文化“活”起来, 推进诗词文化元素大花园建设,打造“渔浦唐诗小镇”;利用唐诗之路穿针引线,串起湘湖、渔浦、串起南部乡村旅游网红村,增添全域旅游活力,把“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打造成为文化旅游新名片。



作者:记者 郑剑瑾  编辑:谭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