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亚运村落户萧山 > 文明文化 > 正文

湘湖文化

更新时间:2018年2月11日 13:29    内容来源:   

  湘湖系浙江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距杭州市中心约20公里,隔钱塘江与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对,与西湖、钱塘江构成杭州旅游风景的金三角;度假区总规划面积51.7平方公里,以历史文化湘湖、自然生态湘湖、休闲度假湘湖为基础,以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为依托,将建设成为长三角较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大型休闲旅游度假区。

  湘湖,以风景秀丽而被誉为杭州西湖的“姊妹湖”。湘湖还是浙江文明的发祥地。这里发掘的跨湖桥文化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把浙江文明史前推到八千年;湘湖城山之颠的越王城遗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勾践屯兵抗吴的重要军事城堡,见证了“卧薪尝胆”的历史风云,为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古城墙遗址;湘湖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故里,李白、陆游、文天祥、刘基等历代名人在此留有不朽诗文。

  目前,湘湖景区已形成湘浦、湖上、城山、越楼、跨湖桥等五大景区,有湘堤卧波、湘浦观鱼、忆杨思贤、绿岛掬星、湖心云影、城山怀古、湖桥拾梦、越堤夕照、纤道古风、越楼品茗、跨湖问史等二十个景点,少儿公园极地海洋世界主题公园也于08年10月建成开放。2008年,湘湖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中国百强旅游景区,在第二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论坛上,被评为“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是浙江省内第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度假区。景区自2006年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逾408万人次。

  湘湖八景

  (1)城山怀古

  此景与清?乾隆湘湖八景中的“越城晚钟”都是记述越王城山,但“城山怀古”的景名更贴切。因为它突出了传承越王句践“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精神的永恒主题,更有时代特色。而且城山寺已于清?咸丰辛酉年(1861)毁废,所谓的“晚钟”之声已不复存在。

  (2)览亭眺远

  览亭,即位于石岩山巅的一览亭,是全景式观赏湘湖和钱塘江的最佳位置。登亭西望,千顷湘湖尽收眼底,两岸青山历历在目。远望钱江银亮如练,渔浦烟光依稀,广袤的萧绍平原河流纵横,村落点点,一幅江南渔米之乡的锦秀画图。

  (3)先照晨曦

  一览亭旁的先照寺,系南宋古刹。每当旭日东升,万道霞光首先照亮古寺的黄墙飞檐。“旭日之光先照此寺”,寺名由此而来。晨曦中的先照寺,掩映在绿树丛中,金碧辉煌,并与暗绿色的石岩山一起,倒映在湖中,景色迷人。明代魏骥有诗咏此:“兰若岩山巅,凌虚依寥泬。阳乌忽东升,流光每先得。”

  (4)跨湖夜月

  跨湖桥堤一虹卧波,横断湘湖葫芦腰,白天景色迷人,月夜更有风韵。无论春夏秋冬,湘湖夜月都是风情万种,尤以秋夜为最。秋夜坐在跨湖桥旁亭内,山暗林疏,湖平似镜,夜凉如水。此时,一轮皓月冉冉升起,湖面波光闪烁。此景此情,使人尘虑尽消。

  (5)杨岐钟声

  湘湖西南的杨岐寺,有巨型铜钟,声震四野。清人王勉《湘滨秋泛》诗云:此中畅得游人意,湫口窑头都作记。借问霜天何处钟,船娘遥指杨岐寺。”即咏此。古代湘湖四周寺庙众多,不乏钟声,但杨岐钟声出类拔萃,名气最大。

  (6)横塘棹歌

  横塘即横筑塘,位于湘湖西南堤塘的外侧。传说早先有黄竹(芦竹的一种)栽于塘上,婆娑成林。因方言“横”、“黄”谐音,故俗称”黄竹塘”。明代魏骥诗句“黄竹依稀范蠡塘”,即指此。横竹塘长三里,塘内外皆河道,芦苇丛生,是捕鱼捉蟹的好去处。夕阳西下时,横塘放棹,渔舟唱晚,一派诗情画意。

