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18年度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 > 部门篇 > 正文

青年人才助力萧山乡村振兴研究

更新时间:2018年12月27日 10:19    内容来源:   

  乡村振兴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的社稷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是当前中国特色国情下谋求持续均衡发展的重大课题。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议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12)》,提出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位一体”方略,对乡村振兴进行了顶层设计,同时也是指导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的总纲领。萧山作为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和杭州“拥江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正致力于打造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萧山青年作为生力军,理应扛起使命担当,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为实现萧山乡村振兴献计献策献力。本文将通过对萧山农村青年发展的现状剖析,分析乡村青年人才缺失原因,引出引聚青年人才主要做法,并对今后具体开展的举措进行研究。

  一、萧山农村青年发展现状

  笔者通过乡村走访调研、部门数据统计、调查问卷发放的形式进行研究。调查问卷发放共收回352份,在性别分布上,男性占比52.84%,女性占比47.16%。在年龄分布上,70后青年占比17.99%,80后青年占比43.17%,90后青年占比38.13%,00后青年占比0.72%。在政治身份上,群众占比19.89%,共青团员占比30.68%,中共党员占比45.74%,民主党派占比2.27%,无党派人士占比1.42%。

  被调研对象中,农村户口的占比45.17%,农转非农的占比18.75%,居民户口的占比36.08%。这些人,萧山户籍的占比85.23%,杭州其他地区的占比7.10%,浙江省内杭州市外的占比4.26%,省外的占比3.41%。他们中,在校学生占比16.76%,刚完成学业,处于待业的有0.75%,已参加工作的人数达到82.39%。本数据较好地反应出萧山本地青年的意向及诉求。

  根据调研情况,主要总结为“三高”、“三低”两项特征:

  1.1“三高”

  1.1.1文化程度较高。他们大多接受教育,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6.04%,研究生占比10.73%。其中16.96%的人就读或毕业于985、211高校,8.3%的人有留学经历。

  1.1.2.业务技能较高。他们接受过系统的职业培训教育,有65.74%的人接受过业务技能培训,在某一方面有术业专长。

  1.1.3规划期望较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相校普通人心志高,对生活、自身及工作及职业规划期望高。有39.2%的人认为在城市寻找机会,城市里有合适自己的岗位。愿意到乡村工作的,只占比15.62%。两者皆可的占比34.76%。

  1.2“三低”

  1.2.1知晓率相对较低。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只有3.13%的人非常清楚,36.93%的人听过但不清楚具体措施。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青年群体间的宣传有待加强。

  1.2.2收入相对较低。在对比我国和欧美国家乡村(农业、农民、农村)生活便利和收入情况,有48.86%的人对我国乡村居民收入和便利性的满意程度为一般。

  收入相对较低。在对比我国和欧美国家乡村(农业、农民、农村)生活便利和收入情况,有48.86%的人对我国乡村居民收入和便利性的满意程度为一般。

  1.2.3认同感较低。他们由于生活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大时代,面对城市多元化、配套多、机会多的情况,更愿意留在城市。

  二、青年人才缺失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吸引大批中青年农民进城打工,导致农村人力资本严重短缺,“谁来种田”已成为乡村振兴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如何把青年人才引向农村、留在农村,成为目前萧山共青团引聚青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生存空间窄化,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明显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与差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城市的良好的生活设施及基础建设、多向的发展空间、优越的医疗教育条件,成为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显性因素。数据表明,认为城市“多元化,适合不同生活工作”的有243票,“配套好,工作学习生活方便”的有273票,“机会多,就业创业机遇多”的有208票,“环境好,市民素质好,城市卫生干净”的有180票。导致农村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越来越多的脱离土地,来到城市,而城市人口绝少下乡去工作或者生活。

  2.1.2乡土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失守。在西方社会主导的城市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乡村文明跌跌撞撞随波逐流,成为了城市文明的附庸,而农村青年背井离乡来到城市,表面上看是为城市的教育、医疗、就业机会等所吸引,其本质是现代社会中城市文明的肆意扩张,乡土文明的失守。现代教育中,城市是农村青年劳动力的理想家园,是自己的工作、生活、工作的理想场所,他们对乡村世界缺少记忆、维系、认同感。

