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重构世界·2018区块链新经济杭州峰会 > 最新播报 > 正文

【区块链峰会特别报道之三】未来可期 势不可挡

更新时间:2018年11月21日 8:10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区块链峰会特别报道之三】未来可期 势不可挡  

王小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中国密码学家

【区块链峰会特别报道之三】未来可期 势不可挡  

陈伟星 泛城控股、泛城资本董事长, “快的打车”创始人

【区块链峰会特别报道之三】未来可期 势不可挡  

易理华 了得资本创始人,雄兵资本发起人

【区块链峰会特别报道之三】未来可期 势不可挡  

杰弗瑞·沃尼克 Uber、Airbnb投资人,比特币社区早期参与者

【区块链峰会特别报道之三】未来可期 势不可挡  

白硕 Chinaledger技术委员会主任

【区块链峰会特别报道之三】未来可期 势不可挡  

张伟 京东区块链应用研发负责人

【区块链峰会特别报道之三】未来可期 势不可挡  

徐英凯 Block VC创始人

【区块链峰会特别报道之三】未来可期 势不可挡  

峰会现场

  本版撰稿 记者 钱嫣 王艺霖 王慧青 摄影 记者 唐柯

  刚刚发布的《杭州市区块链产业报告(2018)》显示,截至今年8月29日,杭州从事区块链技术服务相关企业已有55家,各公司在行业细分领域深入探索,涉及区块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55家企业中有29家企业至少进行了一轮融资,10家企业至少进行过两轮融资。

  在萧山,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正在升温。如万向集团正在打造的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区块链应用项目——万向创新聚能城,就是要大规模使用区块链技术,重构一个万物互联互通的“数字化城市”。

  那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未来,世界将如何重塑我们的商业和生活?昨日,2018区块链新经济杭州峰会上,大咖们围绕“区动未来”这一主题,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分享了各自的独特见解。

  密码技术是区块链的信任之源

  区块链是一个业务和密码融合的领域,区块链的发展离不开密码技术。密码技术对区块链的作用在于,它为区块链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不可抵赖性提供了基础保障。这是区块链的信任之源,价值之泉。

  正如我们所知,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已经成为我国提高生产力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驱动力。万物互联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激发出创造的无限可能。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向更高效、智能、环保、便捷的方向前进,涌现出了无人超市、共享出行、生物特征识别、无人机和无人驾驶等众多高科技产品和应用。

  然而,在通往智能社会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越来越多场景的泄密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在信息时代我们如何做到隐私保护、过程无痕,我认为这离不开密码技术。

  密码技术是数据治理和信息保护的重要手段,在密码学中有三种关键技术,即加密算法、签名算法和哈希算法。加密算法保护机密性,签名算法保证合法性和不可抵赖性,而哈希算法则保证完整性。这三者构成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最核心技术。

  区块链也是防止欺诈的工具

  当下,区块链市场正在为之前的不当行为付出代价,区块链的所谓“大佬”相互指责,每个人都把区块链行业当成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原因是区块链行业还没有形成规范,达成共识。

  因此区块链行业和经济已经到了该“认错”的时候了,接下来应该想清楚做什么事情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事实上,区块链的市场跟经济市场一样,需要行业共识。也只有不断地达成共识,我们才可以通过区块链来实现一些愿景,比如未来数字货币可以替代美元作为全球价值的尺度,区块链可以代替银行控制信用货币的风险。

  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们真正去想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时机。区块链是用来做价值登记和交换的,最核心的就是要把确权的问题解决掉,怎么确认价值,做一个有效交易,这是我对行业的建议。

  我们现在在做的就是如何用技术来防止欺诈,也就是技术治理,通过媒体来传播治理的手段,通过跟政府的沟通来推动监管。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理念是:区块链是一个创造信用的工具,也是一个防止欺诈的工具。

  区块链正在重塑商业文明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我们一直都希望构建出一个彼此信任、彼此高效协作的世界,于是出现了各类中介组织,通过它们来维系这个世界的运转。毫不夸张地说,这个世界90%的商业是由各种各样的信任中介来搭建的,而中介占据了整个社会最大的利润。

  互联网领域也出现了许多这样的中介,譬如淘宝是商业的中介、滴滴是出行的中介、微信是社交的中介、银行是金融的中介,而区块链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信任中介,它正在重塑商业文明。

  从投资人的角度讲,目前我们比较看好的区块链投资方向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技术突破型。目前区块链技术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而任何一个行业的底层技术正是最关键的。

  第二,是入口平台型。互联网时代,平台入口很重要。像BAT,交易所证明了它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因此我们将持续关注区块链未来行业的入口。

