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首届萧山人大会 > 新闻快递 > 正文

“二代”掌舵人“弄潮”包装界

更新时间:2017年11月16日 18:27    内容来源:   

  作者:王肖君

“二代”掌舵人“弄潮”包装界

  他不愿意被叫成“富二代”,更觉得是“苦二代”,其实是稳扎稳打的“创二代”。他见证父亲靠2000 元、14 把榔头在萧山河上镇起家,他明白“胜是高山不化千

  年雪,达为源泉长流百条溪”的深意,他从一线工人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企业接班人, 一路稳扎稳打,使企业拥有超百亿资产。

  他就是号称“包装界”的骄子——胜达集团董事局主席方能斌。

  敢受磨砺勇挑重担传承父辈精神

  方能斌的父亲方吾校是胜达集团的创始人。1983 年,方吾校创办了大桥包装材料厂,2000 元钱、14 名员工,14 把榔头,就这样开始了创业。父亲凭一股子聪明劲和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念头,稳扎稳打,把企业一步步做大。

  父母亲打拼企业的艰辛,方能斌从小就看在眼里。

  跟其他的富二代不同,方能斌没有出去留洋。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就被父亲带进了生产车间,成为一名车间工人。对于很多“富二代”来说,可能都要想不通了,干嘛要去吃苦呢?但方能斌很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因为一株参天大树也要从幼苗长起。

  在一线摸爬滚打,方能斌继承了父亲肯吃苦、不怕输的劲头,从工人到中层干部,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1992 年,当公司决定与香港富春粮油品有限公司、浙江粮油进出口公司合资办厂,方能斌与同事们看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主张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产品档次, 当年的产值和销售额突破了亿元大关。第二年,企业为延伸产业链决定创办造纸 分厂,方能斌更是几乎一步不离生产车间,攻坚克难,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 业绩。

  在市场低迷疲软期,当大家为是否要加大技改投资,是否要新建生产基地犹豫时,方能斌力排众议,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乃至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产能扩张与品质提升齐头并进。最让同行咋舌惊叹的是,1999 年,方能斌带领团队仅用8 个月时间完成了第三基地的建设,引进世界一流的设备,胜达因此一跃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纸箱包装企业。

  在一线历练的过程,让方能斌更加深刻体会到父亲一些理念的精髓。记得父亲曾说“调子决定胜负、能力决定地位,情理决定兴衰,良心决定得失”,又曾说做企业一定要有“唐僧的取经专一、悟空的识妖火眼,沙僧的无私真心,八戒的寻吃办法”。这些语录就像一盏盏熠熠发光的航灯,为曾迷茫困惑的方能斌指明了方向。

  2013 年1 月28 日,是胜达集团建企30 周年纪念日。父亲选择在那个特殊的日子,在故乡杭州萧山河上镇胜达江南园内,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传承大会。那一刻,父亲把象征胜达集团行政大权的金印章交给了方能斌,眼中充满了期盼。

  由此,接下了父亲创下的企业,扛下了百年胜达发展的重担,方能斌成为了包装龙头企业的掌舵人。

  突出主业 融合发展 立足创新突破

  接班后,方能斌更加感觉到身上的担子之重。一方面要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又要积极开拓推进纸包装大发展。这些考验的就是“带头大哥”的眼光和魄力。

  前几年的市场,曾经风行过企业多元化浪潮。当时,方能斌集合集团的核心智囊团,也尝试着多元发展。每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方能斌都是从零开始,与团队日夜研究市场行情。在坚守包装主业的同时,浆纸、纺织、房产、保税物流、化工、钢结构......胜达八大产业风生水起。但在多元化的过程中,方能斌始终在巧妙把握“参与度”的问题,这就像玩跷跷板,玩不好,就会失去平衡,失去方向。