  2.1.3农村生存空间的日益窄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的必然,农村青年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而城市经济的活跃,乡村经济相对凋敝,必然会导致农村青年劳动力即人力资源向着城市流去。???据统计,萧山目前常住人口为168万人,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90万人,城镇人口将达到152万元,城镇化率达80%。农村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收入不稳定,也容易受天气、外界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大,风险性大,特别是近年来生猪、家禽等畜牧业养殖。

  2.2 展示舞台局限,青年参与乡村发展意愿不强

  2.2.1 村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干事激情相对不足。在全区322个行政村中,村三委班子共有2459 人,其中40周岁以下担任村三委班子的有720人,仅占到总人数的29.3%。行政村村干部年龄结构总体偏大,冲劲意识不强,思路不够开阔,其中在农村创新亮点工作屈指可数。据不完全数据,全区行政村中有自力更生能力的村仅占比三分之一,仅三分之二的是跟从式的盲目发展,缺乏有办法的村班级集体,整体影响到青年一代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在针对“乡村振兴,乡村现在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的问题中,有22.73%的人首先要改进的是改良村干部工作作风,对所在地区的村书记、村主任的履职、业绩表现和做事公证的满意度为32.92%,不满意为18.18%,认为一般的占比48.86%。

  2.2.2农村工作任务繁重,缺乏成长想象空间。行政村作为全区各项工作支点,根据对浦阳镇村级班子“回头看”办公室条线管理员评分汇总表的报表分析,每年下达到村级的任务达到百余项。特别在南部镇街中,近年来虽然对村级组织换届纪律进行严抓,但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任人唯亲情况,加上农村工作存在一定的延续性,对村干部也没有届数限制,在老百姓的眼中,普遍认为老书记、老村长情况熟、会办事,年轻农村干部上位几率较小???。

  2.2.3村干部待遇普遍不高,社会荣誉感较低。待遇不高直接导致他们没有奔头、没有地位,在采访中,不少村干部有仅仅把它当成养家糊口的就业途径而非振兴乡村的光荣事业,甚至有一些农村青年难以在社会上就业只能“回去弄个村干部当当”,导致村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2.3乡村竞争力不强,村庄特色不明显

  2.3.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村庄面貌改善不彻底。局限于资金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还只是浮于表面,许多村集体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彻底改善村庄面貌,迫切需要上级加大对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资金倾斜,整合各方资源,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常态化运行。2017年,全区行政村集体收入为17.28亿元,村级集体收入为41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万余万,但主要依靠的房地产升温的土地红利。相对中片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丰富的情况,南片、东片行政村中100万元以下集体收入,经营收入3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仍达到79个。

  2.3.2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与城市相比,农村在居住、采暖、交通、教育、医疗、购物、金融服务等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品供给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目前是地方政府面临的共性问题。在对所在地区所在乡村的基础设置建设(道路、取暖、医疗、养老设施)现状的满意程度调查中,满意占比34.66%,一般占比46.31%,其中特别满意和不满意分别占比3.41%和15.63%。

  2.3.3 农村支撑产业不强,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产业发展普遍存在低端分散、环境污染、无序竞争等现场,仅2017年,全区淘汰落后产能项目206个,取缔关停“散乱污”企业965家,整治提升368家,在科学规划与产业准入机制上还有待提升。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257人认为目前乡村人才归回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产业不合理、企业存在低小散的情况,发展空间有限”。如瓜沥镇八里桥村村级可用资金仅127万,主导产业为服装、五金、包装、卫浴等,2016年浦阳镇浦一村村级可用资金仅20余万元,主导产业为鞋业加工,主要为家庭作坊,村民收入以打工打工及务农为主。急需青年人才去改变乡村现状。