  (7)湖心云影

  风和日丽的日子,登临湘湖中心的压湖山。但见湖面似镜,蓝天白云倒映于湖中,水草游鱼在云朵中穿行。而云影晨昏不同,四时有别,其景象如诗如画,变幻无穷。明代来曾奕有诗云:”湖山四顾渺无涯,几度低回幽兴赊。水底烟峦云影簇,桥旁渔艇柳荫遮。”即咏此。

  (8)山脚窑烟

  湘湖粘泥是制作砖瓦的好材料。湖边居民历来以制陶为业,环湖窑场林立。暮色苍茫之际,湖边山脚窑烟缥缈,成为湘湖特有景色。清代黄元寿《湘湖杂咏》诗曰:“日暮窑头添新火,轻烟散作半天云。”即咏此。

  湘湖 - 历史人物

  贺知章 、朱筠 、周易藻 、魏骥 、毛奇龄 、孙学思 、杨时

  湘湖名人——杨时

  杨时,字中立,学者称他龟山先生,将乐(今福建)人。北宋熙宁九年(1076)举进士,政和初任萧山县令。当时百姓苦于屡旱,要求城西1 km处的一片水田辟为湖。政和二年(1112),杨时“以山为界,筑土为塘”,建成了一个人工水库——湘湖。用湘湖的蓄水,灌溉9乡14万亩稻田。“水能蓄潦容干涧,旱足分流达九乡”这是后人对杨时关心农事的歌颂。

  杨时即为“程门立雪”典故中的主人公。杨时40岁时到洛阳拜程颐为师,一日与同学游酢去程府求教,正巧碰上程颐静坐小睡,二人便肃立等候。当时天降大雪,待程颐觉醒,雪已经下了有一尺深了。后人用“程门立雪”、“立雪程门”、“程门度雪”、“程门飞雪”、“立雪”等比喻读书人毕恭毕敬就学师门。古代建有德惠祠以纪念杨时之功,今已不存。

  湘湖名人——孙学思

  孙学思,生平不可考,明代嘉靖年间人,为湘湖社区湖里孙氏族人。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孙姓中孙学思荣升中书舍人。嘉靖三十三年(1664),他为了便于湖西的孙氏与湖东的吴氏两姓往来,在湖上造了一座横穿湖面的跨湖桥。从此,湘湖被分为上湖(南湖),下湖(北湖)。 孙学思的建桥行动,从水利功用来讲,是具有不利影响的。民间就传有“孙学思筑湖堤,长害九乡水利”的民谣。

  湘湖名人——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又字齐于、晴初,别号河右。以郡望西河,称西河先生。毛奇龄为萧山城东里人,清代学者,文学家。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二十四年(1686)隐疾归里,专事著述。 毛奇龄通音韵学,善书画,山水、花卉,有创意到随笔之至,妙得天趣。传世作品有康熙二十一年《看竹图》轴,现藏日本大阪市美术馆,三十六年作《墨荷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馆。毛奇龄留有许多美术作品,被收藏于美术馆。   湘湖名人——魏骥

  魏骥(1373-1471),字仲房,号南斋,又号斋。其故居在城厢镇桥下达魏家弄,出仕后,迁居万寿桥下街。 魏骥于明永乐三年中举人。次年,进京会试,中副榜,授松江府儒学训导。不久,魏骥奉调参与《永乐大典》的纂修工程。其后,历任太常博士、吏部考功员外部、南京太常寺少卿、吏部左侍郎、吏部尚书等职。

  魏骥77岁告老还乡。萧山邻江近海,时有旱涝之灾,魏骥向当局提出兴修水利的规划。亲自主持修筑麻溪、西江、白露、湘湖、瓜沥等多处塘堰及徐家、螺山、长山等腰三角形闸,受益田地148000多亩。现魏骥墓仍在,位于湘湖边石岩乡徐家坞山麓。

  湘湖名人——周易藻

  周易藻,字芹生,号璐琴,晚号遁叟,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清同治三年(1864),在他70岁时总纂写了《周氏宗谱》。 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但中举之后,命不济人、仕途坎坷。他先后出任萧山县劝学所总董(县里管教育的主要官员)、萧山县立高等小学校(当时萧山县内的高等学府)校长。1921年,68岁的他在湘湖缸窑湾造两间平房,自题“辛庐”。住在“辛庐”里,天天外出,“架一叶扁舟,浏览湘湖,穷幽探隐,日夕始返。夜则检查水利诸书,摘录历年卷宗,参互考订”,足足花了6个月,终于编成了《萧山湘湖志》8卷,之后又续编1卷。   《萧山湘湖志》一书现仍存,其文笔通顺,具有很高的文学史料价值,是了解湘湖主要的历史文献。