  第三,是能够真正在一些垂直领域落地的。比如金融,区块链和金融是天然结合的;再如内容行业、物联网,这些都是目前区块链最适合落地的方向。

  我们的愿景是,通过区块链,能够构建一个相对去中介化、更加协作、分配更加公平的世界。

  ICO对区块链行业有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比特币诞生了。但是,比特币从未向任何人集资或许诺财富给任何人,比特币和ICO(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也没有关系。但后来的项目却开始描绘财富故事,通过ICO集资和分成,成为人们参与这些项目的重要因素,这中间肯定会有一些利益激励,但是其产生的利润和利益是不一致的,同时也没有任何透明度,很容易导致崩溃。

  因此,我从一开始就不看好ICO,觉得ICO对区块链行业是有危害性的。涉及投资回报的法律关系,ICO本质上却逃避了政府监管和法律责任,而且有崩盘肯定就有泡沫,或者是没有价值,所以从中得到的教训是,ICO是集资人不为投资者负责,哪怕币价归零他们也毫无责任的一种产品。所以,在对待ICO时,必须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

  区块链项目要开源协作

  区块链项目的成功,一定得益于开源协作。

  区块链是提供信任服务的,而“信任”与“开源”有着不解的渊源。如果不把值得信任的卖点晒出来,谁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呢?

  但开源本身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开源不仅仅是程序代码,也有可能是数据开源,有些数据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数据的开源对于一个开源的世界是非常重要的,能不能做好,涉及一系列保障问题。从区块链的观点来看,就是一个信任的问题。

  区块链如何来助力开源?首先,借助区块链打造分布式的数字化社团,社团本身的治理也用区块链武装起来,让团队协作变得更加顺畅。然后就是无边界的众包,构建一种贡献和打赏的内在平衡,最后达到积分化的治理,积分能在社团内进行定价和流通。

  其实区块链自身的研究领域就是一种打赏的大循环,它可以帮助我们打造一个有能量的世界。这里面有规则,在规则的基础上实现公平;有激励机制,通过打赏能够给干活的人以动力;它可以把流程进行拆解,拆解之后将其中一部分发包出去,承包的人可以去提供贡献获得打赏,也可以竞标抢活,但是要押一定的积分。

  我们还可以对这个社区进行更好的治理,因为我们有背靠背的评价,也有一些量化的评估。有了评估,社区就有自律,可以把开源产品做得更好,让开源产品永远属于这个社区。

  区块链防伪追溯需要融合多种技术

  一个商品从源头到消费者会经历很多环节,如果只通过一家企业来保证这个防伪追溯,可信性有待商榷。所以,在做整个防伪追溯的时候需要建立联盟,需要原料、生产、物流企业等共同参与。

  区块链具备这种不可篡改以及可追溯的特性,而且它具有一个分布式,可以把联盟里的所有数据聚合在一起,统一给企业、消费者展示一个可信且不可篡改的数据。但仅通过区块链技术是不可以做到防伪追溯的,在整个追溯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技术进行辅助,比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通过物联网设备能实时将最原始的数据上传到链上,保证准确安全的信息采集;人工智能主要是用来将收集来的可信数据进行分析,给企业管理者或者政府提供监管信息;云计算则可以通过云技术将海量的分布式数据存储在里面,所以说整个追溯是由多种技术融合实现的。

  举个实例,京东的高端白酒和奢侈品就用了上述技术。我们用设备做了自动贴码、自动分解等操作,也把这个技术应用到了线下门店、无人货柜以及其他领域。从中可以看到,追溯不光可以给企业管理带来便捷和预警,也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追溯知情权,与此同时,通过追溯展示,也可以成为企业的营销手段,让消费者重复购买这个产品。

  区块链金融势不可挡

  区块链是底层协议版图的最后一块拼图,它解决的是信用问题。从支付领域到供应链领域,我们认为区块链将会成为大多数行业的底层技术架构,就像原来的TCL协议一样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什么我们看好区块链技术?这其中有三个不可逆的趋势:第一,作为新型资产,加密数字资产已经成为资产配置的新潮流。而它和传统金融资产的相关性又很低,这就能对传统金融资产产生比较大的冲击。

  第二,现在主流机构正在逐步进入区块链市场,区块链市场将会不断升级。2018年新成立的区块链投资机构有200多家,其中48%是风险投资机构,还有4%左右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整个管理规模从最开始的10亿美金增长到现在的71.1亿美金,还有很多的传统机构在进行区块链金融方面的布局。

  第三,区块链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构建新金融社区的重要手段。全球有将近20亿人是没有银行账户的,甚至很多地区连ID都没有。但是,我们相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会比金融的普及来得更快一些,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应用场景来发展区块链金融。

  (以上文字为嘉宾发言整理,不代表本报立场)



作者:  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