  不难看出,与城市相比,乡村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区治理、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离不开青年人才。实现农村景观化景区化,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最大、最美的公园,发展乡村旅游和餐饮服务,离不开青年人才。???改变当前农村生产经营松、散、小的传统形态,小产业对接大市场,小生产聚成大产业,以网店、电商带动促进乡村产业,离不开青年人才。在调研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哪项工作应当放在首位”的单项选择,有超过36.08%的人认为,应该是人才振兴。因此,如果将这批“高净值”人群,引到萧山、留在萧山,让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年轻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带来新希望、展现新面貌,也成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的一项重点课题。

  三、引聚青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

  事靠人做,业由人兴。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在讲到乡村人才振兴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人才振兴是基石,留不住人的乡村是没有吸引力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是人才,要留住农村青年人才,也要吸引有志于乡村振兴的城市青年,他们观念新、有活力、文化程度高,是学习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因此培育一支能够支撑乡村发展的人才队伍是关键所在。

  3.1坚持思想引领,以群建激发青年乡村情怀

  3.1.1以信念振奋人心,引导青年精神富有。围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萧山实践”主题教育。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12)》、《杭州市萧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萧山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进一步明确萧山样本。举办《钱江世纪城发展规划》和《萧山发展规划》专题讲座,组织参加“萧山人大会”和“萧山未来论坛”等重要活动,主观萧山变化,转变观念,唤醒青年意识,增强青年获得感、参与感。在调查中,青年关于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的摸底调查中,仅有43.46%的被采访对象,对乡村振兴有所了解或者比较清晰,完全不知道的占比了19.6%。

  3.1.2 以典型见贤思齐,树立青年正能量。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时间节点,开展“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提倡创先争优,树立榜样典型,充分展示新时代萧山青年的良好精神面貌,引领广大青年谱写励志青春、弘扬萧山精神,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区贡献力量。在进一步加强青年企业家思想政治意识中,筹建成立青年商会党支部,开展“我是党员我先行”“参观南湖纪念馆”“参观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等固定主题党日活动,增强青年企业家理想信念。开展“砥砺四十年 奋进新萧商”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青春歌会、“再走南巡路”学习考察,广泛宣传改革开放40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3.1.3以实践锤炼品格,扭转青年乡村观念。以“双网互动”常态化联系青年,依托“青年之声”平台,倾听农村青年诉求,广泛征集农村青年需求,为网下有效开展服务提供依据。实地参观河上凤坞、进化欢潭省级示范点,走进乡村看变化,用时尚化、多元化活动引导青年,扭转陈旧观念,培育青年对萧山乡村的美好憧憬,让青年了解乡村,喜欢乡村。开展“青心向党 献礼七一”风采展、“青春微议录”喊话青春、“学习?青年说”分享会、“一把手面对面”等一系列党建、团建活动和家乡情游活动。组织参观抗战纪念馆等红色阵地,接受乡土教育;组织参观重点工程项目,体会家乡发展变化;组织开展“助力垃圾分类”“青小卫助力国卫复评”等工作,感受农村发展变化。与传统媒体合作,对农村青年关注热点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全民关注农村青年的浓厚氛围。

  3.2 加快基地建设,以岗位实践助力青年茁壮成长

  3.2.1 建立假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开展家燕归巢、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返乡青年学子。近年来,全区各级团组织开展类似活动百余场,吸引2000余名学子参与假期实习。以河上镇为例,在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连续2年招募大学生开展岗位学习实践,其中5人在实习后予以留聘,2人经扶持后自主创业。2018年上半年,区委组织部、人社局、教育局、团区委联合开展“青春党建?助力成长”暑期实践活动,在各区级单位、镇街平台启动暑期实践岗位征集,全区82家企事业单位共推出1140个实习岗位,并通过校园招聘会、大学生暑期实践网上报名系统等形式完成进行岗位筛选和匹配,共有341名青年学生参与岗位见习。