  湘湖名人——朱筠

  朱筠,字竹君,号笥河。他最大的业绩是建议乾隆征集收藏珍稀图书及手稿,并倡议编修一部大型书目提要,这便是编纂皇家大丛书《四库全书》的由来。朱筠在督学安徽期间还校订并重刊著名的古代大型字典《说文解字》,为中国的文字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湘湖 - 相关诗词

  (一)诗(71首)

  固陵祝词(春秋越·文种)   旦发渔浦潭(南朝梁·丘迟)   登越王台(唐·宋之问)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早发渔浦潭(唐·孟浩然)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唐·李白)   送友人游江南(唐·韩翃)   题越王台(唐·崔子向)   南游感兴(唐·窦巩)  题贺知章故居叠韵作(唐·温庭筠)   江城晚望(萧山)(唐·刘沧)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宋·潘阆)   城山(宋·华镇)   新湖夜行(宋·杨时)   望湖楼(宋·杨时)   新晴马上(宋·陆游)   湖中(宋·苏泂)   越王台(宋·文天祥)   渔浦晚秋旅怀(宋·真山民)   渡越(元·仇远)   越王台(元·王沂)   夜过白马湖(元·萨都剌)   萧山秋兴二首(选一)(元·郑洪)   萧山净土寺(元·宋禧)   登越王台次任—初韵(元·贡性之)   越山清晓(元·贡性之)   湘湖(元·镏涣)   题湘湖图(明·刘基)   浣纱女(明·刘基)   湘湖草堂为贡友初赋(明·凌云翰)   越王台(明·姚广孝)   蒙山(明·来励)   舟发湘湖抵峡山途中书事(明·魏骥)   癸酉立秋日放舟湖上将抵乐丘触景偶成(明·魏骥)   望湖亭(明·蔡友)   石井山(明·唐寅)   曹林庵(明·王守仁)   登石岩(明·黄九皋)   一览亭(明·林策)   苎萝村(明·徐熥)   到杨岐寺二首(明·来集之)   湘湖采莼歌(明·来集之)   夜梦到西施故村,口吟一首(明·金圣叹)   湘湖(明·释如兰)   城山(明·朱纯)   压乌山(明·方以规)   采莼(清·蔡仲光)   湘湖春社(清·蔡仲光)   仲春雨后湘湖书事(清·蔡仲光)   从湖中携得荷花归(清·包启祯)   即席送大可还萧山(清·施闰章)   湘湖云影(清·毛万龄)   湘湖(清·毛万龄)   越中漫兴(清·梅清)   湘湖采莼歌二首(清·毛奇龄)   西施庙(清·毛奇龄)   红粉山(清·徐缄)   湘湖竹枝词七首(选一)(清·沈堡)   净土寺(清·何之杰)   赠蔡五十一(仲光)(清?朱彝尊)   越王城怀古(清?陈至言)   登越王台望大江(清?陈至言)   春日湘湖即事(清?蔡惟慧)   游压乌山(清?陶元藻)   湘湖杨梅(清?黄元寿)   从长河泛马、湘二湖归舟口号(清?张文瑞)   杨梅二绝句(清?张文瑞)   至湖岭晚步(清?汤树棠)   湘湖晚秋(清?任琦)   泛舟湘湖(清?任国任)   暮秋杂忆(清?李慈铭)

  (二)词(15首)

  望海潮·越州怀古(宋·秦观)   渔父·湘湖烟雨长莼丝(宋·陆游)   汉宫春·一顾倾吴(宋·姜夔)   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元·倪瓒)   菩萨蛮·越城晚眺(明·刘基)   沁园春·排马湖边(明·来集之)   霜天晓角·平沙十里(清·毛奇龄)   青玉案·渡江有感(清·毛奇龄)   虞美人·平明载酒登高去(清·毛奇龄)   摸鱼子·莼(清·朱彝尊)   醉春风·湖上即事(清·陈至言)   孤鸾·妆亭怀古(清·陈至言)   惜琼花·越溪秋思(清·冯登府)   虞美人·归自越中(清·项廷纪)   东风第一枝·咏萧山白杨梅(清·沈暤日)

