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亚运村落户萧山 > 经济发展 > 正文

各大平台成为萧山经济发展的驱动引擎

更新时间:2017年3月13日 9:56    内容来源:   

  萧山要发展,平台是龙头。

  作为全区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城市化的前沿阵地、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在萧山发展全局中,平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眸“十二五”,尽管外部环境和区域形势日益变化,但萧山各大平台始终跟随时代潮流,通过改革创新破解要素制约,始终保持着健康平稳发展,并引领萧山经济乘风破浪。

  最大限度松绑 促平台发展

  体制机制是上层建筑,只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才能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调整完善平台体制机制,是加快萧山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也是萧山能否实现各项工作走在前、争第一的关键要素。过去几年中,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最大限度为平台松绑,成为萧山重要事件。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区转型升级第一大平台,随着开发深度强度加强,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为此,今年3月,萧山进一步理顺了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其中,萧山科技城整体划归开发区管理,并在益农镇设立约30平方公里的新产业园区作为开发区拓展区块。至此,开发区管理范围将达到100平方公里,为后续发展腾出足够空间;萧山科技城也可享受到国家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的品牌优势和政策红利。

  与开发区同时进行体制调整的,还有钱江世纪城。作为未来城市CBD,钱江世纪城被定位为钱江两岸城市副中心,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经过调整后,钱江世纪城调整为区级平台,世纪城管委会作为区政府直属单位,负责钱江世纪城的开发建设等经济管理职能,更有利于钱江世纪城专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早在2013年9月,萧山区决定对空港经济区和南阳街道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的管理模式。原空港经济区和原南阳街道的两套班子和全体工作人员,围绕“职能大整合、干部大交叉、发展大融合”的运行原则,相互融合,相互支持,干部队伍充满激情和活力,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开发建设和民生事业上来,体制调整实现了1+1>2的效果。

  产业转型升级 平台引领作用增强

  从茫茫滩涂崛起至如今的杭州城市新中心,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钱江世纪城的变化称得上日新月异。尤其是体制调整之后,钱江世纪城各项工作推进更为顺利,真正成为萧山融入主城区的“桥头堡”,杭州的“陆家嘴”。

  以招商引资为例,仅仅到今年7月底,钱江世纪城就实现到位外资1.402亿美元,到位市外资金17.6亿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0.14%和110%,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奥体博览中心、博地中心、绿地杭州之门、亚马逊中国支付中心等一系列优质项目相继安家落户。特别是钱江世纪城还确定了会展体育、区域总部、非银金融、高端电商和新业态商贸等五大产业发展方向,迎接亚运会将带动钱江世纪城进入下一个“黄金十年”。

  开发区则围绕“两先”目标,抢抓招商引资,强化招商推介,全面推进招大引强、招高引新、招智引才、招财引税,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之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总量早已超过二产,成为萧山转型升级典范。

  尤其是智慧经济在开发区已经形成大集聚,这其中又以杭州湾信息港为代表。“十二五”期间,杭州湾信息港的发展让人称赞,挂号网、口袋购物、数联中国等一批创新创业企业入驻,新一代信息技术及软件类企业、电子商务类企业、智慧医疗、器械及生物科技类企业在这里集聚,成为萧山新经济集中之地。

  空港经济区在过去几年中,陆续荣获“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中国快递产业示范基地”等一系列金字招牌,圆通、顺丰等知名智能物流项目纷纷落户扎根,临空经济即将起飞。

  不但如此,目前跨境电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产业转型的新业态,对外开放的新窗口。而空港经济区更是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新一轮产业发展和创新的道路上,重点打造“一园一带一保税”。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档次,目前萧山正在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创建212平方公里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一个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引擎。



作者:  编辑:王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