  方能斌始终认为,企业必须在保证主业的前提下,才有余力参与其他行业的发展,而且要度量好参与的比例。

  方能斌深刻地体悟到,企业要持久发展,必须保持一颗不忘初心、坚守主业的心,由此在公司快速发展时,始终坚守着三个“不”,那就是“不担保、不攀比、不盲目扩张”。

  这“三个不”,让胜达巧妙规避了很多潜在的市场风险。

  从2013 年开始,方能斌将胜达总战略重新定位成“实干兴企、创新强企、金融助企”。而实际的突围战术就是:突出主业、融合发展。

  包装是胜达始终不能变的主业。主业的扩容势在必行,因为单靠萧山的工厂, 很难辐射全国,必须多点开花,就近生产,才可以降低物流成本等。而融合发展指 的不再是横向扩张,而是纵向延伸,通过收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提升自身竞争力, 围绕纸包装行业打造世界一流的公司。

  于是,胜达纸包装逐步在全国布点,萧山、江苏盐城、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等地 都设立了纸包装生产基地。同时,胜达对纸包装流水线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引进国际一流的生产管理系统,还与国内一流线上服务众包平台重庆猪八戒网强 强联合,建立包装设计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包装产业线上、线下全生态链。

  纵向发展后,到2016 年,胜达实现销售收入128 亿元,2017 年上半年全集团实现营收67.24 亿元,同比增长15%。

  如今,胜达的总部在萧山,指挥的大脑还在萧山。也就是说,目前胜达60%-70%的产出还在萧山,但胜达的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的纸包装企业。

  怎样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纸包装企业呢?

  方能斌在参观完德国、美国等包装企业后,也深切地感受到:必须加快创新转型步伐,加大机器换人力度,努力实现生产过程全自动管控。

  未来一段时间,方能斌已经把目标锁定为“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化工厂”,确定在萧山投资智能化工厂的示范项目,充分利用“互联网+”,着力推进两化融合智慧化工厂打造。

  作为掌舵人,方能斌没有自我陶醉,而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进行自我解剖。他觉得中国有两万家包装企业,而在美国只有几十家,那必定是充分的市场竞争与优势重组的结果,与世界诸强相比,胜达的核心竞争力还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勇立潮头 反哺社会 践行责任担当

勇立潮头 反哺社会 践行责任担当

  毫无疑问,萧山是方能斌难以割舍的故乡。

  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方能斌不仅为员工谋福利,还自觉融入到和谐社会建设中,做好节能减排、支持慈善教育、捐助社会公益事业等。

  此外,方能斌还在思考包装企业技术人才梯队问题。

  在方能斌的提议下,胜达集团与萧山技工学院共同招收了30 名学生,组成了一个“胜达班”,采用企校联合培养的模式打造技术骨干;前两年由学校教授理论知识,第三年在企业岗位上实战演练。目前第一届“胜达班”的学生已经进入实习期, 后面招收的两届也在有序地进行中。

  方能斌了解到,在德国等欧洲大国,技术工人的收入很不错,而且社会地位也不低。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八级钳工,当时也是让人羡慕的,收入也不错。现在的技工培养体系有弱化,萧山有技师学院,这个情况稍微好一点,但还是需要从社会宣传、教育体制的角度着手解决。

  结合企业实践经验,方能斌曾写过一篇名为“浅谈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论文,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在之后的每一年,胜达都会引进30 多位高学历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目前,萧山正处于“后峰会,前亚运”的绝佳历史机遇,方能斌也对萧山充满期待:杭州钱塘江以北和钱塘江以南,在地理属性上来看,土地面积都差不多。但是最近几年提出的拥江发展,可以说是给萧山带来一个有强大政策助推力的发展新时期。

  方能斌自己对家乡的改变就很有体会。他以自身经历说道,随着G20 峰会的顺利召开,萧山迈入现代化国际发展时期,萧山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企业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以前去国外考察,说是杭州来的还不够,要说我们是来自中国上海;而如今,萧山全世界都知道了,我们就说我们来自萧山,外国人基本都知道,杭州萧山这个美丽的城市。

  方能斌认为,萧山是一个大家庭,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而新生代青年企业家更要深化代际传承,积极投身创业创新,争当萧山时代发展的“弄潮儿”。



作者:  编辑:唐超泂