  3.2.2 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整合资源,加强与农业企业的协同合作,2009年以来,创建93家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见习人员提供2至6个月、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含量见习岗位3412个,为符合条件的青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工资的补贴,在见习单位选人用人搭建平台的基础上,为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提供帮助,营造关心、帮助青年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加强与高校、教育培训机构、优质电商园区的联系与交流,构建校地合作和谐机制。通过组建农村电商顾问团队,帮助电商从业人员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产品营销、品牌打造等运营技术指导,切实提升服务保障水准。

  3.2.3 建立农村新青年培训基地。乡村振兴的一大着力点,是要调动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的积极性,这对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在广辟产业富民门路的基础上,在提高农民素质和观念上下功夫,下力气培育新时代的新型青年农民,让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青年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开展第二次“知青下乡”,吸引高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发挥乡土人才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3.3 加大人才贮备,以定向培育壮大青年生力军队伍

  3.3.1 活力村干部现有队伍。多途径提高待遇,多种途径提高地位,实施村干部聘任制管理,提高其工资级别,适时出台村干部退休待遇政策,保障其退后生活。打通村书记“能上能下”的渠道,对于经营村庄、建设村庄成效明显的,建议在原地晋升和提拔,对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能出实绩的村支部书记,符合条件的要大胆使用,可以探索让优秀的村书记兼任乡镇班子成员,提升其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传递明确的用人信号。对于不犯错也不作为的村干部,要及时介入,让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形成营造最优秀、最能干的人才能担任村支部书记的氛围,优秀人才争当村支部书记的舆论环境。

  3.3.2增强村干部后备力量。从区管后备干部、农村工作指导员、区派村第一书记、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中挑选出一批懂经济、懂建设的专业人才,到镇村进行挂职,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振兴乡村的激情。培养一批村级后备人才,从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社会工作者、村三委班子成员当中培养一批村支部书记接班人,鼓励乡镇、机关公务员回原籍脱产担任村支部书记,鼓励支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安心扎根农村,将真正优秀的服务基层人员留在基层,使得服务基层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3.3.3 贮备青年专业人才。加大人才扶持力度,吸引乡村的有志青年、乡贤回乡,把经营村庄作为创业的途径,在实现个人价值与村庄发展的同时也能获取相应的报酬。加快培养农村经济发展“领头羊”、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农业新兴产业创新型人才,建立总量稳定增长、素质整体提升、作用有效发挥的产业振兴人才队伍。???面对新生代不愿回乡务农的情况,要激励优秀青年人才下乡创业,确保乡村振兴后继有人,打开农村青年升级的渠道,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热情。

  3.4招才引智,以能力提升打造青年人才成长链

  3.4.1深挖掘促聚拢,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真金白银“挖”才。通过政策招引、擂台评选、乡贤反哺等方式,充实乡土人才蓄水池。出台《萧山区引进院士专家等顶尖人才实施办法(施行)》、《关于实施新一轮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5213”计划的办法政策》、《萧山区“金梧桐”人才安居计划实施办法(施行)》,构建“金字塔”式人才政策体系,截至2018年9月底,人才政策效应显现,全区累计拥有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以上人才75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7名,省级千人计划人才31名,共有“资智合作”企业30余家。

  3.4.2搭平台重培育,让乡土人才“遍地开花”。真心实意“寻”才。引入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英国惠灵顿公学等科研院校,为人才聚集打造平台。2018年上半年杭州各类人才流入率为13.6%,局全国第一。全区累计征集海归人才项目763个,注册落地项目153个,兑现资金1.05亿元,累计拥有留学人员创办企业220家,创业留学人员510人。

  3.4.3 集资源强帮扶,让乡土人才“各显其能”。培养青年新生力量。大力实施“乡村振兴青年行动”,重点在乡村培育百名农村创业青年、培育一批“田埂青年”青创项目、培育一批“青创农场”,鼓励农村创业青年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农村电商、乡村休闲旅游等农村新型经济业态。目前,已定向培养农学、园艺、植保、食品安全等乡村急需紧缺专业人才36名。

