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19融媒体系列访谈 > 王斌 > 正文

王斌:以“12310”发展战略为载体 打响南阳创新发展新号角

更新时间:2019年9月4日 10:10    内容来源:   

  “三个新”让我们看到了南阳创新发展上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南阳在创新发展上有何具体战略,请王书记为我们介绍一下?

  王斌:应该说南阳的发展在萧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目前南阳面临着增速放缓、转型阵痛、后劲乏力等困境,迫切需要创新驱动来推动新一轮发展。下阶段,我们将以“12310”发展战略为载体,大力发展南阳经济。即“依托一个平台,实现双轮驱动,提升三大园区,狠抓十大项目”12310发展战略,打响南阳创新发展新号角。

  “1”就是依托临空经济示范区一个平台,临空经济示范区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未来将成为全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所在地,浙江打造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杭州建设国际化城市的主阵地,萧山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前几天空港经济区被评为省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南阳要牢牢把握这一平台优势,借势借力推动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

  “2”就是实现数字化和品牌化双轮驱动,产业数字化是南阳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萧山要打造“数字化第一区”,南阳要把握好这一发展契机,重点开展好化纤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特别是加快“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特别是充分发挥临空优势,对接机场临空经济带,加快推进临空制造、航空物流、商贸会展、总部经济等临空产业发展,逐步建立现代临空经济体系。同时作为南阳特色产业的雨伞、童装、淋浴房制造,特别是制伞业,必须以品牌化为抓手,要提高设计能力,突出品牌效应,引领市场需求。

  “3”就是要改造提升三个园区。一方面是根据区委“4286”载体建设总体布局,做好阳城工业园区和横蓬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和功能承载力。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存量资源建设小微产业园,南阳制伞和童装企业数量较多,但是以作坊式企业为主,市场竞争力低,企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比较突出,我们考虑利用存量资源建设小微产业园,扶持一批小微企业进入园区规模化发展。

  “10”就是抓好十大项目。为推动产业数字化和品牌化,目前南阳正在积极推动十大项目的建设和招引。主要内容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纳米机械等,涉及总投资2.41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5个。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引进,将为南阳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请王书记给我们介绍下南阳在推动“12310发展战略”上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王斌:今年以来,围绕“12310”发展战略,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做优产业规划。根据《萧山区镇街工业园区分类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要求,专门邀请了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编制了《南阳临空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结合临空产业园区的区位、交通优势条件,以及周边的产业配套资源,重点引进和挖掘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两大产业,特别是航空关联先进制造、医疗智慧先进制造、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服务以及物联网产业。

  二是着力打造数字化经济。做深做透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文章,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提升。8月份,我们专门组织规上企业到开发区兆丰机电、大胜达包装、德意控股三家数字化龙头企业考察学习。目前浙江联达化纤有限公司、圣山集团有限公司、西尼机电(杭州)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均对其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升级。1-7月,街道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61亿元,同比增长105.5%。

  三是加快新兴产业培育。专门成立招商组,进一步开展存量空间排摸,共梳理可利用存量用地60亩,存量厂房6万余方,印制招商宣传册,面向社会各界积极招引项目。截止目前已落户新企业4家,涉及软件开发、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重点招引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才1人。

  四是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南阳本土企业家投资热情很高,今年确定工业投资项目9个,投资额1.2亿,服务业投资项目5个,投资额1.2亿。为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街道建立完善了项目跟踪服务制度,明确项目牵头人,做到项目报批建设投产全过程跟踪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和落地。

  五是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南阳作为“中国伞乡”、“中国童装名镇”,伞业及童装业已成为南阳的富民经济产业。我们结合南阳的区位优势,大力引导电商融合,今年上半年成立了南阳电商产业联盟,通过提升标准、优化设计等手段,改变原有传统产业的固定销售模式,打造南阳伞业及童装业的新品牌。

  六是加快园区改造提升。针对传统工业园区环境配套差,产业布局零散,亩均效益低等问题,街道专门邀请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单位进行产业及环境配套提升设计,计划投资2500万元,主要实施园区弱电上改下、污水管网建设、消防管网建设、天然气管网建设、雨水管网建设、路灯改造、道路提升、绿化提升、重要节点建设、立面改造提升等一系列工程,通过园区改造提升,提升园区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提升亩均效益,打造产城人文融合示范园区。

  今年1-7月街道实现财政总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8.7%,地方财政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规上服务业增加值1.22亿元,同比增长4.6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



作者:  编辑:朱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