  (三)文(7篇)

  湘湖赋(清·黄九川)   湘湖赋(清·朱彝尊)   江湖一览亭记(宋·蔡攀龙)   游湘湖记(明·吴淑)   湘湖(明·袁宏道)   明圣二湖(明·张岱)   游湘湖记(清·韩绥之)

  句践祠前日欲晡,

  扪萝曲蹬问雄图;

  身栖绝峤偏存越,

  计就孤臣欲沼吴;

  一自乌鸢辞浙水,

  遂令麋鹿入姑苏;

  怜今散作花台雨,

  西望迷离暗五湖。

  ——清?张远《城山怀古》

  青山滚滚树层层,

  句践当年此困兵;

  山色隐含倾国恨,

  溪流似带请成声;

  西施古土犹延庙,

  范蠡扁舟尚著名;

  徒依竹堂伤往事,

  花枝好鸟向人鸣。

  ——明 来宏振《春日登越王峥》

  城 山

  宋·华镇

  兵家制胜旧多门,赠答雍容亦解纷。

  缓报一双文锦鲤,坐归十万水犀军。

  江湖一览亭记

  宋·蔡攀龙

  江湖一览亭者,枢密韩公服政之日所肇建也。初固无江湖一览之名,韩氏宗人以通冠盖以便往来而已,故乡人称为著戴亭云。迨伊孙德麟始匾其上,曰江湖一览,而更高厂焉。德麟据海内文名,奄勿去尘世,而乃弟德和君秉教萧邑。偶於振铎之暇,邀予同乐,杯斝相欢於江湖一览亭之上。时孟冬已尽,寒气萧萧,凭栏一顾,具见霜叶掩映於稀林,落霞点缀乎天际,芦荻渔舟,卷西风之扑簌;汀沙雁影,放浅渚之萦洄。野旷而四顾,云烟平原,积翠天高,而斜阳返照,泽壑舒金。爰举首焉,长江在前,涛声振耳,恍疑数部笙歌;载凝眸矣,巨湖在侧,水色侵人,知是何年图画。点点泼来忘错愕,戏浪轻凫;层层舞出拥云衢,零风堕叶。叠嶂遐岚,映湘湖之豪气;悬崖飞瀑,分山水之奇观。虬松与虎石相依,修竹偕老梅共峙,片帆疾去,阵鹢低飞,是皆亭中寓目逼真注睛即是者也。噫!夫一年为季者四,览於冬日如此,而春而夏秋可知。阴晴不定,览於晴日如此,则惨风阴雨之际可知。昼夜何常,览於昼日如此,而皎月光风之下可知。所称一览靡遗者,是耶?非耶?额曰江湖一览亭,盖不虚矣。德和君於耳热之候,握予手而言曰:有亭有名,有名有记,此先伯氏未竟之志,子曷为我成之。欲构思而未能,遂援笔而述事,若夫题咏文章,则有望於作者,龙敢滥竽哉?皇宋咸淳七年辛未十月下浣二日。

  明·张岱《湘湖》

  西湖,田也而湖之,成湖焉;湘湖,亦田也而湖之,不成湖焉。湖西湖者,坡公也,有意于湖而湖之者也;湖湘湖者,任长者也,不愿湖而湖之者也。任长者有湘湖田数百顷,称巨富。有术者相其一夜而贫,不信。县官请湖湘湖,灌萧山田,诏湖之,而长着之田一夜失,遂赤贫如术者言。今虽湖,尚田也,不下插板,不筑堰,则水立涸。是以湖中水道,非熟于湖者不能行咫尺。游湖者坚欲去,必寻湖中小船与湖中识水道之人,溯十阏三,鲠咽不知畅焉。湖里外锁以桥,里湖愈佳。盖西湖止一湖心亭为眼中黑子,湘湖借小阜、小墩、小山,乱插水面,四围山趾,棱棱砺砺,濡足入水,尤为奇峭。   余谓西湖为名妓,人人得而媟亵之;鉴湖如闺秀,可钦而不可狎;湘湖如处子,视娗羞涩,犹及见其未嫁时也。此是定评,确不可易。



作者:  编辑:邵碧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