  3.5 搭建优质平台,以优化环境服务青年创业创新

  3.5.1做好优秀学子“服务生”。以联盟促进青年凝聚,以实践加速大学生培育,以服务推动人才回归,为地区发展储备充足的青年人才资源。2017年,区委人才办、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团区委等联合成立萧然学子联盟,汇聚和引领萧山籍优秀学子为家乡建设凝心聚力。目前,联盟已发展成员五百余人,下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 个国内分站。提升学子联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探索设立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等4个海外分站,联系萧山籍留学生一百余人。举办“萧然学子看萧山”“我在北京?祝福萧山”“浙大学子萧山行”等主题活动,聘任青年人才大使形成引才荐才机制,形成覆盖萧然学子的网络体系。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与南开大学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萧然学子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3.5.2 当好青年企业家“领头雁”。发挥协会优势,发动青年商会、青农协会平台优势,在农村投资兴业。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企业家主动适应“新常态”,创先争优、抱团发展、担当有为。大力开展人才招引、项目推介、考察学习等活动,以“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拓宽青年企业家发展视野。深化交流合作,帮助青年企业家抱团发展,在青年企业家协会内部建设方面,积极推动会员企业之间资金共融、项目共建、人才共用,实现会员企业强强联合、抱团发展的良好局面,有效提升了企业抗风险能力。

  3.5.3 延伸党政青年干部“人才带”。坚持党建统领,整合盘活全区90后年轻干部资源,建立青春学院,搭建萧山年轻干部培养体系。通过开展风采展示、青干学堂、导师带徒、青年智库、实践锻炼五大培养路径,完善青年人才全方位培养,特别是选拔优秀学员到区重要部门、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多措并举,力求帮助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磨炼本领、提高水平。同时,按照“成熟一个、推荐一个”的原则,认真做好优秀学员的推干荐才工作,将青春学院学员作为党政青年领导干部成员的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积极向组织推荐学员作为提拔任用对象。

  四、青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决策在顶端,贯彻在中间,落实在基层。习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振兴不是刻板的教条主义,要充分尊重地区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求同存异。在调查中, 在对“实施新村振兴战略,目前朝阳产业是什么”的问题中,认为新农业和新旅游分别占比271票和286票。

  4.1助力生活富裕新农业建设

  生活富裕是根本,是明确乡村振兴的目标导向。要在萧山区乃至更高层次的产业规划指导下,把培育农业新业态作为振兴的重要切入口,大力发展生态种养殖业。如在东片镇街,探讨及试点小微田园综合体建设,确保生态、环保、健康,让田间务农与互联网络、新兴媒体等结合,不断探索新型农村天地开发模式。创造条件,把村民的住宅中多余的房间与种植的土地合理利用起来,采取开心农庄的方式,对村民住宅进行合理改造,创造沙地平原民宿模式,充分提升村民的住宅利用率。在南部镇街,通过以村经济合作社建设租赁用房,并配套超市、餐饮、日用业态等功能,盘活村级集体经济,对依山傍水、适合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庄而言,可考虑引入乡村度假酒店,文创空间、民宿等内容,打造美丽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4.2助力产业兴旺新产业布局

  产业兴旺是重点,是奠定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同时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也是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萧山适合大力发展生态种养殖业、农村电商、现代民宿、乡村旅游、养生健康、家庭农场、农投集团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跨界发展,农、林、文、旅深度发展,打造农业全生态链,促进高校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新兴服务业联动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4.2.1 产业淘汰促进产能优化。强化对零散企业的合并归整,对传统的化工、铸造、卫浴、印染、化纤等产业进行提升改造,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同时,对不适应形式发展的企业,要大胆探索整体迁移,继续引领与创造行业标杆,积极引入新型产业,全面跟上时代发展。如瓜沥镇的卫浴行业整治过程中,下了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推进低小散块状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兴优质产业腾出空间。以瓜沥为例,农村分布面积广,但农业产值占经济结构的比重最小,在全镇GDP中只占比5%以下,需要推动农业经济向二三产业转移,推动农村的大量乡镇企业改造升级,要以“亩产论英雄”。

  4.2.2 电商带动促进结构优化。近年来,我区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形成了以农业电商孵化园为职称,萧山农业网商协会为纽带,阿里巴巴萧山特产馆为载体“孵化园+协会+平台”三位一体运行模式,推动萧山农产品(农业食品)在第三方综合平台网络营销的良好发展局面,在我区传统优质农业企业开辟电商发展新路子的同时,又为互联网企业对接优质涉农产品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但我们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传统企业发展电商信心不足,小、散农户农产品标准与认证缺乏,农村电商物流仓储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互联网营销及运作人才。可积极探索“区级电商运营中心+镇街电商服务平台+村级电商服务点”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我区农村电商发展,带动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健全完善区、镇、村三级服务体系。

  4.2.3 旅游发展促进品质优化。今年我区正式启动了萧山区事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萧山五年行动计划,到2022年6月底亚运会召开前,要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发展乡村旅游业成为实施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旅游作为一个关联广泛、产出巨大的产业体系,在扩大内需、带动投资、促进就业、精准扶贫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周边游市场潜力巨大,在线周边游市场规模增长50%达到275亿元,在线周边自助游规模增长60%达到105亿元。推进萧山乡村旅游发展,既能满足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可体现乡村特色风貌与历史文化,建立一批有品牌价值和创新模式的乡村酒店、田园综合体特色镇村。让进化健行古道、戴村登山步道为代表的萧南山地康体、乡村修养项目日渐成熟,走生态路、念山水经、打休闲牌,变田园为景区、农家为客舍,把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让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下得了田地的乡村旅游业态,实现农旅的完美结合,全体提升我区乡村旅游层次和品质。

  4.3助力生态宜居新农村改造

  生态宜居是关键,是塑造乡村振兴主题价值。从生态、人文、空间环境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考虑,加大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美丽乡村创建、“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全面改观城乡环境面貌,全面消除“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状况。

  4.3.1有效实施乡村规划。培养造成一直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发挥乡贤中专业人士作用,如临浦横一村邀请南方设计院的乡贤倪教授,主动挖掘本村的地质文化,利用人脉资源邀请省地质勘察院院长参与规划评审。如河上镇凤凰坞村抗战纪念馆、海鸟天地民宿改造等。

  4.3.2有效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村道建设,形成各自独立有紧密联系的路网系统,着力打通一批“断头路、盲肠路”,以道路带动沿线、串联全域。优化管线布局,全面开展管线综合整治,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整理归并等相关措施,逐步消除“天上蜘蛛网,地下全是管”的现场。

  4.3.3有效控制违搭违建。通过“三改一拆”、“超面积附房”、“彩钢棚”、“低小散污企业”等政治活动,在有效破解目前乡村空间乱搭乱建的情况下,不遗余力保留传统建筑,有意识创造条件积极收回产权和物权,吸引社会资本和年轻人回归,通过文创空间、村史展馆、咖啡屋、书店、非遗展示等内容注入新生命,延续传统建筑的使用价值,保留萧山元素和基因。

  青年有担当,乡村振兴才更有希望。乡村的未来在人才,开发乡土人才资源,建立健全培育、扶持、激励的人才成长链,发掘和培养了一批带动乡村振兴的乡土人才队伍,培育青年对萧山乡村美好的憧憬,构建城市、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关系,让乡村更加包容开放,让城市青年看到理想中乡村模样,让乡村青年回归记忆中的温暖家乡。

  参考文献 :

  [1]司江伟.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乡村振兴人才之基[J]. 中国人才, 2018(2):8-13.

  浩男.我国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失的问题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3(7).

  [2]共青团山西省委青农部. 新农村的新青年[M].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59.

  [3]黄敏, 底珂颖. 村级后备干部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J]. 四川党的建设, 2018(2) .

  [4]张宪省. 加大力度培养乡村振兴专业人才[J]. 农民科技培训, 2018(4) .

  [5]张勇军. 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探讨[J]. 四川农业科技, 2018(4) .

  [6]刘晓.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J].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21):3-4.

  [7]杨伟民. 生态宜居是乡村发展重大任务[J]. 中国名牌, 2017(13):62-62.



作者:  编辑:杜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